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遗址
西溪遗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市芳庄镇溪东行政村西村自然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2002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溪遗址地处太湖西部,2002年4月、2003年5~7月、2003年9月~2004年1月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现马家浜文化灰坑109个、灰沟3条、婴幼儿墓葬4座、祭祀遗迹1处、房址16座以及大面积多层次的建筑遗存柱洞群,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面积堆积深厚的蚬蚌螺蛳类遗存,还清理了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座、灰坑2个,商周时期灰坑2个,唐宋时期墓葬3座。西溪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早期阶段属马家浜文化早期,绝对年代约为距今七千年至六千四五百年,晚期阶段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并表现出向崧泽文化的过渡性, 绝对年代为距今六千四五百年至五千九百年前后。出土物以陶器为主,骨角器次之,石器较少。
目录
考古
据考古专家介绍,遗址呈现生活区与公共活动区各有分工,譬如倾倒生活垃圾的巨大灰坑、用来研磨谷物的石臼、被猜测用来暂时放养活鱼的深坑、用来防潮的大面积螺蛳贝壳堆积,展现了地势低平、水网稠密地区古代先民生产生活的动人场景。另外,釜和鼎是当时的生活用品。早期的釜是以平底的为主,到中期有3个小足,晚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炊器,3个足很粗大,在使用的时候也比较方便,下面用柴火可以直接加工食品。这次考古把太湖西部距今7000到4000年的历史序列建立得比较完善和丰满,从这一地区的考古材料也能发现,太湖西部的古代居民同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居民发生过广泛和密切的联系。
发掘
通过发掘,证实了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主要遗存形成于距今约7000—6000年,且表现了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证实了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主要遗存形成于距今约7000-6000年,且表现了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文物遗存
西溪遗址中心区域为一高出四周农田2米的长条状高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遗址的南、北、西三侧有河流呈半环状环绕,为西溪遗址的先民在生产、生活、对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自然条件。共发掘清理出了13座建筑遗迹、28座灰坑、150余件石器、陶器、玉器、骨器以及大量石料、陶片标本,并首次发现了类似吊角楼的干栏式建筑、釜和鼎两件器物等[2]。
视频
西溪遗址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无锡的历史文化有多厚,这条微信告诉你! ,搜狐,2018-06-09
- ↑ 扬子晚报:宜兴西溪遗址考古又获重大发现(图),搜狐,200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