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豌豆霜霉病

豌豆霜霉病

豌豆霜霉病
原图链接

豌豆霜霉病是豌豆种植时期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危害的豌豆霜霉、蚕豆霜霉,属于半知菌亚门类型的真菌。主要为害叶片,最后导致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布满全叶,致叶片枯黄而死。合理的种植与药物可有效预防该病。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豌豆霜霉病病

原中文名:豌豆霜霉和蚕豆霜霉

病原拉丁学名:PeronosporapisiH.SydowinGaumann和P.viciaedeBary

病原分类地位:鞭毛菌亚门真菌

 
豌豆霜霉病
原图链接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豌豆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为害症状

为害叶片。发病时,叶片正面和背面褪色病斑,可以见到白色至淡紫色的病原物。嫩梢上叶片背面上有淡紫色霉层,最后布满全叶,叶片发黄枯死。

病原物

孢囊梗从寄主叶片气孔伸出,单生或束生,大小(250~500)μm×(6~9)μm,分枝4~8次,顶枝大小(4~20)μm×(2~3)μm。孢子囊椭圆形至短椭圆形,浅黄色,大小(14~24)μm×(12~21)μm,卵孢子球形,膜黄色,具网状突起,直径26~40μm。[1]

侵染循环

病原在病残体、种子上越冬。当条件适宜时从子叶下的胚茎侵入,向上蔓延,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病部产生病原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

发生因素

雨季气温20~24℃发病重。

形态特征

孢囊梗3~4根丛生,高237~760um,主轴粗4~12um,叉状分枝4~9次,顶枝直或微弯,大小4~21×1.4~2.5(um)。孢子囊椭圆形,浅黄褐色,大小15~29×13~24(um)。卵孢子黄褐色,表面具齿状凸起,齿间网状,球形,大小25.2~42um。

传播途径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从子叶下的胚茎侵入,菌丝随生长点向上蔓延,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后产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2]

防治方法

种植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

(2)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3)清除田园,病残体集中烧毁,及时耕翻土地。

(4)按配方施肥,合理密植。

药物防治

(1)药剂防治用35%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

(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或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3)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相关视频

霜霉病本来很好治,但这样一搞就全完了(警惕)

豆科作物病虫害防治(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