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景溫
人物話題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為官經歷
- 歷任汝(河南臨汝)、莫(河北任丘)二州通判,江東路轉運判官。因築宣百丈圩,獲罪降職,知漣水軍。熙寧初,歷知諫院,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路、淮南路轉運使。
- 歷侍御史知雜事,陝西都轉運使,禮部侍郎,官至權刑部尚書。曾知鄧、襄、澶、洪、瀛、蔡、鄆、諸州,及應天、開封二府。
追隨王安石
- 謝景溫素與王安石相友善,其妹嫁安石的弟弟王安禮為妻,積極參與變法活動,擢侍御史知雜事,曾上書彈劾蘇軾。後因與安石不合,出知鄧州(河南鄧縣),轉右諫議大夫,知潭州。時章惇主持開鑿五溪,景溫協力拓築。朝廷論功行賞,被召拜為禮部侍郎。元祐初,任寶文閣大學士,知開封府。旋以容縱女巫被劾,罷知蔡州(河南汝南)。時章惇已被起用為相,景溫指摘元祐大臣竄改熙寧變法;又言西夏終未順命,應與劃定國界,「以馬跡所至為境」,為章惇所採納,由是改知河陽。
移居海南
- 王安石被打擊以後,謝景溫又以失其意而外任。以助開五溪功而升官,又以不奉司農約束而調職。曾希安石旨意劾蘇軾舊事而無實,又言元佑大臣改先帝之政。謝景溫曾貶謫至瓊州,謝東起、謝東望、謝東立弟兄三人隨往,分別居住瓊山東岸涌潭村、遂溪縣檳榔村、瓊山白沙村始祖。
- 謝天錫於康熙年間 (1662-1722)遷居海南省澄邁縣新吳石鼓村。祖父謝一明,父謝聯魁,世居定安縣仙溝地方潔秀村。
- 謝賢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適居澄邁縣加樂田尾村。祖父謝良侯,世居定安縣吉宅坡村;父謝位光,世居今屯昌縣新興地方詩禮村。
四朝元老
人物作品
《留題雲門山雍熙院》
耶溪欲盡山轉青,中有三寺山為屏。秦峰表里植蒼翠,仰視萬木相崢嶸。
雪霜洗盡塵土跡,龍蛇蟄處煙氛生。我攜賓友事登覽,穿徑已覺毛骨輕。
窮幽陟險興不盡,岩房留宿神逾清。寒隨陰谷一夜來,酒力半酣如不勝。
狂歌出門步竹逕,正見溪橋雙月明。幽泉亂出石竇響,松風遠送哀猿聲。
凌晨後嶺縱俯仰,長林翠阜何縱橫。獻之舊地不可辨,懸崖欲斷石作坑。
五雲散盡遺蹟滅,老僧至今傳此名。憑高覽古復太息,翻嗟萬事多廢興。
丈夫出處固未測,我於山水心難縈。區區世路雖可厭,脫身向此誠獨醒。
豈知乘興事茲樂,賞心不系窮與亨。昔人避世非獲已,我今安學禽鳥情。
《若耶溪》
若耶溪出若耶山,浪里溶溶入醉閒。仙客曾因一箭贈,樵風長到五雲關。
數峰蘸碧輕清外,雙舸浮春上下間。料得當年乘興子,為貪煙水宿前灣。
《送程給事知越州》
青瑣初辭佩守符,過家衣錦耀鄉閭。丹心忽厭承明直,白首猶刊麗正書。
滿目湖山真吏隱,半空樓閣信仙居。若耶老叟嗟來暮,應向江頭待隼旟。[1]
史籍記載
《宋史》
- 列傳第五十四《謝絳傳》附《謝景溫傳》記載:「景溫平生未嘗仕中朝,王安石與之善,又景溫妹嫁其弟安禮,乃驟擢為侍御史知雜事。安石方惡蘇軾,景溫劾軾向丁憂歸蜀,乘舟商販。朝廷下六路捕逮篙工、水師窮其事,訖無一實。蘇頌等論李定不持母服,景溫察安石指,為辨於前。已而事下台,景溫難違眾議,始雲定當追服。又言薛向不當得侍從,王韶邊奏誣罔,浸失安石意,然猶以嘗助己,但改直史館兼侍讀。不敢拜,出知鄧州。」[2]
《續治通鑑長編》
- 元佑四年正月癸未紀事,載正言劉安世奏劾謝景溫云:「景溫天資奸佞,素多朋附。熙寧中,王安石用事之日,擢為知雜御史。是時,蘇軾方忤安石,景溫迎合其意,輒具彈奏,謂丁憂歸蜀,乘舟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