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評雪辨蹤》,粵劇《評雪辨蹤》馮志芬改編。

目錄

劇目介紹

呂蒙正貧窮未得志時,天天往寺門趕齋。一天遭逢僧人飯後鐘的奚落,喪氣回家,發現家門前雪道上的男蹤女跡,懷疑其妻有不端行為,便要評雪辨蹤,致發生許多誤會。他妻子更捉弄他一番。原來是蒙正母親遣人送米糧留下的腳印,至此懷疑冰釋。20世紀50年代由永光明粵劇團演出,呂玉郎、楚岫雲、陸雲飛、小飛紅等主演。其後不斷有多個粵劇團演過

粵劇《評雪辨蹤》。該劇還有陳晃宮根據同名川劇折子戲改編的版本。另一版本是香港阮兆輝改編的《呂蒙正·評雪辨蹤》,敘述劉月娥拋繡球招親,窮秀才呂蒙正拾得。月娥父仲賢嫌貧不允婚。月娥慕蒙正文才,甘棄榮華,與父反劇,離家出走。嬌生慣養的月娥隨蒙正苦住寒窯。雖寒窯簡陋,仍苦中作樂。白馬寺和尚憎厭蒙正每日討齋,改先吃飯後敲鐘,又弄熄焙火。蒙正氣煞,忿而在牆上寫詩:「男兒未遇氣沖沖,懊恨黎齋飯後鐘。」劉夫人命老僕冒雪送銀、米予月娥。蒙正歸家驚見雪地上男女足跡,疑妻不貞,不肯吃妻所煮的稀粥,更騙妻到窯辨蹤。蒙正卻反遭月娥戲弄。終夫妻釋疑。月娥為省銀予夫上京赴考,祭灶之日亦不肯花錢酬神。蒙正唯有繪畫祭品供奉,向灶君求稟,望能大魁天下。蒙正寄寓迎賢店等待放榜,因囊中金盡而遭店主婆逐出。後蒙正高中,衣錦還鄉,偕月娥重遊白馬寺,訴說當年遭眾僧奚落境況。忽見從前題詩處,被披上碧紗,且簪光掛紅。蒙正感觸人間冷暖,提筆續詩:「十年前時塵土暗,今朝始得碧紗籠。」之後,蒙正與岳丈一笑釋嫌。該版本20世紀90年代曾由香港實驗粵劇團演出,阮兆輝等主演。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1]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2]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視頻

評雪辨蹤 相關視頻

北海粵劇宣傳片
【紀錄片】中國戲曲瑰寶

參考文獻

  1. 【傳統戲劇】滑稽戲(無錫市),非遺網,2018-04-16
  2. 印度梵劇,豆瓣,201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