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要注意分寸
原文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無論是什麼樣的人,說話都應該注意分寸。
有些人說話怕得罪人,整天三緘其口,什麼都不敢說,這肯定不好。與人交談,要因人而異。
對於正直、忠心的人,可以推心置腹,有話直說,不必隱諱;而那些試探自己的人,問長問短之後,就添油加醋、斷章取義,臆造一些子虛烏有的事,對其就沒必要說太多,否則,言多必失,容易成為惹禍的根源。
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常常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其實,有些話,該說時一定要說;不該說時,最好不要說。有些人整天嘴巴講個不停,有用的一句也沒有,只是愛說是非、挑撥離間。一講人家的壞話,兩眼都開始發光,口才也非常好;而一講有意義的道理,他就偃旗息鼓,開始打瞌睡了。
麥彭仁波切曾說:「語言若不莊重者,如同烏鴉眾人恨。」
烏鴉成天哇哇亂叫,人們把這聲音視為惡兆,所以都討厭烏鴉。同樣,語言不莊重的人,說起話來東拉西扯、喋喋不休,勢必會招來眾人厭惡。
《墨子》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禽向老師墨子請教:「多說話有好處嗎?」
墨子答道:「癩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燥,也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皆為之振動,人們早早就起來了。所以,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