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布羅維奇
貢布羅維奇 波蘭作家。1939年起流亡阿根廷(1939~1963)和法國(1964~1969)。作品具諷刺性、存在主義風格和豐富的想象力,這些特點反映在《費爾迪杜爾克》(1937)、《橫渡大西洋》(1953)和《宇宙》(1965)等作品中。
目錄
生平
托爾德-貢布羅維奇(Witold Gombrowicz,1904—1969)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波蘭小說家、劇作家和散文家。1904年生于波蘭凱爾采省奧帕托夫縣馬沃什策村一地主家庭。從小跟家庭教師學習。一戰期間曾在家鄉目睹過血腥場面,對戰爭留有刻骨記憶。1915年隨父母遷居華沙。上中學時,主修波蘭語和法語。16歲時嘗試過寫作,但從未發表過。
1923年進入華沙大學學習法律,大學畢業後,前往法國巴黎攻讀哲學和經濟學。1928年回到華沙,在法院擔任見習律師。關於律師經歷,他說過這樣的話:「我從來就分不清誰是法官、誰是犯人,有時還會同犯人握手。」正是在法院工作時,他創作並發表了第一批短篇小說,真正開始寫作生涯。
1937年,長篇小說《費爾迪杜凱》問世,波蘭評論界反應強烈,褒貶皆有,作者也因此獲得了一定的名氣。1939年,應邀來到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不料世界大戰爆發,有家難歸,竟在阿根廷滯留了整整二十四年。他有很長一段時間,居無定所,窮困潦倒,靠化名為各類小報撰稿勉強度日。苦悶空虛之時,也做過一些荒唐事。好在生活稍稍穩定後,又繼續寫作。先後寫出了劇本《婚禮》(1947)、《輕歌劇》(1955)、長篇小說《橫渡大西洋》(1950)、《宇宙》(1964)等重要作品。
1950年,他在巴黎出版了他的幾乎所有作品以及三卷本《日記》,開始為世人所矚目。早年的長篇小說《費爾迪杜凱》更是備受青睞,成為貢布羅維奇的代表作。與此同時,波蘭國內也開始重新審視他的作品。他的同胞,定居美國的詩人米沃什也為他寫過評論,告訴世人「誰是貢布羅維奇」。1963年他回到了歐洲,1968年12月他與來自加拿大的瑪麗·麗塔·拉布羅塞結婚,之後定居法國的旺斯。在結婚僅僅八個月後,貢布羅維奇因心臟病發作,離開了人世。
評價
貢布羅維奇的創作自始至終帶有強烈的叛逆色彩。對此, 米蘭·昆德拉有過準確的表述:「作家的本性使他永遠不會成為任何類型的集體代言人。更確切地說,作家的本性就是反集體的。作家永遠是一匹害群之馬。在貢布羅維奇身上,這一點尤為明顯。波蘭人一向把文學看作是必須為民族服務的事情。波蘭重要作家的偉大傳統是:他們是民族的代言人。貢布羅維奇則反對這樣做。他還極力嘲笑這樣的角色。他堅決主張要讓文學完全獨立自主。」
獨立自主同時也意味着徹底的孤獨。在貢布羅維奇看來,「每個藝術家都必定是自命不凡的」,「寫作就是藝術家為了自己的個性和榮譽跟大眾進行的一場戰鬥」。孤獨也就難以避免。他在日記中這樣分析過自己的狀況:「我的獨立自主,我的自發性,甚至冒失的放肆無禮,對所有人的藐視,對各方面的挑釁,僅僅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這一切都是源於我的社會和地理處境。我曾經被迫不把任何人當回事,因為也沒有任何人把我當回事。我是在幾乎與世隔絕的情形下成長起來的。我想體驗過如此孤獨的文學家恐怕沒有幾個。」在漫長的歲月里,他的作品在自己的祖國一直受到冷落,有一段時間甚至還被禁止出版。他同波蘭知識界的關係始終非常緊張,以至於三十五歲離開波蘭後,再也沒有回國,也壓根兒不想回國。
儘管如此,他卻一直堅持用母語寫作。而阿根廷對他來說,也並不是一塊文學樂土。事實上,在那裡,他始終沒有真正進入文學圈子。不僅如此,他甚至還被攆出了文學咖啡館。然而,這種叫人沮喪的境地在某種程度上又成就了他:「我變得勇敢無畏了,因為我絕對是一無所失。我既無榮譽,也無生計,也無朋友。我不得不找出自我,依靠自我,因為除了自己,別的人我誰也不能依靠。我的表現形式就是我的孤獨」。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歲月,他才享受到了一點應有的評價和聲譽 。 貢布羅維奇曾在一篇隨筆中寫道:「我覺得任何一個尊重自己的藝術家都應該是,而且在每一種意義上都是名副其實的流亡者。」他在說那些真正的藝術家,更是在說他自己。
在他百年誕辰之際,他的祖國波蘭給了他應有的榮譽,將2004年開展「貢布羅維奇年」的活動。波蘭郵政也在2004年8月4日發行一枚貢布羅維奇百年誕辰紀念郵票,郵票圖案是根據攝影師Bohdan Paczowski 於1965年在威尼斯拍攝的貢布羅維奇照片設計的,這枚郵票面值為1.25茲羅提,發行量為50萬枚,郵票規格為31.25 x 39.5 mm,一版20枚。
作品
橫渡大西洋
《橫渡大西洋》這部半自傳體諷刺小說,是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的一部重要作品,囊括了他對文學、哲學、心理學和社會的想法。貢布羅維奇用荒誕的手法,在書中描繪阿根廷波蘭人社區的自我主義和浮誇。在絢麗奪目的文風和百轉千回的情節中,挖掘出波蘭的民族性格。 一個也叫貢布羅維奇的年輕作家,因為納粹入侵他的祖國而滯留阿根廷。一文不名的他,只得尋求波蘭公使館和波蘭人社區「供養」。荒唐的冒險常常讓作家陷于波蘭人身份和難民地位的矛盾之中。在經歷了一系列光怪陸離的事件之後,他成了一場決鬥的聯絡人,而公使也參與其中,公使要讓決鬥成為展示波蘭人血性的事件……
評價:
寫作就是藝術家為了自己的個性和榮譽跟大眾進行的一場戰鬥。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
一位滑稽模仿的語言大師,心理訛詐的行家,最深刻的後期現代派作家之一。
——約翰·厄普代克
我們將見證這位作家展示他不同尋常的寫作才能。
——布魯諾·舒爾茨
一個藝術家最偉大的傑作。
——巴蘭恰克
在絢麗奪目的文風和百轉千回的情節中,挖掘出波蘭的民族性格。
——《書單》
出版信息:
色
《色》的情節發生在戰爭期間的波蘭,兩位年長的知識分子遇到一對少年男女,看似某種強烈的性吸引力把他們聯繫了起來,但實際上這對少年男女並沒有感覺到這樣的情感。這令兩位先生失望,因為他們渴望這美好的情感成為現實,迸發青春的詩意,所以嘗試喚醒少年男女,讓他們彼此相愛。這兩位先生着魔於青春之美,不惜一切代價深入窺探,與少年接近,並計劃以共同完成的罪孽使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於是他們謀劃了一場謀殺行動。
評價:
我們這個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 米蘭·昆德拉
一位滑稽模仿的語言大師,心理謀算的行家,最深刻的後期現代派作家之一。
—— 約翰·厄普代克
貢布羅維奇是博爾赫斯的對立面,是波拉尼奧的教 父。誰會想到一個波蘭移民會成為一位如此卓越的拉美作家呢?
——依蘭·斯塔文斯(拉美文學教授)
貢布羅維奇是二十世紀最具獨創性和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的位置處于山峰的最頂端,在他的旁邊,是與他志趣相投的卡夫卡和塞利納。
——《華盛頓郵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