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行漫記(余秉湖)

西行漫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西行漫記》中國當代作家余秉湖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西行漫記

初冬時節,應朋友之邀,向西而行,去甘肅天水遊玩。

11月17日上午10點42分,在武漢站登上G864次高鐵列車,開啟了此次向西而行。

列車以時速303千米快速行駛在中原大地上。列車顯示牌上顯示:車內溫度24攝氏度,車外溫度12攝氏度。車內暖洋洋,車外卻初現冬日之寒氣。

坐在車窗下,朓望窗外廣闊的田野,大地似乎悄悄改變了顏色。它們在時間的舞台上,頃刻間褪去了盛夏青綠色的繁榮,轉而展示出一片枯草搖曳着的黃金色。它們曾經是大自然的風景,是綠意盎然的存在,而今,它們化為一片片乾枯的葉片,飄落在大地上,融入哺育過它的泥土,等待着來年春雨的滋潤而新生。枯葉飛舞的每一刻,都像是在輕輕告訴我們,生命是脆弱的,是短暫的。在這片凋零的景象中,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無常與脆弱,看到了人世間的離合與悲歡。

高速列車在奔馳了七個多小時後,於下午五點半抵達天水市。

天水市,古稱秦州、上邽,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

相傳,秦末漢初,長期征戰加上乾旱致當地民不聊生。一天夜裡,忽然狂風呼嘯,雷電交加,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人們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給湖旁新設的這個郡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天水市,有約8000年的文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和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而享譽中華民族

五大文化,是天水市得天獨厚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伏羲文化。五千多年前出現的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與文明的源頭。相傳,伏羲皇發明網罟,教民漁獵,創八卦,別姓氏,倡導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龍文化等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大地灣文化。華夏先民在黃河流域創造的古老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來源之一,中國新石器時代發現的最早的遺址。位於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千米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是黃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續時間最長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文化,存在於約距今4800至60000年。

石窟文化。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據文獻記載,石窟始建於後秦(384年―417年),大興於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時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後又有所發展。西魏文帝元寶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後,在這裡開鑿麥積崖為龕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間(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亡父建造七佛閣。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在麥積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後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的開鑿擴建,成為中國著名石窟群之一。

先秦文化。天水是秦國的發祥地,秦人先祖贏非子在此牧馬有功,於公元前890年被周孝王封邑於秦亭,即今天水一帶,經二百多年的發展壯大,於公元前762年東遷陝西關中一帶,開始了統一六國的步伐。秦人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於公元前688年在天水市的清水、甘谷兩地建立了邽縣和冀縣,這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縣。秦國早期文化遺存主要集中在天水一帶。

三國文化。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割據稱雄,因天水市戰略地位的重要,一些帝王將相,軍事首領在這裡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維等故事,都發生在天水。街亭位於天水市秦州區東北100千米處的秦安縣隴城鎮,出土有「亂骨堆」、「大營」、「常營」、「萬人墳」等戰爭遺存,並有弩機、馬刺等遺物。境內有街亭、天水關、木門道、諸葛軍壘等三國古戰場遺址多處。

19日下午,在朋友公司張女士的陪同下,我們驅車前往天水市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不到一小時車程,我們便抵達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麥積村,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分水嶺穿過景區。

景區導遊介紹說,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面積215平方千米,擁有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五個子景區,180多個景點。

麥積山能榮獲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得益於核心景點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秦嶺西端北側,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農家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與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據導遊介紹,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餘個王朝、1600餘年的開鑿和修繕,現存窟龕221個,各類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畫979.54平方米。麥積山石窟保存的造像以泥塑為主,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實物資料,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為後世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有「東方雕塑陳

眺望懸崖上一個個洞窟,一尊尊佛像,不得不為中華民族先人們 伏羲廟,是所有來到天水人的打卡地。

伏羲是華夏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一。他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風姓,又名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史記中稱伏犧,在後世與太昊、青帝等諸神合併,在後世被朝廷官方稱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東方上帝)一說。據史書記載,其燧人氏之子,生於成紀,定都在陳地。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

伏羲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二是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三是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四是始造文字,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五是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六是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鑑。

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近一個世紀以來,隨着考古和對遠古各部族研究的進展,學界對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共同尊奉的先祖。伏羲作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發明創造者,尋求生存與發展的歷史象徵,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1月20日上午,懷着一顆敬仰之心,前往伏羲廟拜謁先祖伏羲。

伏羲廟位於天水市泰州區伏羲路110號,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古建築群之一,始建於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間(1483~1484年),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築群。伏羲廟占地面,13000平方米,由於伏羲是古史傳說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築群呈宮殿式建築模式。導遊介紹說,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具有典型的中國古代宮廷式建築格局,在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有戲樓、「開天明道」牌坊,宮門、前院、儀門、中院、碑廊、朝房、鐘鼓樓、先天殿、太極殿和後花園,形成了傳統的「四進四院」「前朝後寢」的建築格局。整個院落重重相套,高深幽遠,而朝房、碑廊沿中軸對稱分布,規劃統一。主體建築先天殿內現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繪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盤,威儀古樸,儼然一位古代聖者的形象。殿內天花彩繪河圖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圖,在國內古建築中絕無僅有。太極殿又稱寢宮,明嘉靖二年(1523年)創建,其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上高懸由書壇泰斗沙孟海老先生九十高齡時所題寫的「太極殿」巨匾,其書雄渾剛健,氣勢磅礴。太極殿盡間明代木質窗欞透雕團龍、團鳳,雕刻精湛,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國木雕藝術的精品。後花園建於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三年(1524年),當時園內有泮池,池上建過橋,橋北有「見易亭」,毀於民國。2005年,天水市博物館按照歷史格局,在後花園中恢復了見易亭、泮池,為後花園增添了許多光彩。現在廟內有64株古柏,以64卦方位栽植,另有千年槐樹一株,老樹參天,柏影掩映,鳥雀翔集,情趣盎然。

天水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她既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優秀的旅遊城市。在天水市短暫的幾天裡,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她讓我進一步了解了中華大地的神奇,也讓我仰慕了華廈先人們的智慧,可謂不虛此行。 [1]

作者簡介

余秉湖,字太平,1952年出生於大冶市茗山鄉鶴橋村上余楚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