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网络的图片

襄(拼音:xi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 。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襄的本义可能与衣有关,依 《说文》,意思是解脱衣服耕种田地,一说指铲除表层土壤。由解衣而耕的振奋状态,引申为昂扬向上。

又引申或假借为高、除、助、成等义。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襄

拼音; xiāng

注音字母; ㄒㄧㄤ

平水韵部; 下平声·七阳

部首; 亠(传统归衣部)

总笔画; 2+15

造字法; 形声字(存疑)

结构; 合体字,上中下结构

异体字; 㐮、ࠆ�、ࡣ�、৞�、৞�、৞�

五笔; YKKE

统一码; 基本区 U+8944

仓颉码; YRRV

四角号码; 0073₂

字级; 二级(6286)

源流

"襄"字的构型暂无定论。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襄"是形声字,"襄"字小篆(图1)外部是"衣"字,表义,内部的构件A是"क�(níng)"字(隶定作图B),《说文解字》解释为治理,于此作声旁。"襄"字在金文已经出现,然古文字学者们多认为其形构难解,说法纷歧。后世"土"讹变为工,"又"讹变为爻,更难追溯其原始之形义了。

《说文解字》对"襄"字的解释是"《汉令》:解衣耕谓之襄"。文字学家大多不知"解衣耕谓之襄"为何意。陆宗达先生认为,《汉令》即汉代律令之书。许慎引以解襄字,并不意味着襄字是《汉令》才有的,认为是汉人制造的文字。相反,《汉令》和《汉律令》上的文字是前有所承的,有些字还出于古文经典。襄字就出现于《尚书》、《毛诗》和《左传》等书。大概襄字是古文。许慎认为《汉令》对襄字的解释可以解析襄字的形义,所以采用来作为襄字的说解。

他还说到,"解衣耕"是一种耕种的方法。"衣"指地的表皮,不是衣裳之衣。这与袾(zhū)字训"好佳也",系以衣指女子皮肤是一样的。在天气乾旱时,先铲除耕地表层,把又干又硬的土皮扒开,然后用表层下湿润的土播种撒子,再用表层的土覆盖上去,以待其发芽成,古代管这种播种方法叫"襄"。其作用是保持墒情。《说文》无墒字,《土部》:"壤,柔土也。"柔土与刚土相对。《土部》:"垆,黑刚土也。"又:"㙚,赤刚土也。"刚土不适宜于种植农作物,柔土含湿度宜于耕作,壤即今墒字。《说文·阜部》:"遣,遣商,小块也。"遣商帅遣壤。此用"商"代"壤"字之证。

陆氏没有解形,金文"क�"和"襄"是两个字。襄字义为耕松田地表层长有杂草的板结硬土,当是上壤的壤的先造字。古籍中,襄字的本义己找不到例证。

春秋时发明了牛耕。襄字表示牛拉犁翻松田地,故扩大用为马拉车。如《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耕翻田地长有杂草的表层结土,结土和杂草都被除去,故襄字引申为除掉。如《诗经·墉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襄也。"田地耕翻时形成的土比旁边的坚土高,第一行并在坚土之上,故襄字引申为水上涨和地势高。[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