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树蛙
型态特征
成蛙
体型属中大型,特征吸盘大而明显,两眼至吻端具浅色三角形斑纹,背上呈现不规则并深棕色的花纹,腿部侧边横斑明显。成蛙主食为小型无脊椎动物。
蝌蚪
蝌蚪身体颜色为褐色,尾端部具有大型黑斑或条纹,主食为藻类、落叶
卵
喜爱将卵产于溪流的石头底下。卵颗颗分离黏附于石底。
繁殖期
褐树蛙繁殖期是从5月到8月,主要是以夏天为繁殖期,夏天的白天仍在溪边的树上或石缝休息,黄昏的时候,才会一只一只跳到岸边水流较缓之地方进行繁殖活动。褐树蛙雌蛙体型偏大,产卵期前,雌蛙出现的状况为先伸腿交互踢几下,然后产一小团卵粒,雄蛙因此也会配合雌蛙动作伸长身体,以提高授精率,每次产卵300-400粒,卵小型、一粒粒分离黏在石头底下,通常聚成一堆。蝌蚪为底栖性,通常吸附在石头上,出现于溪边水流较缓的地方。
物种概述
褐树蛙体型可成长5到9公分之间,在树蛙家族种类中属中大型。雄蛙和雌蛙间的体型差异很大,这也是溪流繁殖蛙类特性之一。身体会呈褐色,从两眼到吻端有一块淡黄色的三角形斑,而两眼到体背另有一块倒三角形的黑斑。眼睛大而突出,虹膜有银白色及褐色两色,类似英文"T字",雄蛙有单一外鸣囊,经常小群群聚在于石头上鸣叫,叫声偏向细碎的“啯、啯”,并偶而发出几声粗粗的“嘎”。褐树蛙因为是特有种而且有捕捉压力,所以曾被列为保育类,但在2008年因族群量稳定,降为一般类。
生态习性
栖息于低海拔阔叶林、次生林、混生林或城镇区内的未受污染溪流环境。 分布于全岛中低海拔的山区,平时喜欢栖息在河边的树上或石缝中,此时的颜色较浅,几乎呈现白色。春夏季节,则会趁著黑夜,成百上千只迁移到溪流里繁殖,聚成小群在大石头上鸣叫,雄蛙此时经常变成金黄色。
地理分布
特有种,仅分布于台湾,广泛分布于全省低海拔地区。
声音特征
1.鸣叫时间间隔 8.673±3.058(秒)
2.鸣叫长度 4.6±0.854(秒)
3.主要频率 6690±35.79(Hz)
学名历史
褐树蛙是由英国博物学家G. A. Boulenger 于1909年命名,命名的标本采集自台湾。褐树蛙种名robusta是强壮的意思,表示褐树蛙是一种强壮的树蛙。褐树蛙在1909年命名时,G. A. Boulenger 将其归于树蛙属,所以学名是Rhacophorus robustus,因此读者可能在一些旧的资料看过这个学名。之后S. S. Liem 于1970年将褐树蛙更正为溪树蛙属(Buergeria)的成员,学名修正为Buergeria robu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