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讀書人,漢語詞彙,是人們對知識分子的一種口頭稱呼,代表着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一類人。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為人類科技文化進步做着巨大的努力貢獻[1]

讀書人

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 讀書人 [2]

作者 大江健三郎

原版名稱 讀書人--讀書講義

譯者 許金龍

ISBN 9789570836486

頁數

264

詞目

讀書人

拼音

dú shū rén

引證解釋

舊時指知識分子;士人。

明 施耐庵 《水滸傳》第三三回:"小弟尋思,只想他是讀書人,須念同姓之親,因此寫了'劉丈'。"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那太傅素日最重讀書人,聽見他是個秀才,便命落平,就在門外下了轎。"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五:"史書更繁重,普通讀書人向來也只讀四史。"

分類

讀書人可以分成兩大類:中心人和邊緣人。

中心人:中心人,是世俗的,是大多數的,他們在這個物質社會裡如魚得水。

邊緣人:邊緣人,是精神上的先行者,是稀少的。他們在生活里大多是另類的,甚至是與世俗社會幾乎格格不入的。時光的隧道里,大多數的人和事情都將轉眼間消失得乾乾淨淨,只有那極少數的邊緣人,他們的名字和思想都凝聚成了一個個閃光的里程碑,成為人類歷史的重要節點和支架。邊緣人通過自己世俗生活的涅盤,從而升華了整個人類文明。

古代有專門讀書給別人聽的人,也俗稱讀書人,著名學者羅振宇自稱做新時代"讀書人",開闢了羅輯思維電視專題講座。

評價

我常想,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後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那些失去或不能閱讀的人是多麼的不幸,他們的喪失是不可補償的。世間有諸多的不平等,如財富的不平等,權力的不平等,而閱讀能力的擁有或喪失卻體現為精神的不平等。

一個人的一生,只能經歷自己擁有的那一份欣悅,那一份苦難,也許再加上他親自聞知的那一些關於自身以外的經歷和經驗。然而,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間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閱讀不僅使他認識了草木蟲魚之名,而且可以上溯遠古下及未來,飽覽存在的與非存在的奇風異俗。

更為重要的是,讀書人加惠於人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廣,而且還在於精神的感化與陶冶。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那些往哲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著述中學得他們的人格。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精神,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剛烈,從馬克思學得入世的激情,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著。歌德的詩句刻寫着睿智的人生,拜倫的詩句呼喚着奮鬥的熱情。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機會擁有超乎個人生命體驗的幸運人。

一個人一旦與書結緣,極大可能是註定了與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聯繫的人。說"極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讀書人中也有卑鄙和姦詐,況且,並非凡書皆好,在流傳的書籍中,並非全是勸善之作,也有無價值的甚而起負面效果的。但我們所指讀書,總是以其優良品質得以流傳一類,這類書對人的影響總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讀書幸福,是從喜愛文學書的親身感受而發。一旦與此種嗜好結緣,人多半因而嚮往能夠與崇高一類,對暴力的厭惡和對弱者的同情,使人心靈純淨而富正義感,人往往變得情趣高雅而趨避凡俗。或博愛、或溫情、或抗爭,大抵總引導人從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間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就是讀書使人向善;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這就是讀書使人避惡。

所以,我說,讀書人是幸福人。--謝冕

古代謔稱

古代的人們對讀書人有種種謔稱,典型的有:

書痴: "書痴"即書呆子,帶有貶義。《舊唐書·竇威傳》載:"威家世勛貴,諸兄弟並尚武藝,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諸史哂之,謂為書痴。"但是,古代讀書人也有以甘當"書痴"而自豪的,如陸游詩云:"白頭尚作書痴在,剩乞朱黃與校讎。" 書簏: "簏"本義是指用藤條或柳條編結的圓形盛器。"書簏"用以諷喻讀書雖多但不解書義、獲益甚少的人。這名稱首見於《晉書·劉柳傳》:劉柳為僕射,傅迪為右丞相。"傅同好廣讀書而不解其義,柳唯讀《老子》而已,迪每輕之。柳雲:'卿讀書雖多,而無所解,可謂書簏也。'" 書庫: 喻博學飽識之士。《隋書·公孫景茂傳》載:他"少好學,博涉經史","時人稱為書庫"。 書淫: "淫"有"過於沉溺""越過常度"之義。"書淫"譽稱好學不倦、嗜書入迷的人。《晉書·皇甫謐傳》稱皇甫謐"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淫。" 書癲: 喻指讀書入迷、忘形似癲的人。如陸游在《寒夜讀書》一詩中曾用"書癲"一詞自我解嘲,詩云:"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鈔那計年,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癲。" 書櫥: 有兩義,一是喻學問淵博之人。如《宋史·吳時傳》載:"時敏於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兩學目之曰'立地成櫥'。"又宋代的李綱以博覽群書、博學強記聞名,人號"書櫥"。還有一義是諷喻讀書多卻不能應用的人,義與"書簏"近。如《南齊書·陸澄傳》記:"澄當時稱為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櫥也。'" 書種: 猶言讀書種子,省作"書種"。不讓讀書種子斷絕,這是"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的封建社會裡的"書香門第"思想。宋代詩人楊萬里詩云:"高文大冊傳書種,怨句愁吟惱化工。" 書生: 古代多指儒生。《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注云:"(趙)咨曰:'吳王……雖有餘閒博覽書傳,籍采奇異,不效書生尋章摘句而已。'"當"書生"與"白面"連在一起時,特指少年文士,含有年輕識淺之義。 書迷: 心迷戀於書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貧無力購書,只好到處借閱,讀後還把書全抄下來。即使天冷硯台結冰,手指僵硬,也抄書不止。被稱為"書迷"。 學究: 古代泛稱儒生,後常諷刺腐儒為學究。如宋劉延世《孫公談圃》載:"藝祖(趙匡胤)生西京夾馬營,營前陳學究聚生徒為學,宣祖(趙弘殷)遣藝祖從之。" 白衣秀士: 指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如馬致遠《岳陽樓》曲:"至如呂嚴,當初是個白衣秀士,末流書生,上朝求官,在邯鄲道、王化店遇着鍾離師父,再三點化,終得成了道。" 掉書袋: 即掉書的口袋,含有貶義,諷喻愛好廣徵博引炫耀自己學問淵博的讀書人。《南唐書·彭利用傳》載:彭利用不顧對象場合,"對家人稚子,下逮奴隸,言必據書史,斷章破句,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 蠹書蟲: 字面意為咬書的害蟲,轉喻讀死書的人。唐韓愈主張"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反對讀死書。其《雜詩》雲:"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後前。豈非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小兒學士:稱北周宗懍。據《北史·宗懍傳》"宗懍,字元懍,南陽涅陽人也。少聰敏,好讀書,晝夜不倦,語則引古事,鄉里呼為小兒學士。" 不櫛進士: 櫛乃男子束髮的梳篦。"不櫛進士"喻稱有文才的女子。如唐劉訥言《諧噱錄·不櫛進士》載:"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 斗酒學士: 指唐代王績。《新唐書·王績傳》記:王績性簡放嗜酒,武德初,待詔門下省。依定例,官給酒日三千。或問:"待詔何樂耶?"答曰:"良釀可戀耳!"侍中陳叔達聞之,日給酒一斗。時人遂送王績"斗酒學士"的謔稱。 尺二秀才: 古文" "字的俗寫字作"盡"(現用作簡化字),由於" "字由尺下二點構成,故而戲稱書寫俗字的讀書人作"尺二秀才"。這名稱首見於南宋孫奕《履齋示兒編·聲畫押韻貴乎審》:"初,誠齋先生楊公(楊萬里)考校湖南漕試,同寮有易義為魁。先生見卷子上書' '字作'盡',必欲擯斥,考官乃上,庠人力爭不可。先生雲:'明日揭榜,有喧傳以為場屋取得個尺二秀才,則吾輩將胡顏?'竟黜之。" 著腳書樓:宋代趙元考的綽號。他博覽強記,宋牛牟《曲洧舊聞》卷二載:"(趙元考)無書不記,世俗稱'著腳書樓'。"意即:趙元考好像行動的書樓一般詩書滿腹。 書城: 唐代李泌,不但看書多,而且家中藏書汗牛充棟,被譽為"書城"。 書倉:後漢的曹平,積石為倉以藏書,號曰"曹氏書倉"。 書窟: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奮讀書,出門則藏書跟隨,終日手不釋卷。讀書所坐之處,四面書籍捲軸盈滿,時人謂之"書窟"。 書巢: 南寧著名詩人陸游,在山蔭家居時建造了一個書房,自命為"書巢"。 書櫃: 明代文人丘瓊勤奮好學,才思敏捷,故有"書櫃"的美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