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祿豐龍
許氏祿豐龍是原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侏羅紀早到中期的中國西南部。化石標本發現於中國的雲南省祿豐。許氏祿豐龍是中國所發掘最古老的恐龍之一。許氏祿豐龍是中國第一具裝架的恐龍化石(1941年在重慶北碚裝架展出),由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奠基人楊鍾健院士於1941年研究命名,被稱為「中國第一龍」,是中國古動物館的鎮館之寶[1] 。
中文學名: 許氏祿豐龍
拉丁學名: Lufengosaur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 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科: 大椎龍科 Massospondylidae
屬:祿豐龍屬 Lufengosaurus
種:許氏祿豐龍 L. huenei
保護狀況: 化石
辨認要決: 尾巴壯碩,牙齒短而密集
目錄
名稱來歷
外形特徵
許氏祿豐龍是中國所發掘最古老的恐龍類之一,與歐洲西部三疊紀晚期岩層中所發掘的板龍極為神似。它體形輕巧,長約4至5米,有小而不太伸長的頭骨,眼眶圓大,尾巴健壯,手和足的第一指(或趾)特別發育,口中上下至少有25顆牙齒,這些牙齒形狀與樹葉相似,前後邊緣有微小的鋸齒。
祿豐龍直立時的身高超過2米。體型輕巧,頭骨小而短,鼻孔呈正三角形,眼眶挺大。上牙大約有27顆,下牙有20顆,牙形呈扁平的葉子形狀,前後邊緣還分布有鋸齒。許氏祿豐龍的頸部較長,尾椎有45個,腰椎有3個,背椎有14個,頸椎有10個。它的頸椎和背椎非常粗壯。前後足都有5個腳趾,前後足的第一爪都發達,後足的趾骨比前足的趾骨強壯。
生活習性
許氏祿豐龍的牙齒短而密集排列,是典型的食植物性齒列。它的長頸得以覓食樹梢嫩葉為食,同時也可能捕捉一些小型的昆蟲及其它動物做為餐點副食。
分布範圍
祿豐龍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早期的湖泊岸邊或沼澤地區,是一種雜食性的恐龍,主要吃湖岸和沼澤周圍森林裡的各種植物,也可能還吃一點水裡的螺螄或蚌殼類小動物。
分類
關於祿豐龍,楊鍾健教授認為它有兩種,即許氏祿豐龍和巨型祿豐龍。巨型祿體型要比許氏祿豐龍大1/3,脊椎骨比都屬於較粗壯。這兩種體祿豐龍都屬於原蜥腳類恐龍,身不太靈活,以植物為食。它們的前肢為後的一半多長。根據其強而有力的後肢,推測它既能夠直立式行走,又可以用四做短程移動,後來發現的化石證實了這項推論。
發掘過程
許氏祿豐龍於1939年出土於雲南省祿豐縣沙灣東山坡,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楊鍾健院士將之定名為許氏祿豐龍。許氏祿豐龍是中國人自己發掘、研究、裝架的第一條恐龍,被稱為「中國第一龍」,其間的故事酸甜苦辣、饒有趣味。
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爆發標誌了中國人民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的開始。我國的科學家也從此開始了長達8年的顛沛流離中仍為國奮進的生涯。楊鍾健是這樣離開北平(現在的北京)來到西南大後方的。1938年7月,他擔任了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昆明辦事處的主任,很快就開展了對雲南地區的地質和古生物化石的調查工作。當年冬天,地質學家卞美年和王存義就在野外調查中在昆明西北方的祿豐盆地發現了大量的脊椎動物化石。
一年後,楊鍾健與卞美年等人再次赴祿豐考察,又發現了新的化石地點。他們隨即開展了一個多月的發掘工作,獲得了大量的脊椎動物化石和豐富的野外地質資料。所發現的化石動物群被稱為祿豐龍動物群,其中包括屬虛骨龍類的蘆溝龍、屬肉食龍類的中國龍、屬古腳類的兀龍、雲南龍、巨型祿豐龍、許氏祿豐龍以及屬似哺乳爬行類的卞氏獸等珍貴化石。其中,材料最為完整的就是許氏祿豐龍。
許氏祿豐龍的研究論文發表於1941年,它的種名獻給楊鍾健院士在德國的導師許耐教授。祿豐龍屬於古腳亞目板龍科。它長約6米,站立起來身高超過2米。它的頭小,嘴部尖尖,鼻孔呈正三角形,眼眶挺大。生長牙齒的齒骨又細又弱,上牙大約有27顆,下牙有20顆,呈扁平的葉子形狀,前後邊緣還都有鋸齒。許氏祿豐龍的脖子挺長,有10個頸椎(脖子部位的脊椎骨)。它的背椎(背部的脊椎骨)有14個,薦椎(腰部的脊椎骨)有3個,尾椎(尾巴上的脊椎骨)有45個。它的頸椎和背椎都相當粗壯。許氏祿豐龍前肢短,後肢長而且粗壯;前後足都有5個指(趾)頭,後足的趾骨比前足的指骨強壯;前後足的第一爪都發達。由此推測,它活着的時候可以用後足站立和行走,尾巴拖在地上起平衡作用。在覓食或休息的時候,它也可以前肢着地。
紀念郵票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總局發行了一套三枚古生物紀念郵票。其中一枚是許氏祿豐龍的骨架和復原圖,這枚郵票是全世界發行的第一枚恐龍郵票。另兩個分別是古生代的三葉蟲篙里山蟲和新生代的腫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