贈李道士(並敘)
《贈李道士(並敘)》 |
作品名稱: 《贈李道士(並敘)》[1] 創作年代: 宋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蘇軾 |
《贈李道士(並敘)》是宋代文學最蘇軾的作品。蘇軾的豪放風格這是蘇軾刻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帶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寫人狀物以慷慨豪邁的形象和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 曠達風格這是最能代表蘇軾思想和性格特點的詞風,表達了詩人希望隱居、避開亂世、期待和平的願望。 婉約風格蘇軾婉約詞的數量在其詞的總數中占有絕對多的比例,這些詞感情純正深婉,格調健康高遠,也是對傳統婉約詞的一種繼承和發展。[2]
目錄
詩詞正文
“ | <駕部員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漢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善畫,以遺火得罪,當死。 君緩其獄,會赦,獲免,時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為李氏子以報。 可元既死二十餘年,而君子世昌之婦,夢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孫。 幼而善畫,既長,讀莊、老,喜之,遂為道士,賜號妙應,事母以孝謹聞。 其寫真,蓋妙絕一時雲。 世人只數曹將軍,誰知虎頭非痴人。 腰間大羽何足道,頰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諸公子,戲著幼輿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黃冠,布襪青鞋弄雲水。 千年鼻祖守關門,一念還為李耳孫。 香火舊緣何日盡,丹青余習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過二,衰顏記我今如此。 他時要指集賢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樂天為翰林學士,奉詔寫真集賢院。) > |
” |
— <《贈李道士(並敘)》>,<詩詞網> |
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4]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5]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6]和《和子由澠池懷舊》兩詩。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詩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這樣的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和「雪泥鴻爪」一問世即流行為成語,說明蘇軾的理趣詩受到普遍喜愛。蘇詩中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飲湖上初晴後雨》、《慈湖夾阻風》等。蘇軾極具靈心慧眼,所以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
視頻
參考資料
- ↑ 《贈李道士(並敘)》 詩詞名句網
- ↑ 蘇軾平生 古詩文網
- ↑ 為什麼要讓孩子背古詩 一點資訊網,發布時間;2020-03-11 17:03
- ↑ 蘇軾簡介 古詩文網
- ↑ 文學巨匠蘇軾教給我們的處世態度: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氣餒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3-11 17:03
- ↑ 題西林壁中心思想及讀後感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3-12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