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
成語出處
《左傳·隱公三年》: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楊伯峻註:「人言為信,中同衷。」
成語用法
示例 1.旋復下一通令,洋洋灑灑,約一二千言,小子因他言不由衷,不願詳錄。★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八回
2.只有後者才最能鼓動夢的工作,前者僅限於光天化日之下作出誇張的自我表現,發一些言不由衷的議論罷了。
3.但是在會見之前,因為被不信任的搜身,引發了他的不愉快,因此在見面的時候,竟說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話。
4.自由表達,學以致用作文目的不明,為高分數、考重點而作文,學生往往是奉命而作,言不由衷,說假話、空話、套話便不足為奇了。
5.見別人朝歪道上走,不及時指出來,甚至言不由衷地送幾句奉承話,何異於落井下石?
6.前國民黨政府地政部長吳尚鷹在舊金山《世界日報》"每日專欄",中說白電言不由衷,實非得已。
成語辨析
解釋
由:從;衷:內心。話不是打心眼裡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
成語故事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的弟弟姬友被封於鄭(今陝西華縣東),也就是鄭桓公。他在鄭地很受百姓愛戴。周幽王即位後,任他為司徒。
周幽王荒淫殘暴,鄭桓公預計西周王朝將要垮台,便聽了太史伯的話,把部族、財產及其家屬等遷移到東貌和鄶之間的地帶。
不久,周幽王被申侯聯合西部的犬戎族殺死,桓公也在這次動亂中被殺。後來,他的兒子鄭武公攻滅了東虢和鄶,建立了鄭國,國都在新鄭(今河南省境內)。鄭國在春秋初年是一個新興的強國。後來逐漸衰弱,公元前375年被韓國所滅。
公元前761年,鄭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兒為夫人,叫做武姜。生了太子寤生和叔段。鄭武公死後,寤生繼位,他就是鄭莊公。鄭武公和鄭莊公父子倆先後都擔任過東周周平王朝廷的卿土,很有權勢。
當鄭莊公任卿土的時候,周平王同時又信任另一個貴族虢公,讓他分掌一部分權力。鄭莊公對此十分不滿,怨恨周平王。
這時周室衰微,鄭國又正處於鼎盛時期,周平王不敢得罪鄭莊公,便對他說:「沒有這回事!」想以此平息鄭莊公的怨恨。但空口說白話不行,所以周、鄭互相交換人質。周平王的兒子狐到鄭國當人質;鄭莊公的太子忽在周朝作人質。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後,因為太子換父早就死了,所以平王的孫子姬林繼位,就是周桓王。周桓王準備把大權交給虢公。鄭國人一氣之下,便肆意挑釁,藉故向周人發泄怨恨。
這年夏天,鄭國的祭足(鄭國大夫,即祭仲)帶兵把周朝京都地區內溫地(約在今河南省溫縣)的麥子搶割一空。
秋天,鄭國人又收割了成周一帶的穀子。周朝和鄭國從此結下了仇怨。《左傳·隱公三年》在記載了這件事情以後,評論道:「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維能問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言語不發自內心,即使互相派了人質也是沒有用處的。雙方如能設身處地、相互諒解,然後做事,又用禮儀來加以約束的話,就是沒有人質,又有誰能破壞得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信不由中」的「信」,這裡指人的言語;「中」同衷,衷,是「內心」的意思。成語「言不由衷」就由此而來。 [1]
參考資料
- ↑ 言不由衷的故事、言不由衷的典故,漢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