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豌豆霜霉病

豌豆霜霉病
原圖鏈接

豌豆霜霉病是豌豆種植時期的一種常見的真菌病害。危害的豌豆霜霉、蠶豆霜霉,屬於半知菌亞門類型的真菌。主要為害葉片,最後導致葉背面的淡紫色霉層布滿全葉,致葉片枯黃而死。合理的種植與藥物可有效預防該病。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豌豆霜霉病病

原中文名:豌豆霜霉和蠶豆霜霉

病原拉丁學名:PeronosporapisiH.SydowinGaumann和P.viciaedeBary

病原分類地位:鞭毛菌亞門真菌

 
豌豆霜霉病
原圖鏈接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豌豆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為害症狀

為害葉片。發病時,葉片正面和背面褪色病斑,可以見到白色至淡紫色的病原物。嫩梢上葉片背面上有淡紫色霉層,最後布滿全葉,葉片發黃枯死。

病原物

孢囊梗從寄主葉片氣孔伸出,單生或束生,大小(250~500)μm×(6~9)μm,分枝4~8次,頂枝大小(4~20)μm×(2~3)μm。孢子囊橢圓形至短橢圓形,淺黃色,大小(14~24)μm×(12~21)μm,卵孢子球形,膜黃色,具網狀突起,直徑26~40μm。[1]

侵染循環

病原在病殘體、種子上越冬。當條件適宜時從子葉下的胚莖侵入,向上蔓延,進入芽或真葉,形成系統侵染。病部產生病原借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經多次再侵染形成該病流行。

發生因素

雨季氣溫20~24℃發病重。

形態特徵

孢囊梗3~4根叢生,高237~760um,主軸粗4~12um,叉狀分枝4~9次,頂枝直或微彎,大小4~21×1.4~2.5(um)。孢子囊橢圓形,淺黃褐色,大小15~29×13~24(um)。卵孢子黃褐色,表面具齒狀凸起,齒間網狀,球形,大小25.2~42um。

傳播途徑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殘體上或種子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遊動孢子,從子葉下的胚莖侵入,菌絲隨生長點向上蔓延,進入芽或真葉,形成系統侵染後產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經多次再侵染形成該病流行。[2]

防治方法

種植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從無病地留種。

(2)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

(3)清除田園,病殘體集中燒毀,及時耕翻土地。

(4)按配方施肥,合理密植。

藥物防治

(1)藥劑防治用35%甲霜靈拌種劑以種子量的0.3%進行拌種;

(2)發病初期開始噴灑1:1:200倍式波爾多液或9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或72%霜脲錳鋅(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3)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改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相關視頻

霜霉病本來很好治,但這樣一搞就全完了(警惕)

豆科作物病蟲害防治(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