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隅頑抗
出處
相關成語
【近義詞】:負險固守
【反義詞】:束手待斃、束手就擒
典故
戰國時,有一年齊國發生饑荒,許多人餓死。孟子的弟子陳臻聽到這個消息,急忙來找老師,心情沉重地說:「老師,您聽說了嗎?齊國鬧饑荒,人都快餓死了。人都以為老師您會再次勸說齊王,請他打開棠地的穀倉救濟百姓。我看不能再這樣做了吧。」
孟子回答說:「再這樣做,我就成為馮婦了。」
接着,孟子向陳臻講述了有關馮婦的故事。
馮婦是晉國的獵手,善於和老虎博斗。後來他成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幾乎被人們忘掉。有一年,某座山里出現了一隻猛虎,常常傷害行人。幾個年輕獵人聯合起來去打虎,他們把老虎追至山的深處,老虎背靠着一個山勢彎曲險要的地方,面向眾人。
它瞪圓了眼睛吼叫,沒有人敢上前去捕捉。
就在這時,馮婦坐車路過這兒。獵手們見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請他幫助打虎。馮婦下了車,挽起袖子與老虎搏鬥起來,經過一場拼搏,終於打死了猛虎,為民除了害。年輕的獵手們高興地謝他,可是一些讀書人卻譏笑他。 [2]
負隅頑抗的故事點評
東甌君為了解決國內問題不惜花費重金來引進人才,並且禮賢下士,值得稱讚。但負責引進人才的東甌君,在沒有辨別出真假前,便盲目地引進人才,出事後還將罪責歸於商人,則有推卸責任之嫌。再有,東甌國多火災,商人想為國人做點好事,他的動機應該說是好的,只是錯把打虎能手當成救火能人,以至釀成大禍,最後馮婦被當作替罪羊,實屬可悲。孟子以之設喻,告訴弟子自己並非救濟天下蒼生的主角兒,也不想因此命喪黃泉,引人深思。
視頻
成語故事 第62集 負隅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