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让吃亏与吃苦成为习惯(韩静)

让吃亏与吃苦成为习惯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让吃亏与吃苦成为习惯》中国当代作家韩静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让吃亏与吃苦成为习惯

吃亏与吃苦,就个体而言,即对人与物的境界、态度,亦或个人的修养等。常言道:吃亏是福,吃苦是贵。事实证明:人生很多时候便是在吃亏与吃苦中逐渐成长。有句歌词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吃亏是一种个人修养,是我们的心态。凡事不较真,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不争长短,不论高低,注重内在提升,思想宏大,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 吃亏是一种品质,修的是我们的素养。生活中我们吃亏了,会触动身边亲友的正义之举,也可能会感化对立面。别人触犯了我们,但尽量不轻易发火,保持理性,从容提高自己的忍耐力。

学会吃亏,修的是我们的精神境界。吃亏是福,做一个有福气的人。俞敏洪在北大上学的四年中,每天为室友打扫卫生,打水,久之大家习惯了,偶尔忘了次,就有同学问他怎么还没去打水?此项服务在大学里坚持了四年,背后有人称他“找亏吃的傻小子”。后来他成立新东方,需大量的优秀合作者。他到美国寻找那些大学同学,同学们果然回来了,他们说:“我们回来是冲你过去为我们扫了四年地,打了四年水。因为一个愿为同学打水扫地的人,你如果有肉吃,绝不会让我们喝不上汤。跟你做事,我们放心。”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加入,才奠定了新东方发展的基础,也才不断地做大,做强,在美国上市,拥有今天200亿的身价,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吃苦是一种历练。当顺利时,心气高,注重面子,把自己看的挺高。当处低谷时,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吃苦又能练就我们的志气,明白现在吃苦,是为了更好的将来。吃苦还练就了人的骨气,苦难是人生的“炼丹炉”。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袁隆平说:“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首要的条件就是要下田干活,怕吃苦,我就不接收。”袁认为,成功第一条件是能吃苦。曹雪芹为我国文学树起丰碑的背后,谁知他的艰辛与窘迫?窗外大雨密集,屋内小珠滴落,伏身书桌,灯光几度熄灭。深夜中,他衣带渐宽,人渐消瘦,几度为米饭扰乱思绪,但他无畏贫苦,仍坚持劳作,终有所建树。

细数此类例子,足以让我们惊讶!

古有卧薪尝胆、苏武留胡、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孙敬与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孔融让梨,等等。他们因吃得一般人不能吃的苦,名垂青史,留下千古佳话。正是古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告诉人们,只有先吃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不经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杨澜说过一句经典话:“只有具备三更灯火,五更鸡鸣,吃苦耐劳的劲头,方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喜悦。”我们必须在苦中奋斗,苦中奉献,这样迟早会苦尽甘来,得到回报。当下,有些人的眼睛只盯着好处,与同事比工资、比岗位,比津贴、比享受等等。有的感到吃亏了,把简单生活搞得,比职务、比荣誉等,挺复杂,把平静的心态搞得很浮躁。还有的人,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做,喜欢注意别人的言行,无形中制造了复杂及矛盾。其实,吃亏是一种境界,一种品格。英国诗人兰德诗云:'’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是的,只有不攀比,才能安静的工作,生活,追求人生的目标,从而取得一定的成就。古人云,家财万贯,不过一日三餐,大厦千顷,睡不超过五尺。来时双拳紧握,去时双手空空。

是的,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精神。《党章》中明确,每个党员能否吃亏,是考量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我们要敢于吃亏与吃苦,在吃亏中提升人生的品德,在吃苦中磨练自己的耐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只要我们把吃亏与吃苦作为人生的“磨刀石”,广大党员带头,群众跟着,以砥砺立志,苦有作为,就会从不知到知之,从愚钝到睿智,铸就自身的品质与格局。学会吃亏,既能纯洁党风,又能知吃苦的意义,只有熬得往低谷,人生才终有春天的到来。

所以,做人要吃得亏,做事要吃得苦,成功就藏在吃亏与吃苦之中。因此,笔者呼吁:让吃亏与吃苦成为一种习惯吧![1]

作者简介

韩静,女,笔名吉祥鸟,党员,本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