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誣陷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誣陷 讀音wū xiàn,漢語詞語,意思是偽造事實,以言語冤枉好人,加以陷害他們的"名譽";或是刻意假造罪狀加以陷害他人。不過無意識行為則稱之誤解(誣賴)他人。[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誣陷

外文名稱 frame-up;frame a case against sb

拼音 wū xiàn


近義詞 污衊、污衊、詆毀毀謗、誹謗、謷醜譫言

釋義 就是捏造"莫須有"之罪名

釋義

捏造罪狀以陷害他人。

出處

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下》:"若趨諾詔書,誣陷良善,平原之人皆為黨乎。"

例句

《晉書·賈充傳》:"及遷侍中,專掌禁內,遂與後成謀,誣陷太子。"

明·李贄《德業儒臣前論》:"今夫造為謗言,誣陷一家者,其罪誅。"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司禮皆知誣陷,相顧愕盱,不敢解宗伯罪。公(袁可立)竟援筆大言。"

《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似道乃令穿宮太監密查女嬪名姓,將他事誣陷他,賜死宮中。"

艾青 《在浪尖上》詩:"理性被本能扼殺,用武斷蠱惑人心;奸詐的耀武揚威,忠誠的受到誣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