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谒者

谒者(yè zhě),官名,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据传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已用此称。宋以前宦官职名有谒者,东汉有中宫谒者令、中宫谒者。北朝魏、齐有中谒者仆射。

目录

基本信息

名称 谒者 性质 官名
拼音 yè zhě 朝代 春秋战国

基本解释

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已用此称。

属郎中令(汉改光禄勋)。西汉定员七十人,东汉减半,以谒者仆射为主官。 东汉时,仆射秩为比千石;常侍谒者五人主殿上时节威仪,秩各为比六百石;给事谒者与灌谒者共三十人,掌宾赞受事,选仪容端正、适于奉使者任职,秩分别为四百石与比三百石。 魏、晋、南北朝沿置,凡引见臣下,传达使命等事,均由谒者担任。 仆射一官,晋朝废置不常。 南朝梁、陈与北朝以谒者台为官署,设谒者仆射与谒者。 隋文帝省,炀帝复置,主官改称谒者大夫,下设司朝谒者、通事谒者、将事谒者、谒者。 唐代不设,而中书省设通事舍人,实即隋之通事谒者。 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后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官名。使者的别称。汉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官名。命名者的别称。谒者本有奉使之职,故后世官名,或用"使者",或用"谒者"。汉有河堤谒者,掌防河事。光武帝在黎阳立营,以谒者监屯兵。东晋、南朝都水使者的属员有河堤谒者、谒者之名,隋、唐尚沿用。 宋以前宦官职名有谒者,东汉有中宫谒者令、中宫谒者。北朝魏、齐有中谒者仆射。内侍省有内谒者监、内谒者。四、古时泛指担任传达、通报的侍从。凤凰山167号汉墓遣策5:"谒者二人",即此。

其他释义

星名。 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