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讀《女優之像》(呂延梅)

讀《女優之像》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讀《女優之像》》中國當代作家呂延梅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讀《女優之像》

……但我願一死了卻塵緣,因為愛情亦要死滅。

——英國詩人鄧(Donne)

讀傅雷翻譯的莫羅阿名作《女優之像》,被其中的文字吸引了。頗有才華和美貌的女戲劇演員西鄧斯夫人,事業上經歷過失敗的打擊。著名演員茄列克告訴她:「如果你不能對一張桌子談戀愛,如對一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一般,你將永遠不會成功一個演員。」他還說:「留神你的手臂,在悲劇里,一個動作永遠不該從肘子上出發的。」之後,她回到家鄉,後來時來運轉,成為名噪一時的女優。

我又讀到木心的一首詩《女優之像》,是根據此文中一段話的內容寫成了。

但我願一死了卻塵緣

因為愛情也要澌滅

如同在培斯城那樣

看年青的女優演悲劇

觀眾痛哭流涕

已成了倫敦的風氣

四十年沒有濕過的眼睛也熱淚盈眶

英王英後見此情景不禁仰面又低頭

反對黨在座池裡拭眼睛

懷疑主義者Sharidan向壁抽泣

戲院內部的人一片唏噓

兩個年老的喜劇演員相互問道

「朋友,我的臉和你一樣蒼白麼」

凡是沒有淚水的眼,便被人看不起

如果不讀莫羅阿的原文,很難讀懂此詩的含義。前兩句是英國詩人Donne的詩句,是《女優之像》的題記,即整篇內容的靈魂,是寫莎麗和瑪麗亞為愛情而死。後面的詩句寫女優在培斯城表演的藝術效果。女優之像,是指那個男主人公畫家洛朗斯為女主人公畫的畫像。而因為她的魅力,招來此男子的愛慕,一直追隨在她身邊,以至於兩個女兒都愛上他。

而這個天才男人最初和十七歲莎麗相愛,又被十四歲的妹妹吸引。後來又厭倦了妹妹瑪麗亞,回心轉意,和莎麗恢復關係。最初莎麗是深沉地愛上了,卻不得不忍受自己愛的人移情別戀,因為愛太深了,又不忍心傷害,等來回心轉意,該是喜極而泣吧。當失去時,才覺得它的好,失而復得,該如何珍惜。我懷疑會有這樣大度的人,何況她才十七歲,已經受了愛的背叛。其實愛得越深,傷得越深。傷過了,傷疤就容易疼。這男人在他們熱戀不久就移情別戀了,以後日月長着呢,會經常如此吧。說不定哪一天就挽不回來了,最後還是悲劇

「一個天才在人生中常常獲得唯暴君方能獲得的寬容;人家原恕他的使性,什麼規律也不能制服他的怪癖;凡是做他的妻子或情婦的人,必得要有超人的忍耐性才行,在洛朗斯永遠的笑容之下,掩藏不了他的自私與苛求的性格。」天才,你必須忍受他另類。傅雷的愛情也如此。他的妻子忍了她,最後還陪他一起死。以你的愛去成就他的人生,也算是有價值。至於俗人,這種付出是不值得的。

愛情來的快,去的也快,當洛朗斯厭倦了瑪麗亞時,虛弱的瑪麗亞經過失戀的煎熬,加上肺結核病重,就要離開人世了。臨終她讓姐姐發誓,不要再愛那個男人了,本來莎麗不答應,因為她愛着他。在那種境況下,不能不答應她。妹妹去世了,洛朗斯沒有一點愧疚。莎麗不得已拒絕了他的愛,卻一直在傷心猶豫要不要背叛對妹妹的誓言。他很快又尋了新歡。世界上有一等人物把愛情看得那麼美滿,所以既想不到愛情會終了,也不能再來一次戀愛:莎麗便是這樣的女子。二十七歲時,她的身體和精神極端衰弱,她想到死,毫無恐懼一毫無遺憾。生,於她久已成為一場空虛的幻夢。她慢慢地遁入幽靈的靜謐的世界。

我在想,愛情固然值得歌頌,生死的愛情更是如此。可愛情是雙方的,中國古代的愛情悲劇,都是兩個人的愛情悲劇,牛郎織女,梁山伯祝英台,焦仲卿劉蘭芝,林黛玉賈寶玉,即使莎士比亞羅密歐朱麗葉也是如此。單相思的愛情是不在其列的。

如果把愛情當成生命的全部,太悲催了。

愛他,全身心的愛。卻換不來相應的回報。對他,可有可無。只害了自己,何苦來着?

不愛那麼深,至少還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年輕時不理解李敖的愛情觀:不愛那麼深,只愛一點點。調侃的口氣,「人家的愛情比海深,我的愛情淺」,總感覺有些玩世不恭。如今看來,淺有淺的好處。「多情總被無情惱」,愛情里受傷的總是那個用情更深的人。

相愛就愛了,不愛也別強求。以犧牲自己作為結果,實在不值得。或者,這也不是男人想要的。你的死,和他無關。他愛,是他的意願。他不愛,也是他的自由。反之,你覺得他值得愛,他也愛你,那就去愛。如果他不愛你,就不必糾纏;或者他不值得去愛,即使他愛你,那也散了吧。何必委屈自己,非要一棵樹上吊死。司馬遷說過,有些人的死,重如泰山;有些人的死,輕如鴻毛。為不愛的人殉身,這應該屬於鴻毛,至於更深的意義,我看寥寥。

此文的主人公西鄧斯夫人,作為母親,因為一個男人失去了兩個女兒,卻因為虛榮心又和他交往如初。即使她在舞台上表演的悲劇再怎麼感動人,自己人生悲劇的毒酒誰又替你飲呢?人說戲子無情,對人逢場作戲,對己就不需要了吧。舞台上的悲劇成為現實,才是真正的人生悲劇,而這都是「女優之像」惹的禍,題目的本意在此吧。[1]

作者簡介

呂延梅,筆名,綠葉子。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生活在孔孟之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