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则
《词则》,作者:(清) 陈廷焯编选;钟锦点校,出版社:上海古籍。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是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1]上海编辑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1958年3月,与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合并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成为上海地区整理出版古籍[2]的专业机构。1978年1月改为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
目录
内容简介
陈廷焯以《白雨斋词话》闻名,跟况周颐、王国维一起被看作近代 重要的三位词论家。但和另外二位相比,他一生僻处泰州一隅,从未进入当时社会的主流,交游不广,门人零落,声望均得自自己的著述,相当不容易。《词则》是《白雨斋词话》之外,陈廷焯现存 重要的著作,但一直未有整理本,限制了其应有的影响。陈廷焯的声望主要是靠《白雨斋词话》的刊行而确立的,这部词话正是在《词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词学理论概括。本书是由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影印陈廷焯《词则》手稿为底本,精心细校而成。词正文的标点依照词律,句中顿处用顿号,句末用逗号,押韵处用句号。评语、圈点都按原稿录出。原稿评语写在页眉相应位置,加之和圈点对应,大多能够确指所评的具体词句,但有时也不容易肯定。整理本将评语一概置于词末,但以注码标出相应位置,读者仍需和圈点比对以确定所评词句。原稿圈点除了施加在全句之上外,还有以点和半圈断句的情况,这表示对当句的负面批评,希望读者留意。校勘的顺序是,先校陈廷焯选录时所据原书,再校诸家词的通行本。《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全元词》、《全明词》、《全清词》所择用之版本,及诸家别集定本,视作通行本。校勘的原则,一是校订陈廷焯的笔误,二是校出通行本常见的异文。
作者介绍
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与,原名世焜,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陈廷焯是晚清 词家,属常州词派后学,其论词上承张惠言余绪,在写于光绪十七年(1891)的《白雨斋词话自序》中,明言自己的创作宗旨是 有感于倚声之诗词的六种过失,批评清初自朱彝尊以来“务取秾丽,矜言该博。大雅日非, 繁声竞作,性情散失,莫可究极”的现实而发,要“本诸风骚,正其情性,温厚以为体,沈郁以为用,引以千端,衷诸一是”者。 钟锦,2005年复旦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2006年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师从叶嘉莹先生治词学,又随俞吾金教授学习德国古典哲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康德哲学、词学以及中西人文学科的会通研究。有词学理论著作《词学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