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
贯众[中药材]
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至功效。
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别名: 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经典释文》),凤尾草(《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管仲(《纲目》)。
采收时间: 春、秋采挖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主治: 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注意事项: 有小毒 [1]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深褐色、长披针形的大鳞片。
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cm,基部以上直达叶轴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倒披针形,中部稍上处宽20~25cm,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羽片无柄,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或圆截头,近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
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棕色。
贯众属蕨类植物,品类繁多,商品一名多物,按植物划分主要可分为四大类。[2]
1、鳞毛蕨科贯众
别名:管仲。
来源:为鳞毛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绵马鳞毛蕨(粗茎鳞毛蕨)等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野生。
产地:主产于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也有生产。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锥形,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渐尖,略弯曲。长约7~20厘米,直径5~8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叶,并有线状须根。叶柄残基扁圆柱形,稍弯曲,横断面棕色,有维管束5~7个,黄白色,圆点状,排列成环形。削去叶柄残基可见根基,直径约1~2厘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色,不平坦,横切面有维管束5~13个排列成环形。气特殊,味淡微涩,后渐苦、辛。
2、蹄盖蕨科贯众
来源:为蹄盖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蛾眉蕨(亚美蹄盖蕨)等的干燥根茎叶柄残基。野生。
产地:生产于东北、华北以及河南、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卵圆形,上端钝圆,下端较尖,长10~15厘米,直径3~7厘米。表面黑棕色。根茎细长,密被叶柄残基,并有细长弯曲的须根及浅棕色鳞叶。横断面形状不规则,有深黄色点状维管束。叶柄残基上部宽扁,两侧边缘具剌状突起,基部渐细窄多呈菱方形,背部隆起具棱脊,腹面向内凹陷。质硬稍脆,易折断,断面黄棕色,横切面有八字形维管束二条。气微,味微涩。
3、乌毛蕨科贯众
来源:为乌毛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乌毛蕨等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野生。
产地:主产于中南、西南、华东等地区。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柱形或棱柱形,长10~30厘米,直径4~5厘米。表面棕色或暗棕褐色。叶柄残基甚短或只有空洞样柄痕。鳞叶近顶端较多,棕红色。叶柄痕直径约0.8~1.5厘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有黑点。叶柄基部横切面有4~5个周韧型的维管束,中间三个类圆形、较小,两侧维管束肾形、较大,木质部的两端呈折叠状弯曲。
4、紫萁科贯众
来源:为紫萁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紫萁及其变种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野生。
产地:主产于中南、华东、西南等地区。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锥形或三角锥形,稍弯曲,顶端有时有分枝,长10~20厘米,直径4~8厘米。表面棕褐色。根茎上密被斜生叶柄残基,多中空,基部横切面呈新月形或扁圆形,维管束一条呈马蹄铁形,导管群8个半环状排列子韧皮部。气无,味淡。 主要成分:粗茎鳞毛蕨含绵马酸类、鞣质挥发油等。紫萁贯众含甾体类化合物。[3]
分布区域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产于河北(南五台)、山西南部(晋城)、陕西、甘肃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也分布于日本、朝鲜南部、越南北部、泰国
生长环境
生药材鉴定
入药部位
植物的根茎及叶柄残基。
采收加工
洗净,除去叶柄及须根,晒干。
炮制
1、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
2、 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置锅内,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药材性状
苦、涩,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吴普本草》:"神农、歧伯:苦,有毒。一《经》甘,有毒。黄帝:咸酸,一《经》苦,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咸涩。
④《陕西中草药》:"味涩、苦,性寒,有小毒。
⑤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甘,温
归经
归肝、胃经。
①《本草新编》:"入阳明胃经,亦入心、肺。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绵马素、三叉蕨酚、黄三叉蕨酸、绵马次酸、挥发油、锦马揉质等。
粗茎鳞毛蕨根茎主要成分为绵马素,系一种复杂的间苯三酚衍生物,性不稳定,能缓缓分解而产生三叉蕨素及白三叉蕨素;又含三叉蕨酚、黄三叉蕨酸、绵马次酸。另含有挥发袖、绵马鞣质、脂肪、树脂等;尚含三萜化合物羊齿烯、茉烯-b、铁线蕨酮、茉醇、茉醇-29雁齿烯等。
欧洲鳞毛蕨根茎含绿原酸、绵马酸、黄三叉蕨酸、副三叉蕨素、低三叉蕨素、三叉蕨酚、白三叉蕨素、三叉蕨素、三叉蕨宁、黄三叉蕨宁、低三叉蕨酚及绵马次酸等。[5]
药理作用
贯众品种较多,药理试验时大多未作鉴定。
驱虫作用
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49.17%,可作欧绵马的代用品,驱除绦虫。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国内报告,贯众(品种未经鉴定)在体外对猪蛔有效。粗茎鳞毛蕨还能驱除牛肝蛭。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抗病毒作用
上海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株、亚洲甲型病毒)在鸡胚试验上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但作用较弱。此抗病毒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含14.5%)。陕西亦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的甲型(PR6)、亚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作用。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上,也证明贯众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爱可9型、柯萨奇A9型、柯萨奇B6型、乙型脑炎(京卫研1株)、140号单纯疱疹等七种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欧绵马的水煎剂也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抗菌作用
江西、湖南、广东报道,当地贯众有某些抑菌作用,但效力不强,农村中作饮水消毒或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据称,对皮肤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
对子宫的作用
煎剂及精制后的有效成分对家兔的离体及在位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收缩增强,张力提高。粗茎鳞毛蕨注射液对豚鼠(0.1~0.7毫升。每毫升相当生药50毫克)、家兔(O.8~1.3毫升)的离体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运动频率及紧张度均增加,振幅减小,大剂量呈现强直性收缩;但换洗后,仍可恢复正常。蛾眉蕨贯众对子宫作用不甚明显。据报道,贯众与拳参等组成的"止血净",外用有止血、镇痛、消炎作用。 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6]
功能主治
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禁忌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复方
不良反应
粗茎鳞毛蕨根茎所含多种间苯三酚衍生物有一定毒性。绵马酸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时可损害视神经,引起失明,大脑白质也可受损。中毒的主要表现为:轻者头痛,头晕,腹泻,腹痛,呼吸困难,黄视或短暂失明,重者有谵妄,昏迷,黄疸,肾功能损伤;最后四肢强直,阵发性惊厥,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后恢复缓慢,可造成永久性失明。本品中毒原因主要是用量过大,其次是临床用药前未经品种鉴定,误用毒性大的贯众,或没有掌握应用宜忌等。
本品中毒救治的主要方法是对症治疗,如服用盐类泻药,以促进肠道内的毒物排出;但禁用油类泻剂如蓖麻油等;发生惊厥时,可静脉注射巴比妥盐类控制之;出现呼吸困难时,可给氧,用呼吸兴奋剂,或采用人工呼吸;输液以补偿因呕吐或腹泻而丢失的体液和电解质;服通用解毒剂也有一定效果。
预防中毒应注意剂量,尤其小儿用于驱虫时,应按公斤体重计算;孕妇、体质虚弱、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者禁用;因其品种复杂,毒性不一,故应进行品种鉴定以防中毒;另外,脂肪可加速有毒成分的吸收而使毒性增大,服用本品时忌油腻。[8]
相关配伍
1、鼻衄不止:贯众根末,水服一钱。(《普济方》)
2、女人血崩:贯众半两,煎酒服之,立止。(《集简方》)
3、漆疮作痒:油调贯众末,涂之。(《千金方》)
4、血痢不止:凤尾草根(即贯众)五钱,煎酒服。陈解元吉言所传。(《集简方》)
5、便毒肿痛:贯众,酒服二钱,良。(《多能鄙事》)
相关论述
视频
贯众的形状以及它的药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