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詩話清明(賀秀英)

詩話清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詩話清明》中國當代作家賀秀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詩話清明

時光荏苒,清明將至。春雲蒙蒙,細雨紛紛,天空綻放出一種久違的朦朧美。太陽公公很是知趣,悄悄躲在家中,始終未露聲色。雨姑娘和春姑娘攜手操持,三天三夜在傾心裝扮着大地。一腔悲涼和着一片綠意,恰到好處地適時而至。悠悠哀傷、卓卓希望,精準地詮釋着清明節的傳統意義,表達了人們對親人的深深思念,為春的華麗登場、秋的豐滿呈現做出充分地鋪墊。

清明節,春的焦點,詩的世界,亦是重情重義的中國人複雜情感的共生和融合。提及清明,我們即可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這是唐朝詩人杜牧《清明》時的感覺和見識,亦是清明節的真正意義。春寒料峭,冷雨絲絲,勾起漂泊在外的遊子無盡的思鄉之情。杏花如雲,炊煙裊裊,鄉間小路逢一牧童,借問酒家,解愁取暖,合情合意,景情交融,有色有味,有香有暖,明麗色彩,別樣心境,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呈現眼前,作者如是,清明如是。

清明是春祭的既定時間,源於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理念,是中國人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的大節日。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稱祀、地祇謂祭、人神即享。公祭是對為國捐軀、為民犧牲的先烈和功臣而言,我們普通百姓一般只舉行家祭。

宋代高翥有詩《清明日對酒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詩中近乎白話的語言卻把掃墓場面描寫得形象生動,「各紛然」,雖然祭祀人數眾多,卻因悲痛至極而各行其事,此時此刻,唯有意會,無須言表。古代有神話「莊周化蝶、杜鵑啼血」,宋人陸佃《埤經》中亦云,「杜鵑苦啼,啼血不止。」詩中典故的巧用,使表達更厚重、更震撼。日落西山,人去山空,墓地恢復往日的荒涼,狐狸復安於墓地洞穴,家中的兒女們依然燈前歡笑。事例真切,對比鮮明,道出「死去元知萬事空」的現實感受,清明祭亡純屬儀式而已,於事無補,未曾有一滴酒能真正灑到黃泉,人生在世應當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是。鮮明的道理,通俗的語言,卻讓詩人寫得深邃透徹、精湛絕倫,妙趣橫生、出神入畫。」

喜歡點筆抒情者對周圍一切頗為敏感天氣變化,時令更替,大事小情,總會讓人有提筆撰文的衝動,一首《清明家祭》雖然拙劣,但言表心緒:〖HTK〗

荒煙逐處杏花飛,細雨無時嫩綠微。

野曠鴉鳴霄外徹,碑殘地老闕前皈。

春風借問那安藉?淚眼堪傷尚繞圍。

酒滿情偏三脈接,霞羞路轉半心歸。

清明時間,正值萬物萌發、花紅柳綠,賞花踏青,觀光遊玩,可謂最是一年春好處。踏青,又稱春遊、探春、尋春。中國的踏青遠在先秦就有,魏晉更甚。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特別盛行。《舊唐書》有記,「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唐代詩人杜甫詩云:「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了一種儀式,「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遊》詩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

宋代的踏青詩畫更多。宋代畫家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中,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宋代朱熹的《春日》就是一首春遊詩。「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即詠春之名篇。春遊的地點是泗水之濱,曾在南宋時期,其被金人侵占,朱熹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春遊尋芳,他是以「泗水」來暗指孔門,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講學,教授弟子。「尋訪」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比喻儒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借景賦意,寓理於形,是蘊含深刻哲理的名篇。

桃李爭妍,春光艷麗,我也即興一首七言絕句《春》,描繪春意昂然時的興奮之情:

徐風過耳岸成茵,細雨回頭萬里春。

破土苗田星點綠,如雲杏苑醉天神。

傳統意義上的清明人們不但遠足踏青,並進行蹴鞠、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 蹴鞠,足球之前身,明《太平清話》中記載,「踏鞠始於軒後」意為蹴鞠起源黃帝時期,蹴鞠發展最快的時代主要有戰國、三國、唐宋時期,前兩個時期源於其在軍事上的應用,後者則完全體現了人民生活的愜意,特別在宋代,無論是皇宮貴族還是平民家庭,都廣為流傳,成為當時最普遍的一種休閒運動。

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寫道:「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一首《春晚感事》將邊關將士與華城之下百姓的生活描寫得淋漓盡致。「蹴鞠成功難盡言,消食健體得安眠。」蹴鞠不僅能使人身心舒暢,還能夠消食、安眠。陸游的另一首詩:「蹴鞠場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便可以看出:在宋代,同蹴鞠一同流行的另一項體育運動就是鞦韆。宋代的鞦韆並不是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形式,而是「水鞦韆」,人們在船頭盪鞦韆,伴隨着音樂和鼓點,在特定的時候從鞦韆上跳到水中,甚至帶着一些花樣動作,是如今跳水運動的前身。宋代張炎的《阮郎歸·有懷北游》是一首寄游詞,「鈿車驕馬錦相連,香塵逐管弦。瞥然飛過水鞦韆,清明寒食天」。這項運動在宋代,喜歡者甚多,連皇帝貴妃都愛在閒暇時間湊個熱鬧。除水鞦韆外,以藤蔓為材料的普通鞦韆在宋代時期也倍加受寵。宋代的鞦韆運動,無論貧富,不管貴賤,更不受傳統禮教的束縛。蹴鞠運動大多為男子,相比之下,鞦韆運動就如同專門為女子提供的運動一般。韋驤的《春遊》:「春遊是處接紛華,寒食風光日欲斜。雲邊蹴鞠聲相近,花外鞦韆影半遮。」描寫的就是在寒食節那天,男子蹴鞠,女子盪鞦韆的盛景,人們對蹴鞠和鞦韆的熱愛,就連夕陽西下也仍舊流連忘返。「鞦韆冷風梨花雨,蹴鞠高騰燕子風。」即便雨濛濛之時,人們也要肆意地玩耍。

在太平盛世、物慾橫流的今天,春天的踏青活動包羅萬象,除了繼承傳統、花樣翻新外,新內容不斷加入,吃「青團」,即吃糯米糕,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吃「新鮮」,即吃當年新長出的綠色蔬菜,如韭菜、新蔥葉、新蒜苗,或破土而生的野菜,譬如,苦菜、苜蓿、蒿菜、芥菜、蒲公英等等,亦或新生豆芽,寓意一年常常被別人喜愛。野炊、燒烤、農家樂等項目更招喜歡,孩子們到兒童樂園、歷史博物館、圖書閱覽室等地方去活動,以及一些軍旅生活體驗,校內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鞦韆運動至今很受孩子們青睞,農村、城市的各個廣場上無論安裝幾個鞦韆,總能看到他們為了玩會鞦韆在耐心地排隊等候,一個個躍躍欲試、興奮不已,讓我情不自禁吟詩一首《踏春》:

雨潤三春初載綠,雲迷四野幾重鮮。

歌聲陣陣花間盪,醉柳依依水上玄。

鳥語泉鳴垂苜蓿,童歡嫗樂舞鞦韆。

山城色味忙蜂蝶,驛路詩騷恍若仙。

清明節,用哀思寄託我們對革命英烈的敬仰和祖先親人的懷念。親猶在,子欲養,珍惜當下時,珍惜眼前人,讓我們的人生盡情感受春的美妙和愛的熱烈,與歲月一起釀造充滿詩意的人生格調。[1]

作者簡介

於志超(阿潤高勒),女,蒙古族,《紅安文藝》常駐記者;中國校園文學理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音樂家協會音樂文學學會副秘書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