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逐客書
原文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②。昔繆公求士③,西取由余於戎④,東得百里奚於宛⑤,迎蹇叔於宋⑥,求丕豹、公孫支於晉⑦。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 以 富強,百姓樂用⑧,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⑨。惠王用張儀之計⑩,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11),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12),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13)。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14),強公室,杜私門(15),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16),垂明 月 之珠,服太阿之劍(17),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18),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19),何也? 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20),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21),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22),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23),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24)。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25); 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26)。今棄擊瓮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27)。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28),卻賓客以業諸侯(29),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襄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30)。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史記·李斯列傳》)
注釋
①秦王政初年,韓國為減輕強秦對自己的威脅,派鄭國(人名)入秦,勸秦王修一條分涇水東流入洛水、全長300餘里的大型灌溉渠,想藉此消耗秦國的人力財力。陰謀敗露後,秦國一些官吏藉機鼓動秦王將所有在泰國任職的外國人統統驅逐。秦王政遂下逐客之令。當時身為客卿的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在被逐途中,寫下這篇奏議。秦王政閱後,頓時醒悟,立即收回成命,請回李斯,更加重用。②吏——官吏。③繆公——通常寫作「穆公」,秦國君主,春秋五霸之一。④由余——晉國人,先在西戎任職,後投奔秦國,幫助秦穆公統一了西戎各部落。戎:古代對西部少數民族的泛稱。⑤百里奚——楚國宛人,後被秦穆公任為大夫。⑥蹇叔——岐(今陝西岐山東北)人,曾游於宋,後被秦聘為上大夫。⑦丕豹——晉國人;公孫支——岐人,曾游晉。後二人先後歸秦。⑧樂用一—樂於被使用。⑧治強——太平,強大。⑩張儀——魏國人,着名縱橫家。惠王任他為相,採用「連橫」(秦分別跟東方六國結盟,對六國各個擊破)來打破「合縱」(東方六國聯合一體共同對付秦國),對秦兼併六國起了相當大的作用。(11)包——囊括。九夷——此指散居於楚國境內的若干少數民族。制——控制。鄢郢——是楚國先後建都的地方。(12)散——拆散。(13)施(yi)——延續。(14)昭王——秦昭王,范雎——魏國人,後入秦做相。穰侯——秦權臣魏冉的封號:華陽——指華陽君,羋戎的封號。二人專橫跋扈。(15)公室——王家。杜——杜絕。私門——指貴族私人勢力。(16)崑山——古代傳說崑山產美玉。隨和之寶——指隨侯珠、和氏璧,皆古代着名的寶物。(17)太阿之劍——傳說中的名貴寶劍。(18)纖離——古代駿馬名。翠鳳之旗——用翠綠的鳳毛裝飾的旗。靈鼉之鼓——用鱷魚皮蒙的鼓。(19)說——通「悅」。(20)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象牙製作的器物。(21)駛騠——駿馬名。外廄——馬棚。(22)下陳——指堂下。說耳目——使耳目娛悅。(23)宛珠之簪——用宛地出產的明珠鑲嵌的簪子。傅玥之珥——鑲着珠子的耳環。阿縞之衣——齊國阿地出產的絲綢衣服。(24)隨俗雅化——隨世俗的好尚善於改變自己的服飾打扮。趙女——趙國的女子,當時認為趙國多美女。(25)搏髀——指拍着大腿打拍子。(26)桑間——衛國地名,此指鄭衛的民歌。韶虞——相傳是虞舜時的音樂。武象——周武王時的一種歌舞。(27)適觀——看起來舒適。(28)黔首——秦國對百姓的稱謂。(29)業諸侯——使別的諸侯成就事業。(30)藉寇兵而賚盜糧——借給暴徒兵器,送給強盜糧食。
賞析
秦始皇定天下於一尊后,立即推行「焚書坑儒」的文化專制政策,致使秦朝文壇上一片荒蕪。然而,有意思的是,正是那個向秦始皇提出「焚書坑儒」之議的李斯本人,卻為後世留下了一篇傑出的作品——《諫逐客書》。它猶如一株挺拔蔥蘢的榕樹,使得秦代的文壇畢竟沒有成為空白。這的確是一篇極富特色的絕妙好辭。
首先,文章開頭精警。「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寥寥11個字,即將全文的中心觀點籠括無遺。而且,它既開門見山、斬截明快,又匠心獨運、含意微妙。下令逐客,本是秦王欽裁的既成事實,而李斯卻說「吏議逐客」。一個「吏」字,把逐客之舉輕輕歸之於朝臣; 一個「議」字,把已然的事情以將然的口氣說出。這一方面為秦王作了開脫,免使自己陷身於直斥君王、逆批龍鱗的險境; 另一方面也為秦王納諫改過,收回成命鋪墊了台階,顧全了面子。無怪乎宋人李塗在《文章精義》中對此文的開頭讚嘆倍加: 「文字起句發意最好。李斯上秦皇逐客書起句,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
其次,對比論證運用成功。第一段,先舉秦國歷史上四位有為君主「皆以客之功」 的事實,然後,筆鋒陡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這樣,正反對比,論證了逐客之荒謬。第二段,用秦王「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的行為對比,揭示逐客之可笑。第三段,以「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與「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的利害對比,闡明逐客之危險。通篇運用對比,一則然,一則否; 一則興,一則衰,造成一種「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的突出效果,客不可逐的結論,自然固不可撼。
再次,論證角度巧妙。李斯身當被逐之列,在論述逐客之過時,無一語道及自己的委屈與牢騷。對自己入秦以來的忠誠與奉獻,無辜遭逐將給自己前途事業造成的影響,統統不着一辭,超然度外。而言之所致,處處為秦國設想,處處替秦王代謀。這樣,出之於公心,故言來不卑不亢,大義凜然。既不授柄於人,免遭小人攻訐; 又使志在掃除六合、混一四海的「千古一帝」會意愜懷,從諫如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