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象飛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為中國創業者量身定做的創業指南,將幫助創業者理解創新的基本方法、模式和硅谷的創業理念。作者霍夫曼頻繁地穿梭於中美兩地,與不同的創業者、投資人、政府負責人進行對話,積累了大量的來自中國創業者的第一手經驗。在這本書里,從創業團隊的人員配備到創業融資的成敗再到團隊的高效管理,從創業者的心理素質到創業者的獨到眼光再到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360度無死角地呈現了一家公司從初創到驚艷到立足再到穩定的全過程,可謂《從0到1》的實踐版。
這更是來自硅谷的創業教父在創業寒冬時要對創業者說的話,當人人都在感嘆創業不易、創新更難時,他卻說,資本寒冬正好能讓市場回歸理性。霍夫曼從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角度,也從一個資深投資人的角度,重新審視創新,有力地向我們證明了,對所有企業來說,創新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進入商業世界的敲門磚。
沒有一本書詳細解析了在硅谷孵化期內的創業公司的整個創新過程以及它們所使用的方法論,也沒有任何一本書講到了該如何將這些創新技巧應用於大到全球性的跨國公司、小到那些在車庫裡的初創企業,《讓大象飛》做到了。
當創業環境好的時候,風口之上,一切皆有可能;當風口沒了的時候,大象還能飛嗎?
這本書是給當下創業者最好的解答。
作者簡介
史蒂文·霍夫曼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硅谷重量級創業教父、天使投資人、演講人,《福布斯》雜誌排名第一的創業孵化器——Founders Space創始人,人稱「霍夫曼船長」。他還曾做過好萊塢的劇本製作人,開過手機娛樂公司、互動媒體公司和軟件開發公司……
成立Founders Space以來,他致力於全球資源連接與整合,多年來培訓指導了全球數百家初創公司的創始人,其中就有為人熟知的圖片分享平台Instagram。他在舊金山和這些創始人一起工作,幫助他們理解創新的基本方法、模式和硅谷的理念,並實際運用這些方法和理念來推出具有革命性的產品和服務。來自亞洲、歐洲和美洲等的50多家全球合作夥伴都在廣泛採用他的團隊開發的創業培訓課程。他也常在硅谷及世界各地的科技及商業大會上發表演講,活躍於全球科技和創業社群中。身為創業導師,他也經常出現在《紐約時報》、TechCrunch、《福布斯》、《快公司》等歐美主流媒體上。
原文摘錄
能夠抓住浪潮的又會是怎樣一批人呢?他們往往在工作之外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上,他們也正是用這樣的方式來發現即將重塑我們社會的重大趨勢。有時候我和一個創業者團隊進行交流,我會為他們感到擔心,因為他們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讓新思想能夠為人們所接受的關鍵是,要把它們打扮得對現有的秩序沒有任何威脅,並且還要對所有的利益相關方面強調新思想能夠為他們帶來好處。
書評
最近朋友圈流傳了一篇比較火的文章,裡面的觀點認為:「我們的文化習慣,是創新和創業最大的阻礙」,作者的理由是:中國社會側重於人際導向和實用主義,如此導致了人們更在意社會評價而非市場價值,使行為模式趨於保守,更願意走捷徑而非做實驗,於是,大家都更喜歡去炒作噱頭,而非參與實體經濟,更喜歡房地產和資本,排斥製造業和服務業。
這篇文章得到了我身邊很多人的認同支持,並且還有很多類似的文章也在互聯網中流傳着,例如:「監管是創新大敵」、「解決問題是創新的關鍵」、「剽竊泛濫導致創新無力」……等等。
那麼,問題真的是這樣麼?
或者,我們不妨離開國內和當下的視角,瞄向幾十年來始終位於創新之巔的,看看其中的一位久經沙場的硅穀人的看法。
史蒂夫·霍夫曼
有着硅谷第一孵化器美譽(Founders Space)的創始人史蒂夫·霍夫曼,將他10年來與創新團隊一起工作的經驗凝結成書,蘊含知識(方法)與智慧(方法論),呈現給我們。大到跨國全球公司,小到車庫初創企業,並穿透了不同的組織、文化和地域環境,為的是告訴我們讀者有關創新的真相。相信讀者看完本書之後,以後再看到如等「信念」的時候,就能夠報之以「很傾城地微微一笑」了。
作者在書中一開始就指出,創新也好,創業也好,都是「艱難」的,但讀罷此書我們才能理解,作者所指的「艱難」,既不是企業之外的「政策支持太少」或「產權保護不夠」,也不是企業內部的」原創動力缺乏「和」技術實力羸弱「,而是對創新本身的認識存在着誤區,即過於崇拜一些實際上是謬誤的觀點。
為了能更好地說服我們摒除關於創新的執念,史蒂夫·霍夫曼並沒有對創新進行一個定義,而是通過告訴我們很多具體的事例來,帶着我們走出關於創新和創業的「迷宮」,澄清社會上對創新所存在的各種誤解,從而烘托出創新的真正含義。
一、趨勢是1,其他都是0
其實,對創新而言,時機是一切的一切,其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創造力、團隊、客戶、產品、資本或技術。事實上,是趨勢在決定着人們如何去思考、行動以及做生意;逆浪潮而行,根本不會有成功的可能性。市面上關於「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被發現」的看法不能說錯誤,但容易讓創業者過於專注低頭拉車,而忘了抬頭看路。
在這裡,千萬不要低估了看懂趨勢的難度,這可不是訂閱幾個公眾號,關注一些行業大佬就可以搞定的,更諷刺的是,越是工作狂,在這上面越容易栽跟頭。將各種零碎的信息組合在一起,並判斷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能力,是無法通過僅僅關注當下和努力就可以獲得的。
這是因為,為了發現趨勢,必須要(1)關注那些能讓你產生強烈興趣,但除了獲得你自身的體驗以外,無法放下就獲取利益的事情。此外,還要(2)避免只讀一類書籍,因為從各種不同的來源去發現和學習新的事物可以逼迫我們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同時,又得(3)超越在自己的文化中的行為習慣,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起新的聯繫,看到在其他的情形下會被我們所忽視的東西,有機會以全新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生活……
總之,太多的人忘記了更新自己的頭腦是多麼重要,持續不斷的工作只會讓創造力死亡。 只有開放你的頭腦,你才能體驗生活,並真正看清在這個世界和社會中實際正在發生些什麼。如果把所有其他的事物都排除在頭腦之外,那麼你不但會錯過正在到來的浪潮,而且還會錯失生活本身。
那麼,沒趕上趨勢怎麼辦呢?
很簡單,等下一波唄!
無需太過於關注某波特定的浪潮或趨勢(技術、社會、政治或經濟),因為如果錯失了這一波,總會有另一波緊隨而來。關注下一波浪潮遠好於去追趕已經過去的浪潮,創新始終屬於未來。
不管是否寒冬,總有浪潮在往這裡來。浪潮或趨勢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們能徹底重塑商業的競爭形態,軋碎前進道路上的所有陳規,從而帶來全新的機會。
二、發明 ≠ 創新
史蒂夫·霍夫曼敏銳地發現:創新者和發明者是兩種不同的人。發明者把新科學和新技術帶入這個世界,而創新者利用這些開啟全新的商業機會。在創新者眼裡,科技的發明不過只是個"撬鎖工具",客戶需求才是"藏寶箱"。能夠「竊取」發明者所有聲譽的同時,把各種要素聚集在一起,構想出該如何把產品推向市場的策略,才是創新者真正該做的事情。
這正如彼得·德魯克的經典名言,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顧客」。創新不是做銷售,而是當偵探:搜集證據、與客戶面談,並把隱藏起來的真相拼接在一起。頓悟和來自神靈的賜福很少會導致創新的出現,真正有用的是發展你的觀察和學習技巧,這包括如何傾聽、提出正確的問題,找出如何才能拿到所需數據的方法並正確地分析這些數據。
相反,走在研發上花費巨資卻不知道最終結果會怎樣的道路是極其危險的。創業者應該先去(1)觀察這個世界,找出存在的問題,然後(2)對現有技術做出調整以適應你自己的目標,最後(3)通過測試市場未來發現是否存在着相應的需求,並探索可能的市場機會。
而在設計滿足客戶需求產品的過程中,技術是誰的並不重要,甚至怎麼獲取的技術也不重要。伏爾泰有雲「獨創性只不過是明智的模仿」,畢加索也說「巧匠摹形,大師竊意」。偉大的創業者不僅僅模仿,還能把模仿下來的東西轉換成自己的東西。 模仿或抄襲實在是不可行了,才需要發明或創新。需要是發明之母,只要複製不再有效,原創之路自然開啟。
因此,對創新者而言,必須先要清楚地理解真正的問題,而不是直接去生產解決方案;千萬不要對沒人在乎的問題嘗試進行解答、研究和探索,不要為根本不存在的客戶製造產品。要從小處着手,維持簡潔,從核心向外延伸,而不是相反。從一開始就將業務維持在一個小範圍內,而且只有在真正明白了客戶需要什麼的時候才開始擴張。
三、團隊/客戶,權力的遊戲
從長期來講,「科技改變未來」是真理,但身處任何一個時段中,團隊建設與客戶支持,永遠是創業者的頭等大事,而這兩件事,都是政治。
從團隊角度,一方面,為了組織的整體活力,不但每個人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成員還應該具有不同的視野、想法和背景:機會主義者、領域專家、溝通者、講故事的人、推進者、組織者和外來顧問。另一方面,為了創新的目標,又需要團隊成員擰成一股繩,要讓成功被視為集體努力的成果。
在這樣的「統合-多元」的張力下,不但需要接受失敗,包括包容愚蠢的觀點、低級的錯誤、獨立的思想以及無謂的花銷,還要對影響團結的行為進行第一時間處理。而獲取巨大成果的壓力又會葬送培育創意的能力,預測未來從根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能做的只有謹慎、爭辯和探討。
而從客戶角度,完完全全站在客戶的立場進行思考,是創新的精髓,個人體驗重於功能設計,於是問題再小也無法被忽視,尤其是當這個問題影響到客戶對於產品的整體感受時,就應該馬上對此加以改進。而且,每一個突然冒出來的煩惱都是創新肥沃的土壤。
用戶的建議是創新的靈感來源,客戶越沮喪、越是不可錯過的機會 ,理解客戶需求、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要比商業模式重要的多。為此,創新者及其團隊成員不得不儘可能早、儘可能頻繁地與你的客戶接觸,在他們身上嘗試一些東西然後回來重新加工,接着再次走出去嘗試其他的東西。而如果團隊成員花了足夠多的時間來進行「現場」溝通,那麼有些創意可能自己就會冒出來——讀一本書、參加會議或組織調研是無法帶來這類知識的。
總之,對團隊和客戶來說,新產品的本質是新思想,而讓新思想能夠成為人們所接受的關鍵,是要把它們打扮得對現有的秩序沒有任何威脅,而且還要對所有的利益相關方強調新思想能夠為他們帶來好處。僅僅有一個偉大的創意還不夠,還必須讓人們能夠接受它,並為它爭取相關的支持。
四、不是馬拉松,而是挖金子
技術從來就不是中立的,而是朝着商業希望的方向在發展。本書所揭穿的創新神話,遠不止上述這些。
比如關於創意與創新的關係,作者認為「好的創意遍地都是,真正的困難在於如何把它們轉變成為一項行得通的業務」,「最好的想法是逐漸演化出來的,而且只有經過了不斷重複的測試和實驗,才會真正相信這一想法是正確的 」。
而除了破除迷執,作者還善意地提醒了很多公司運營的技巧,比如加班文化與帕金森定律的相關性,再如智商高而導致的悲觀情緒與消極態度對創新的負面作用。
書中偶爾還會穿插一些作者認為很重要的細節指引,比如在收集客戶反饋時,如何做到既取悅顧客,同時又能隱藏無意識偏見,以防止干擾觀察過程。
作者眼中,創新並非可選項,而且是遍地開花:不會僅僅發生在企業中的某個地方,而是產生於整個生態系統中。除了客戶,還要把創新團隊送到戰略夥伴、渠道夥伴、銷售商、供應商、政府機構、製造商和分銷商等外部機構;也包括市場、車間、後勤、研發、銷售、採購、財務等內部部門。
在當今,多樣性、思想自由以及非理性樂觀主義,推動着絕大多數的創新。藝術和科學的界限持續不斷地被模糊化。過去的價值無法再代表未來的地位,「沒錢」的人有更多的可能性讓自己「值錢」起來。每個人都擁有更多的機會去獲取影響力,而擁有權威的人不再能自動地獲得尊重(必須贏得尊重)。
也許,在這個「人們面前有着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的時代下,我們可以去做的,是走在前列,嘗試新鮮,擁抱改變,並在全世界範圍內促進道德的進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