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庭教堂天頂畫
《西斯庭教堂天頂畫》外文名:Volta della Cappella Sistina,作者:米開朗基羅,繪畫類型:壁畫,創作時間:1508年-1512,規格:14x38.5米,現收藏地:西斯廷小堂。
基督教[1]於公元2世紀產生於巴勒斯坦,後流傳於歐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基督教美術成為歐洲2-17世紀美術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包括以教堂為主的建築、各種教堂裝飾繪畫(包括祭壇畫、彩色玻璃畫、壁畫)、雕塑,以及聖經和祈禱書上的插圖和裝飾畫等。其發展可以分為:早期基督教美術[2]、中世紀美術、文藝復興及以後3個主要階段。
目錄
簡介
《西斯庭教堂天頂畫》位於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米開朗基羅創作了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繪畫總面積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幾百個。在拱頂上按照它的長矩形(全長40米,寬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個畫面,分別描繪《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與動植物》《創造水和大地》《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樂園》《挪亞祭獻》《洪水》《挪亞醉酒》等九個主題。每一個畫面都蘊含着對人生歡樂與創造力量的肯定。象這樣大規模的壁畫,出自畫家米開朗基羅的一人手筆,它所存在的精神價值在整個藝術史上是不可估量的。
作品溯源
西斯廷教堂本來只是羅馬教皇的一個私用經堂。其教堂內的天頂畫,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的繪畫藝術豐碑,它與同一教堂的另一幅壁畫《最後的審判》並立為米開朗基羅一生最有代表性的兩大巨製。西斯廷教堂因為米開朗基羅創造了《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而名揚天下。這兩幅壁畫工程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最偉大的藝術貢獻。
關於米開朗基羅創作西斯庭教堂壁畫,有着一段辛酸的歷史過程。1503年,教皇朱理二世取得聖彼得王位後,便想把整個意大利歸在他的教權統治下。他要改建梵蒂岡,興修聖彼得大教堂,裝飾豪華的羅馬宮廷,便請來了建築家布拉曼特。5年後,教皇為紀念其叔父西克斯特四世,請布拉曼特重建西斯庭小教堂,爾後又把米開朗基羅召來羅馬,讓他停下正在進行的陵墓雕塑工程,要他塗掉教堂內的舊壁畫,為其重繪天頂上的壁畫。米開朗基羅沒有辦法只好接受(據瓦薩里說,布拉曼特與米開朗基羅存有芥蒂,因妒嫉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任務,布拉曼特乃說服教皇,使其就範,迫使他放棄雕塑)。米開朗基羅建議讓布拉曼特幫助製作繪畫腳手架。布拉曼特設計了一個懸掛式吊架,在屋頂上鑿了好些窟窿。米開朗基羅氣憤地問他畫到有窟窿處如何辦,後者無言答對。米開朗基羅就稟告教皇,撤掉他的吊架,並羞辱了這位建築家,要求另請幫手。天頂全部畫稿完成後,他決定讓助手來完成一部分繪製任務。但這些助手一開始就令米開朗基羅不滿,於是再度抹掉已畫上的部分,由他獨自一人來完成全部天頂畫。
在這間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畫家要完成全部壁畫加上裝飾,時間長達4年5個月(自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底),除了配製顏料的助手外,沒有第二個人上去幫助他,其繪畫工程之浩大和艱巨性甚難想象。當他走下腳手架時,眼睛已經毀壞。事後,他連讀信也要把信紙放到頭頂上去。那時,米開朗基羅不過37歲,可是那長期高仰脖子的艱苦作業,使他的臉容變得憔悴不堪,已儼然一個多病的老人了。到1512年10月31日那幅全長40米寬14米的巨畫終於完成,整幅畫面覆蓋着天花板上。
參考文獻
- ↑ 揭秘基督教分支: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千年恩怨,趣歷史,2018-11-23
- ↑ 早期基督教美術.doc,豆丁網,201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