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Xiqianfodong Caves)位在敦煌市西南35公里处的党河河岸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1]

西千佛洞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因而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2]

目录

现在状况

现存石窟16个,其中1-3窟为唐窟,4-8窟为魏窟,16窟为晚唐窟,其中9个有开放参观。成为游人在敦煌至阳关旅游线上重要的参观内容。[3]

这9个洞窟保存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画也剥蚀不清,时代难以确认。一般认为洞窟属北魏至宋代所凿。保存较好的9个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跌坐说法图、佛涅槃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睐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馀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则很少绘佛本生故事。[4]

一千年多年的历史,短短几天的走马观花,只能说了解皮毛,导游讲的很多,但记住的却是少之又少。而所有的洞窟都禁止拍照,我的心思都用在如何能获得照片上面了。好在,西千佛洞给了旅人一颗定心丸,不必琢磨怎么拍照,方厘之间,便可获窟中一切。神奇的二维码如阿拉伯神灯一般!洞窟的门口有二维码,扫出了一方天地,窟中的壁画在掌上就栩栩如生了。这小小的二维码如阿拉伯神灯一般[5]

地理环境

从敦煌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为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6]

西千佛洞的陡崖深壑上有浓荫蔽天,崖下滩地红柳丛生,古木参天,涓涓小溪流过,环境清幽。开窟年代无从稽考。[7] 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阁经)有记佛龛之文日:“右在县东(寿昌县)六十里,香旧图云,汉(阙)佛龛百姓更营造。”推测文中所记佛龛当指此。据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创年代应早于莫高窟,至少应与莫高窟属同时代建造。

初唐时期的《沙州图经》援引一本魏晋之际成书的《耆旧图》称“汉……造一佛龛,百姓渐更修营”,似乎在汉代,这里就已经有人开始修造佛龛。

《佛国记》

魏晋之际,敦煌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西北地方的佛国。

《魏书· 释老志》里这样描述晋末十六国时代的敦煌:“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一行抵达敦煌,在敦煌修养一个月后,西出大漠,开始了他史诗性的西行求法。

法显记述其求法旅程的《佛国记》中,曾经多次提到一种佛教圣迹——石窟。这些石窟是当年佛陀坐禅入定和阿罗汉结集经之处,它们有些是自然的洞穴,但也有人工开凿的石室。

佛陀寂灭后,这些作为圣迹的石窟往往会供奉佛影或是佛像。这种凿山为窟的风习同样也通过中亚传播到敦煌地区。西千佛洞的开凿,或许正是法显所见到的石窟在敦煌的复刻版本。只是它早在法显西行之前,就已经开工。

公元366年,也就是法显从敦煌西行求法的34年前,由一位叫乐僔的法师首先“ 造窟一龛”,接著,又有一位名叫法良的禅师自东来此,“ 于僔师龛侧,更即迎建”。开启了敦煌的佛国时代。

然而,西千佛洞的参观者或许会对这里感到失望,尽管这里的风景比莫高窟更加秀丽,古木苍天,长河蜿蜒,更符合人们心中的佛国净土形象。

西千佛洞第4窟

第4洞窟现存比较完整的应该就是前室北壁门上的这一铺佛说法图(图六),绘制于盛唐时期,佛陀顶有华盖,端身正坐,一旁胁侍的比丘弟子与菩萨们,都是面相饱满、体态丰腴的圣者法相,看了让人生起恭敬之情。

大量的回鹘时期壁画,计有:前室的坐佛、普贤变、药师变,以及窟顶的藻井图案,还有主室左、右侧壁的说法图。他们都是被绘制于十一世纪后期到十二世纪初期的壁画,有著独特的布局法。

这一时期的佛教人物造型有著健壮的体态,脸形长而圆,丰肥的两颊,加上柳眉、细目、高鼻、小嘴,这显然都是回鹘民族外貌的投射。佛陀本无相,但是佛教信仰在深入回鹘民族的同时,佛陀和菩萨们却都以“回鹘身”而示现了,以此来贴近并教化回鹘人,真是随缘设教的巧妙啊!

西千佛洞第7窟

最早的第7窟建造于北魏末期,比莫高窟现存最早开凿北凉时期的275窟要晚出将近80年。这还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与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顶已塌毁,后部有直达窟顶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礼的通道,上方为平棋顶,中心塔柱四面各开一佛龛,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龛内的倚坐像,虽已残毁,却是唯一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透出肢体的轮廓,却又是宽松的式样,阴刻的衣纹,略呈浅阶梯式,流畅自如。

窟内壁画风格与莫高窟同期壁画相同,人物造型健壮、比例适度、著西域式服饰,采用西域式的凹凸晕染手法,表现人物面部与身体的立体感,色彩质朴厚重,多用石青、石绿、在土红底色的映衬下,显得庄重热烈,宗教气氛浓厚。

来访者会发现西千佛洞的崖壁上有许多洞穴,里面积满碎石沙土—— 它们是昔日的洞窟,千年来的风沙侵蚀本就让它们性命危殆,夏季暴雨导致的洪水,则给了它们致命一击。许多洞窟被冲毁,其中很可能就包括文献中记载的那个开凿于汉代的佛龛。

第9窟未画完的飞天

纵使如此,西千佛洞仍然保存了一些莫高窟难以得见的微妙细节。

西千佛洞第9窟西壁顶部画师尚未画完的半成品“飞天”。朱红色的轮廓仍然留在墙壁上,但画师却没有给它添上眉眼衣著和颜色。这片古怪的红线草稿就这样留存千年,同样未完工的,还有一尊塑了一半的佛像,充当骨架结构的木棍和稻草从包裹的泥胎中滋露出来,龇牙咧嘴地望著困惑不已的参观者。

这些半成品固然让人可以了解那些美不胜收的敦煌壁画绘制的初始过程,但对富于想像力的参观者来说,它们倒更像是不情不愿的工匠在罢工示威,对他们的不公待遇表示抗议。

默默无闻的匠人,可以说是敦煌石窟工匠们的群像写照。在石窟的壁画中发现人名并不稀奇,壁画下方那些供养人的旁边总会有块带颜色的长条榜题写上他们的姓名。除非岁月侵蚀磨灭了这些墨迹,不然他们的名字终会留存于世。

第19窟罗汉堂

凿建于五代时期,洞窟的形制相对独特些,呈现纵向圆拱顶的空间。正壁开凿出一座大龛,龛内主尊是倚坐佛,保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时期的彩塑,这尊佛像体态端庄、神情肃穆、肌肤丰满圆润,衣纹表现得繁简适中、色彩素雅,颇有唐代造像之风格,沿东西两壁筑有像台,原塑十六罗汉像,现存十三身,这是敦煌石窟中唯一用塑像的形式表现十六罗汉的题材。

保存得相当完整。他的体态端庄,神情肃穆,肌肤丰润,衣纹表现得繁简适中,整体还流露著唐代造像的风格。倚坐佛两侧本为绘、塑一体的设计,表现著十大弟子、八大菩萨、天龙八部与四大天王等内容,与莫高窟的时代通例相当。沿著左、右两侧壁设有像台,现存十三身泥塑像(也有缺破处),看起来原始应该有十六身罗汉像的,这种立体的泥塑十六罗汉像,恐怕也是敦煌地区现存的孤例。

据史料记载,南朝的张僧繇、唐代卢楞伽王维等人都曾画过十六罗汉像,但直到五代时期,关于十六罗汉的画像和塑像才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此窟十六罗汉像的出现,说明了敦煌佛教艺术与中原地区的佛教艺术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

此窟的壁画均为五代原作,正壁龛内绘了十大弟子、六菩萨、天龙八部、四大天王等内容。东西两壁自顶而下,都绘了罗汉像,在敦煌石窟中,以绘塑结合的手法在一个洞窟中表现如此多罗汉像的并不多见,因而此窟被专家称为罗汉堂

保护级别

1961年,被中国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

特产

敦煌素有瓜洲之称,盛产各种香甜味美的瓜果葡萄.充足的光照造就了高品质的李广杏、紫阳桃、鸣山大枣、阳关葡萄、沙瓤西瓜、白兰瓜、黄河蜜瓜、冬果梨、苹果等。

游客食用后赞叹不已。为了满足游客携带需求,近年来敦煌研制开发了果脯系列产品,人们总愿意带些干果制品馈赠亲朋好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