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房
裙房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目錄
名詞解釋
裙房,依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14),是指在高層建築主體投影範圍外,與高層建築相連的建築高度不超過24米的附屬建築。
裙房主要用於商業和公共服務,如設置商場、停車場、休息娛樂場所等,不是高層建築所必須的,一般在經濟繁華區,人口密集區設置,裙房區用於商業,價格較貴的高層居住區,高層區用於居住。
標準
裙房是指附屬於主高樓並與之連成一體的低層建築。
裙房的高度一般不超過24m;裙房高度小於10米(含10米)時,按低層間距控制;高度超過10米、小於24米(含24米)時,按多層間距控制;高度超過24m時,按高層間距控制。
國標GB50045-95(2005年版)高層民用建築設計規範規定:與高層建築相連的建築高度超過24m的附屬建築,一律按高層建築對待。
裙房主要用於商業和公共服務,如設置商場、停車場、休息娛樂場所等,不是高層建築所必須的,一般在經濟繁華區,人口密集區設置,裙房區用於商業,價格較高層居住區要貴,高層區用於居住。
意義
高層建築底部的公共用房和附屬用房在平面布局上常常超出標準層的平面範圍,這種擴大的底部空間我們形象地將其稱為裙房。
縱觀一百多年高層建築實踐,隨着都市化的發展與現代建築技術的日趨成熟,高層建築的裙房空間逐步趨向於集諸多功能於一體,並繼續向大型化、組團化、綜合化方向發展,究其原因,歸納如下:
(1)世界範圍內的城市化不斷發展導致了人口、生產、金融、經濟的集中,而這集聚過程往往引起城市人口與土地、環境之間的種種矛盾,這樣,客觀上需要非土地的投入,如良好的交通組織和設施,密集綜合的空間等手段來維持和完善城市的正常運轉。因此,將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社會生活空間組成綜合體建築,更能充分發揮建築空間的協同作用,增進都市機能的整體綜合效應。可以說,裙房綜合仉是都市發展的必然結果。
(2)對於城市居民,綜合體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規模越大,綜台體的內容越多,帶來的便利也越大。而裙房綜合體集購物、休閒、餐飲、康樂等於一體,符合人們的行為心理,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具有較高的情感效益。
(3)對開發商而言,裙房綜合體具有商業聚合效應,優勢互補,市場適應性較好。因此具備高而穩定的經濟效益,投資風險相對減少。
(4)現代建築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材料、新結構的出現,加之設備技術的不斷完善,使裙房中各類功能空間的組合,具有更大創靈活性。
裙房的多功能使多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因此,其空間處理是高屋建築設計中較困難的課題之一。裙房空間既是城市交通與高層建築防部交通的轉換點,又是高層建築融入城市空間的結合點。裙房空間地理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高層建築與城市空間的協調統一。
組合方式
根據裙房與主體建築的關係,並結合基地條件與裙房的功能要求,平面布置中常有以下幾種組合方式。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