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穀子白髮病同義詞 穀子白髮病一般指粟白髮病

穀子白髮病
原圖鏈接

粟白髮病是由禾生指梗霉引起的、發生在粟的病害。粟白髮病是系統侵染性病害,從種子發芽後不久直到穗期陸續顯現症狀,各期症狀差異很大。

粟白髮病在中國南北各省都有發生,在西北、華北、華南、東北各地發生比較普遍,是粟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發病率為5-10%,個別地頭可達50%以上。粟幼芽期芽長至3厘米以前是最適的侵染時期,此外,苗期多雨時,粟白髮病較嚴重;連作田菌源數量大或肥料中帶菌數量多,病害發生嚴重;土壤墒情差,出苗慢,播種深或土壤溫度低時,病害發生亦嚴重。

粟白發病菌由於生活力強,以及土壤與肥料都能帶菌,因而單純使用藥劑拌種,效果不大。又由於粟無免疫品種,特別在一些地區多雨年份的高濕條件下,分生孢子有重複侵染現象。各地實踐證明,單靠某一種方法防治,效果都不夠理想。必須綜合運用多種防治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粟白髮病

 
穀子白髮病症狀
原圖鏈接

外文名:Millet downy mildew

別 名:穀子白髮病、看谷老、刺蝟頭、灰背白尖、槍谷

為害作物:粟

病 原:禾生指梗霉

為害部位:幼苗、葉片、穗部

病原特徵

粟白髮病病原菌為禾生指梗霉(Selerospora graminicola (Sacc.) Schrot.),屬鞭毛菌亞門、指梗霉屬。孢囊梗粗短,下窄而上寬,自氣孔抽出,單生或數根叢生,無色,無隔膜,大小為(252-420)微米×(13.5-27.5)微米,近頂端處有數個分枝,上生2-5個小梗。在每個小梗頂端生孢子囊一個。孢子囊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頂端有乳頭狀突起,大小為(14.4-43.2)微米×(10.5-27.0)微米。孢子囊萌發放出遊動孢子。遊動孢子腎臟形,在中部凹處有鞭毛兩根。卵孢子形球、單生於藏卵器內,淡黃色或黃褐色,膜厚,其外壁與藏卵器壁緊密接連,大小為(23.2-44.2)微米×(24.7-47.2)微米,藏卵器黃褐色或紅褐色,膜厚,略呈球形或多角形,大小為(34.5-64.5)微米×(33-57)微米。

卵孢子在溫度10-30℃的範圍內均可萌發直接產生芽管,而以18-20℃為最適。

發病症狀

多圖

1 爛芽

糞肥、土壤及種子表面的卵孢子隨穀子的發芽而萌發,後從中胚軸、胚芽鞘及幼根表皮直接侵入,逐漸蔓延至生長點,隨生長點分化進行系統侵染,各種症狀得以表現。幼芽時未接觸到土壤表面就變色,扭轉彎曲,最終完全腐爛,稱為「爛芽」,使谷田缺苗斷壟,降低產量。

2 灰背

如果感病比較輕,萌芽時仍然可以出苗,但是當幼苗長到6~7 cm時開始發病,中下部葉片變黃綠色,有蒼白色及黃白色條紋與葉脈平行,局部病斑苗期病葉背上產生的病原菌遊動孢子囊,隨着氣流傳播到健株的葉片上,局部侵染形成葉斑。葉斑為不規則形或長圓形,初淡綠至淡黃色,後變為黃褐色或紫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層,稱為「灰背」。

3 槍桿或白尖

穀子白髮病在穀子生長的不同階段所表現的症狀不同,在孕穗期(在穀子株高60 cm左右的時候),出現灰背的植株上部葉片變成黃白色,病株上邊2~3片葉不能正常展開,心葉不能伸出,呈捲筒直立向上。後期葉尖變為黃白色,其中白尖逐漸變褐乾枯,直立于田間,形成「槍桿」或「白尖」。

4 白髮

白尖7~10 d後,抽穗期心葉薄壁組織解體縱列,顏色由黃白色變為紅褐色,散出大量褐色粉末狀物即病原菌卵孢子,殘留捲曲的絲狀維管束,故稱白髮,病株不能抽穗。

5 刺蝟頭「看谷老」

某些病株由於病情發展緩慢,葉片灰背嚴重但未表現白尖,能夠抽穗或半抽穗,但穗子短縮肥腫,內外穎受刺激形成小葉狀,穎片向四周伸長,全穗蓬鬆,短而直立,互抱成卷葉狀,使全穗或局部變成畸形。有的捲曲成角狀或尖針狀,向外伸張,呈刺蝟狀,稱為「看谷老」。不結粒或部分結粒,病穗深褐色,組織破裂後,飛散出大量的黃色粉末,即卵孢子。[1]

分布範圍

粟白髮病在中國南北各省都有發生,而西北、華北、華南、東北等地普遍發生。

侵染循環

粟白髮病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肥料和附着在種子上越冬。越冬的卵孢子是每年發病初侵染的主要來源。在中國華北粟產區,越冬的卵孢子到第2年春天系統性侵染病株後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須在特殊的氣候條件下,才能引起系統性的再侵染並產生大量卵孢子。

發病條件

土壤溫濕度和播種狀況影響侵染和發病程度。幼苗在土溫11℃~32℃都能發病,適發病溫度為18℃~20℃,為10℃~12℃,為31℃~34℃。土壤濕度過低或過高都不適於發病。在土壤相對濕度30%~60%範圍內,特別是40%~50%間,發病較多。

「灰背」上產生的大量遊動孢子囊隨風雨傳播,重複進行再侵染,在葉片上形成局部病斑。但遊動孢子囊侵染有分生組織的幼嫩器官時,也可產生系統侵染,在田間以分櫱分枝發病率。影響遊動孢子囊再侵染的主要因素是大氣溫、濕度。遊動孢子囊在夜間高濕時產生。氣溫低於10℃不產生遊動孢子囊,20℃~25℃時產生多。遊動孢子囊萌發適溫度為15℃~16℃,為2℃,為32℃。遭遇多雨高濕而溫暖的天氣後,再侵染發生較多。

白髮病的發生與栽培條件和品種抗病性也有密切關係。連作田土壤或肥料中帶菌數量多,病害發生嚴重,而輪作田發病輕。播種過深,土壤墒情差,出苗慢,發病也重。

穀子品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據中國國內鑑定,抗白髮病的種質資源主要分布在中國北緯34°~41°之間,亦即晉、魯、豫、陝諸省的溫暖多雨和低洼易澇地區。白髮病菌有致病性分化現象,存在多個生理小種。[2]

流行規律

粟幼芽期芽長至3厘米以前是最適的侵染時期,因而從播種到幼苗出土前的土壤溫度和濕度及有關播期、播種深度和播種質量等土壤環境,對侵染髮病輕重至關重要。幼苗在土溫11-32℃之間均能感病,最適發病溫度18-20℃,最低發病溫度為10-12℃,最高發病溫度為31-34℃,土溫超過35℃則不發病。土壤濕度在40-50%間發病株率較高。此外,苗期多雨時,粟白髮病較嚴重;連作田菌源數量大或肥料中帶菌數量多,病害發生嚴重;土壤墒情差,出苗慢,播種深或土壤溫度低時,病害發生亦嚴重。

防治方法

底拔除病株:在孕穗期白尖出現前徹底拔一次灰背病株。在白尖症狀已顯現,而尚未開裂前拔除白尖病株,每隔6-7天一次,連續拔幾次。後面幾次包括拔除白髮、看谷老等病株。這項措施要全面進行,徹底乾淨。拔掉的病株要隨時集中燒毀或深埋,不要作牲畜飼料或漚肥材料,防止病菌擴散。

施行輪作倒茬:輪作倒茬是減少土壤帶菌的有效措施,應儘量採用。如結合拔除病株,一年輪作就可收到一定效果。由於卵孢子在田內存活時間較長,嚴重地塊至少應實行三年輪作,收效才大。

種子消毒處理:用40%敵克松粉萎銹靈粉或50%地茂散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7%拌種,防治效果可達40-50%。用清水洗種5次,晾乾播種,可減少種子帶菌傳病。

選用抗病良種:注意發現抗病高產良種,就地選育,就地推廣。在中國,山西選育推廣的有許村黃、油繩谷、瓦屋裡,內蒙古有5802、5814、黃玉2號等。

適時晚播,改進栽培方法:根據氣候條件與品種特性,適期晚播、淺播,不使覆土過厚,促使幼苗提早出土。施用不帶病原菌的淨肥。有條件的地方,可按每畝10千克,集中條施硫銨等化肥,促施幼苗茁壯,提早出土。並應及時中耕除草,特別要清除田間、地頭的狗尾草。[3]



相關視頻

(27))穀子白髮病防治措施


穀子白髮病防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