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覺海文集:心不執求

覺海文集:心不執求
圖片來自一點資訊

覺海文集:心不執求,禪師正準備啟行的時候,護法的母女匆忙趕來,手裡拿着一把引磬,滿腹狐疑的問禪師說:「這是禪師遺失的東西嗎?很奇怪,昨晚家中的母馬生了死胎,馬夫用刀剖開,卻發現這把引磬。知道是禪師的物品,所以專程送來,只是不明白,為什麼這把引磬會從馬腹中生出來呢?」

目錄

原文

過去有一位無果禪師住在山林之中,一心參禪。二十餘年來,都是由一對母女護持供養。由於這位禪師長久以來,一直未能明心見性,深怕信施難消,所以就打算要離開去尋師訪道,希望能明白生死大事。

這對護法的母女知道以後,就要求禪師多留幾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給禪師。母女二人回家後,馬上着手裁剪縫製,並且每縫一針就念一句彌陀聖號,非常虔誠和恭敬。衲衣完成後,再包了四錠馬蹄銀,送給禪師做為路費。

禪師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準備第二天出發下山,當天晚上仍坐禪養息。到了半夜,忽然見到一位青衣童子,手持幡旗,帶領數人鼓吹而來,而且扛一朵很大的蓮花,到了禪師面前。

童子說:「請禪師上蓮華台。」

禪師心中暗想:「我是禪門中人,所修的是禪定功夫,未修淨土法門,不應貪着此境,就算是修淨土法門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怕是魔境。」

無果禪師就不理會他,童子又再三殷勤勸請,說不要錯過吉時良辰,禪師就隨手拿了一把引磬放在蓮台上。不久,童子和那些人,便鼓吹離開。

第二天早晨,禪師正準備啟行的時候,護法的母女匆忙趕來,手裡拿着一把引磬,滿腹狐疑的問禪師說:「這是禪師遺失的東西嗎?很奇怪,昨晚家中的母馬生了死胎,馬夫用刀剖開,卻發現這把引磬。知道是禪師的物品,所以專程送來,只是不明白,為什麼這把引磬會從馬腹中生出來呢?」

無果禪師聽了之後,不禁流了一身的冷汗。乃作偈說:「一襲衲衣一張皮,四錠元寶四個蹄,若非老僧定力深,幾與汝家作馬兒。」意思是說,接受一件衲衣和四錠元寶,差一點就墮入馬腹,變成披皮帶蹄,幸好我老僧的定力深厚,否則就成為你家的馬兒了。

禪師說完,就將衣銀還於母女二人,一別而去。

無果禪師因為不貪着勝境妙果,所以才有辦法免去落入馬腹的業報。佛教的因果業緣,實在是難以思議的真理。換作一般人,心有所住,就不免貪求顛倒,結果必然是輪迴難免。

若心住渴愛中,貪婪無厭,就如生於餓鬼道,常因所欲不可得而痛苦;如果心住瞋怨中,當下就會身受修羅的諍斗苦;假使不明事理,痴迷無知,就宛似陷入畜生的茫茫業識中。眾生時常在一個念頭上,或對於任何外境產生執着,堅固不放,不但看不清,又放不下。所以,就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擾,心有所住。比如貪男女色的,心就注意男女色;貪名聲的,心就注意名聲;貪錢財的,心就注意錢財;貪山珍海味的,心就注意山珍海味。這種人若是沒有女色男色就活不下去,沒名沒財就渾身不對勁,沒有美好的食物就不能過日子,心中總是牽掛這些東西,這主要是不了解世間一切境相本是因緣和合,隨緣而生,也隨緣而滅,本無實體可得。

想想看,世界上有哪一件是能夠永遠把握的?既然因緣所生的一切,我們不可能真實的擁有,也不可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快樂,所以真正的快樂就是無執無求。心不執求,心無掛礙,才是真正的自由。

面對無常的情感,你是不是能夠隨緣不苦惱呢?面對人我的是非,你是不是能夠心平氣和呢?面對名利當前,能夠超越安然嗎?面對生死一刻,能夠正念分明嗎?檢查自己的心吧!只要能夠降伏自己的妄心,自然就不被世間的聲色境界所迷惑,那麼我們就能夠安住於生活種種的動亂之中了。[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