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
诸葛氏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诸葛姓的杰出代表人物有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等。诸葛氏的起源单一。[1]
早在商朝,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秦代葛婴(陈胜大将)在农民起义中屡立战功,却因谗言所害,遭杀身之祸,而后世汉武帝刘彻为其不平,隧赐其子孙为诸县侯,由此,后人取“诸”及“葛”字,合姓“诸葛”;再一说,有“詹葛”一姓,在齐地的语系里,“詹”与“诸”两音不分,时间长久后,误传为“诸葛”。诸葛复姓望族居琅邪郡。秦始皇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诸城市、临沂市、胶南县一带。
目录
历史发展
诸葛
源出于葛氏,诸葛为中国汉族复姓。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葛氏有一支迁入山东诸城,若干年后这支诸城葛氏有一支迁往阳都县,但阳都原有姓葛的家族的,诸城葛氏为区分于当地葛氏,遂改复姓称诸葛,即诸城迁来的葛氏;另一支为秦末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有大将葛婴屡立战功,葛婴至东城,私立襄疆为楚王。后闻陈胜已立,因杀襄疆,还报。至陈胜处,陈胜听信谗言而杀婴。汉兴以后,论功追思,汉文帝追念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勋,即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今山东诸城),子孙称为诸葛氏,三国蜀汉最具智慧的辅汉名臣诸葛亮即为葛婴之后。
姓氏来源
诸葛(zhū gě)姓源出有: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属于音讹改姓为氏。据史籍《世本·氏姓篇》记载:“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后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春秋时期,在齐国古老的有熊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原称詹葛氏,后来因读音讹误为诸葛氏,便干脆改称诸葛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后裔葛伯的封国,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夏王朝时期,黄帝之支庶伯益的后代飞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宁陵),建葛国,称为葛伯。据典籍《孟子·滕文公》中的记载:“汤居毫,与葛伯为邻。”按史书记载,约在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以前,曾有一个独霸一方的“葛国”,即葛伯国。自伯益的大儿子飞廉为第一任葛伯开始,封爵四十位,共立国一千八百年左右。虞舜时期,大禹为司空,受命治水,让颛顼的后裔伯益当他的助手辅佐治水,负责技术工作,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部长。伯益跟随大禹治水十三年,左准绳,右规矩,定山川,图博物,察民俗,治理水患后著有《山海经》十八篇。葛国灭亡后,葛伯的后世子孙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葛氏。周武王灭殷商后,在西周初期,又寻回葛伯后裔,封赐有葛国(今河南长葛),为子爵。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葛国被郑庄公姬寤生所吞灭,其后在其故国之地还爆发了宋、郑两国之间的著名“长葛之战”;十年后的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郑国为了争霸中原,又在其地爆发了针对周王朝的著名“𦈡葛之战”;葛国故地成了诸侯们争霸春秋的的古战场。葛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葛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葛氏的一支。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今山东沂南),因阳都已有葛氏,遂称后迁来的葛氏为诸葛氏,后有省文再称葛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改姓,出自秦末陈胜吴广大将葛婴,属于帝王封赐改姓为氏。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时,属下有大将葛婴,他屡立战功,后来却被陈胜听信谗言所杀害。到了西汉朝时期,汉文帝刘恒感其忠勇,特赐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今山东诸城),其后代遂以诸葛为姓氏,称诸葛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诸葛氏原为葛氏,祖籍山东琅琊诸县,后从琅琊诸县迁至古齐地阳都城南之葛坡,故由此而得“诸葛”之姓。
得姓始祖
葛伯。诸葛氏最初是源自葛氏,得姓源流有三种不同途径。一说是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认为,诸葛氏是葛婴的后人,因居住在诸诚,而被称为诸葛。一说是从《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中引证的,书中指出,琅琊诸县人葛氏,后来迁居阳都,阳都原来已经有姓葛的人,为了将两葛氏人区分开来,所以称诸县葛氏为诸葛。还有一个说法是《风俗通》上所提到的,孝文帝因葛婴有功而被诛杀,所以追封他的孙子为诸县侯,并且称诸葛氏。此外另有一说,人为诸葛是由“詹葛”氏改成的。综合以上文献资料,可知道,诸葛氏的得姓途径虽有不同,但追本溯源,却一脉相传自夏商之际的诸侯葛伯,而且都出自山东诸城。这个家族之所以会以诸葛为姓,主要是基于血统和地缘两个因素。在血缘上,他们是葛伯之后;在地缘上,他们同发祥于诸城,也成长于诸城。诸葛氏后人奉葛伯为诸葛姓的始祖。
各支始祖
诸葛丰家族世系:
诸葛丰,待考,西汉元帝时人。
诸葛珪,妻章氏,生三子二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三子诸葛均,长女适蒯祺、次女适庞山民。
诸葛瑾,妻待考,生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
诸葛恪,妻待考,生三子:长子诸葛绰、次子诸葛竦、三子诸葛建。
诸葛乔,妻待考,生一子:诸葛攀。
诸葛攀,妻待考,生一子:诸葛显。
诸葛融,妻待考,生三子:佚名待考。
诸葛亮,妻黄氏,生二子一女:长子诸葛瞻、次子诸葛怀,女诸葛果。
诸葛瞻,妻刘氏,生三子:长子诸葛尚、次子诸葛京、三子诸葛质。
诸葛均,妻林氏,生一子:诸葛望。
诸葛玄,待考。
诸葛(名失考),妻待考,生一子:诸葛诞。
诸葛诞,妻待考,生一子:诸葛靓。
诸葛靓,妻待考,生二子:长子诸葛颐、次子诸葛恢。
迁徙分布
诸葛氏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十四位门阀,在复姓中排序为第六位。诸葛的起源说法不一。早在商朝,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意思是来自诸城的葛氏,后来因一代名相“智圣”诸葛亮而出名。据临沂本地的诸葛家谱说,当年诸葛亮的后人诸葛京从江州刺史的任上退休之后回到了山东老家,山东临沂姓诸葛的人士,基本上是他们的后裔。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认为它所引述的史料与史书记载的出入较大,对以往历次修遍家谱的记载过于简单。也就是说,不能就此断定他们就是诸葛亮的直系后裔。但可以肯定,他们至少是当年留在琅琊郡的其他诸葛族人的后裔;聚居村落从白沙埠诸葛城外迁,莒南板泉,河东相公镇,汤河镇坊坞(含其外迁村:郑旺镇杨家湾村)四个村,兰山区葛家王平庄,后十,罗庄区,黄山,储墩附近,苍山县,费县等地皆有分布。
秦代葛婴(陈涉大将)在农民起义中屡立战功,却因谗言所害,遭杀身之祸,而后世汉武帝刘邦为其不平,隧赐其子孙为诸县侯,由此,后人取“诸”及“葛”字,合姓“诸葛”;
再一说,有“詹葛”一姓,在齐国人的语系里,“詹”与“诸”两音不分,时间长久后,误传为“诸葛”。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秦始皇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诸城市、临沂市、胶南市一带。
堂号
琅琊堂:以望立堂。
三顾堂:东汉末时,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中,后拜诸葛亮为丞相。
卧龙堂:诸葛亮起初隐居南阳邓县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他居住的地方叫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
宗祠楹联
四言通联
满门烈士;王佐奇才:上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瞻,诸葛亮子,与魏邓艾战,死于绵竹阵中。其长子诸葛尚,单骑直冲魏军中战死。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亮,少年奇志,躬耕陇中,刘备三顾茅庐而得,拜为丞相,佐刘备三分天下,功勋卓著。
武乡望族;文定名家:全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亮辅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卒谥忠武。
五言通联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全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乃见,定三分天下之策。
七言通联
三日连宵酹至德;少民同志赛神麻: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庙楹联。
司马乃吴中信士;卧龙本天下奇才:上联典指三国时琅琊郡阳都人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的哥哥。东汉末迁居江南,受到孙权礼遇,任吴国长史、中司马,后以绥南将军代吕蒙为南郡太守,率军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他官至大将军。曾奉命出使蜀汉,与诸葛亮都是办公事时相见,私下里从不会面。刘备伐吴时,有人向孙权报告他派亲属到蜀汉去报信,孙权说:“子瑜不负我,就像我不负他一样。”“信士”,谓诚实之士。下联典指三国时时期蜀汉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年间,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了占据荆、益二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曹丕代汉建魏,他劝刘备称帝,任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他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实行屯田,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著作有《诸葛亮集》。
八言通联
派衍南阳,家声勿替;绪绵西蜀,世泽长存: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头门楹联。
历宋元明,昭兹来许;说孟仲季,聚族于斯: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头门楹联。
尚德为怀,绳其祖武;礼教必饬,贻厥孙谋: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头门楹联。
滋德为怀,本文百世;树人之斗,惟有一经: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庙楹联。
尊祖宗遗训,克勤克俭;教子孙谨业,唯读伪耕: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族学堂楹联。
伏虎钟灵,喜北镇冠山;卧龙派衍,本南阳望族: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头门楹联。
著作擅长,弱冠知名难并;会稽奏绩,黑头公辅共惊: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建康人诸葛颍,字汉,八岁能写文章,曾在南朝梁做官,隋炀帝时官著作郎,很受宠幸。著有《鸾驾北巡记》、《幸江都道里记》、《洛阳古今记》等。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琅邪阳都人诸葛恢,字道明,西晋末为临沂令。渡江后,名声仅次于王导、庾亮,元帝时任会稽太守;明帝时历官侍中、尚书右仆射、尚书令,封博陵亭侯;成帝即位,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黑头,指青壮年,王导曾称他为“黑头公”。
诫子一书,据修齐治平之理;出师二表,偕典谟誓诰俱传: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头门楹联。
望重三吴,温润产蓝田之玉;神奇八阵,英华联戚畹之珍: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诸葛瑾仕吴受孙权重用,其子诸葛恪以聪慧名。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亮推演八阵图,其子诸葛瞻娶刘备之女。
野鸟鸣春,呼子弟深耕畎亩;晨鸡唱晓,叫儿童朗诵诗书: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族学堂楹联。
遗像肃清高,至今凛凛有生气;大狮垂统绪,旁作穆穆以迓衡: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寝室楹联。
三顾出茅庐,自任以天下之重;一心扶汉室,是知其不可而为: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寝室楹联。
大慈大悲,诸众生度一切苦厄;即空即色,观自在现五蕴皆空: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庙楹联。
碧水湛华池,皓月光莹三尺剑;丹樨开石岭,祥云影闪七星旗: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庙楹联。
读出师两表,大义贯古今,莫认宗功专在汉;遵谱系一丝,声华联岳读,须知祖德逋于川: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寝室楹联。
科第尚哉,必忠孝节康,自任几端,方谓敬宗尊祖;诗书贵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为孝子慈孙: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族学堂楹联。
读五千言道德真经,七月先重阳,为大众齐心忏过;建卅六时昼夜备醮,一村兼主客,愿诸神如意降祥: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庙楹联。
谱牒告成功,由仍字分支,廿五世右穆左昭俱就序;岘峰钟秀气,自威公卜宅,千余年数宗收族永流芳: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大公堂楹联。
卅六国贽瞥来庭,彭城武源,伊昔万余家,愿依仁宇;亿千年庙食兹土,激西砚左,仍前十八社,敬慕神明: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庙楹联。
达权和吴,仗义征吴,尽瘁同是扶刘,轶伦超群,南阳自昔称知己;尊王翼圣,伏魔显圣,崇褒极之帝封,际天蟠地,西蜀于今尚有人: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庙楹联。
溯汉室以来,祀文庙、祀乡贤、祀名宦、祀忠孝义烈,不少传人,自有史书标姓氏;迁浙江而后,历绍兴、历寿昌、历常村、历南塘水阁,于兹启宇,可从谱谍证渊源: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大公堂楹联。
家谱文献
浙江金华九龙诸葛氏宗谱四卷,(民国)诸葛小月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重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续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兰溪琅琊诸葛氏宗谱四卷,(民国)祝谏重纂,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市水亭乡。
兰西诸葛氏简史,(民国)诸葛政清撰,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葛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七卷、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兰溪重修诸葛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诸葛铎总理,诸葛浩等纂修,清道光十一年木刻活字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排行
山东临沂诸葛氏字辈:”从先文春天,玉世永国传,照常克继绪,福祥瑞运宣;荣华百中立,富贵承余光,繁盛存远德,志广安万邦。“附大坊坞村诸葛字辈排行表
浙江文成诸葛氏字辈:“盛德钦显义荣华富贵昌”。
浙江兰溪诸葛氏字辈:“仍兴宁祥瑞安原富贵昌忠肃严恭懿宣和德裕彰聪明通睿智文理敬容庄孝友敦信睦仁慈正伦常咸恒开鼎晋纯萃美贤良俭让崇宽厚谦尊茂泰方亨侦嘉敏行钦慎发荣康恺惠成蕃秀英华永庆襄”。
浙江平阳诸葛氏字辈:“承伯逢荣 永世昌宗 克家守庆 久相光庭 建国立新 诗书万年。”。
历史名人
诸葛丰
字少季,西汉琅琊县人,其里籍疑为今琅琊镇窝龙村(传言因纪念诸葛祖籍得名),或疑为葛陂(今诸城市枳沟镇普庆村南)。诸葛丰以明经为郡文学,特立刚直。贡禹为御史大夫时,以同乡召诸葛丰为属员,后举荐为侍御史。
诸葛瑾
字子瑜,诸葛亮之兄。初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孙权派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诸葛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后刘备伐吴,有人言其密遣亲人通蜀。孙权说:“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孙权称帝,拜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诸葛恪
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字元逊(203-253),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南)人。诸葛瑾之子。
诸葛亮
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华夏军政领域智慧的化身,智圣。
诸葛瞻
三国蜀汉人,字思远,蜀汉景耀四年(261年)后主刘禅任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两年后魏邓艾由阳平、江油入蜀,遣书诱降,诸葛瞻父子督军拒艾于绵竹关,父子双双英勇阵亡。
诸葛恢
字道明(265-326),晋代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人。曾任安东将军司马睿(即后来的晋元帝)属下的从事中郎,后官至尚书右仆射。
诸葛诞
字公休,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人。诸葛诞与诸葛亮同宗,初为尚书郎、荥阳县令。后来入朝任吏部郎、御史中丞、尚书。因魏明帝恶其沽名钓誉而罢官。曹芳继位之后复职,诸葛诞又任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因讨伐毋丘佥等人叛乱而升任镇东将军、征东大将军,封高平侯。甘露二年(公元257年),朝廷为削弱其兵权而召入朝为司空,诸葛诞起兵反叛并投降吴国,在吴国出任左都护、大司徒、骠骑将军,封寿春侯,后被司马昭杀死。
诸葛融
字叔长,诸葛瑾幼子。瑾死后,承袭父亲的爵位。诸葛融宽待部属,深受部属爱戴,在吴国官至奋威将军。兄诸葛恪被诛,追兵围城,诸葛融吞金自杀,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
诸葛均
诸葛均,琅邪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诸葛珪第三子。三国时吴大将军诸葛瑾、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同母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