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裕德齡(1886~1944),筆名德齡公主。少年時隨父先後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六年,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精通多國語言。17歲時隨父回京,因通曉外文和西方禮儀,和妹妹裕容齡一同被慈禧招入宮中,成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05年因父病重離宮。

裕德齡

後"應親友的要求和催促",用英文寫下了她在宮廷內兩年生活的所見所聞--《清宮二年記》。她的眾多回憶性質的作品,因其親歷親見的特定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下了清宮生活珍貴的史料,為後世的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提供了佐證和參考。1944年在加拿大死於車禍。

目錄

人物生平

裕德齡(1886~1944),筆名德齡公主,旅美作家,滿州漢軍正白旗人,被封郡主,又稱德齡公主或德齡郡主。因曾擔任慈禧的御前女官並用英文寫作了這段經歷而聞名。她的親人有:大哥(名號不詳),二哥 勛齡,四弟馨齡,五妹容齡(山壽郡主)。滿族,1886年出生於武昌,後在荊州、沙市度過了童年及青少年時代。上世紀初,精通八國外語的漂亮、聰慧的德齡公主,走進了充滿神秘、詭異又異常險惡的皇宮,作為御前女官為慈禧太后做翻譯工作。1895年起,先後隨父親裕庚出使日本和法國。1903年春,17歲的德齡隨父回到北京,不久和妹妹容齡一起被慈禧太后詔進宮中充作"御前女官"。

1905年3月,因父病出宮赴滬。同年12月,其父在上海病逝,德齡以"百日孝"為由從此沒再回宮。1907年,德齡和美國駐滬領事館副領事(後改做報館記者)撒迪厄斯·懷特結婚,後隨夫去美國。1911年德齡的第一部英文著作《紫禁城兩年》出版,署名德齡公主,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辜鴻銘欣然為之撰寫英文書評,大為讚賞。1927-1928年間,德齡回國逗留,並親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語清宮戲。同時找到小德張等人,進一步回憶收集清宮資料。此後,德齡先後用英文寫作出版了《清末政局回憶錄》、《御苑蘭馨記》、《瀛台泣血記》、《御香縹緲錄》等反映晚清宮廷及社會政治生活的作品,一時間風靡海內外。德齡的清廷題材英文作品,是20世紀初中西文化交流肇興時期的特定產物,其最大的特色,是作者以親歷親見的特定身份,向西方人士介紹了中國高層統治者現實生活的實情,部分地澄清了帝國主義分子強加給西方讀者的傳聞和謊言,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下了清宮生活珍貴的史料,為後世的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提供了佐證和參考。正基於此,這些作品至今仍擁有廣大的讀者。

文學地位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位以慈禧太后"御前女官"的身份活躍於上海社交界的中年女子,受到了當時傳媒的密切關注。她在人們的簇擁下,身穿宮廷旗袍,腳蹬花盆底兒鞋,攜李時敏、伍愛蓮等聯袂到蘭心大戲院,用英語演出了一場場清宮戲。而她用英文寫作的《清宮二年記》、《清末政局回憶錄》等作品,在西方火了一把之後,又被顧秋心翻譯成中文,在國內發行。這位首次用英文寫作的華人女作家,就是一向視湖北為第二故鄉的正白旗人德齡,當時大家都稱她為"德齡公主"。

《清宮二年記》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詳述了1903年至1904年清廷宮禁內苑的生活實情,其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寫了當時中國的最高女統治者慈禧太后的飲食起居、服飾裝扮、言行舉止和習性品格。書中的許多章節,足以和曾經發生過的重大事件相互印證,因而以其無以辯駁的充分可信性,顯示出了其應有的歷史價值。

主要著作

《清宮二年記》

《清末政局回憶錄》

《御苑蘭馨記》

《瀛台泣血記》

《御香縹緲錄》

《德齡公主回憶錄》

後世紀念

位於天津市鼓樓南街30號的格格府作為本市首家私人投資的博物館,於2009年6月20日對外開放。據了解,全國範圍內的私人博物館有上百家,但對天津而言,格格府是本市首家經文化部門批准的私人博物館。格格府是在天津鼓樓改造時與廣東會館、老城博物館共同保留下來的三大晚清建築,建築面積700餘平方米。格格府是清光緒時期裕德齡格格在津居住的府第,由兩進四合院組成。該博物館總投資3.3億元,分為瓷器、字畫、雜項、珍寶、青銅器、格格起居室六個展區。第一期將展出258件古董,其中國寶級文物17件。

格格府私人博物館由香港籍天津商人臧秀雲女士投資,臧秀雲長期從事競拍、代購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的工作,在首次展出的古董中就有多件是從海外回拍的,其中青銅器館的春秋蟠龍紋圓鼎就是臧秀雲出資1600萬元從海外競拍回來的國寶級文物 。格格府是裕德齡1904年底1905年在津住過的府邸。原因是1904年秋裕德齡偶然聽到慈禧與榮祿的談話,得知太后欲將她許配榮祿之子巴龍,裕德齡滿心的不願意但她深知慈禧的脾氣,於是就求到了光緒皇帝(由於光緒皇帝喜歡鋼琴等西洋樂器和藝術經常向精通西洋文化的裕德齡求教,兩人感情甚好)。於是,光緒就以春節臨近,讓裕德齡去天津替自己為太后辦理一些西洋稀罕年貨以盡孝心為由,把她派到了天津,暫且拖延賜婚日期,裕德齡便住在此處。後來在上海的裕德齡父親裕庚患病,她便直接轉道去了上海,1907年2月裕庚病逝後慈禧曾多次召裕德齡回宮,裕德齡以"守孝"等理由一拖再拖始終沒有回宮,拖垮了這樁不順心的婚事。

裕德齡精通八國外語,與各國使節夫人溝通自如深得夫人們的喜歡,從"夫人路線"上為清政府的外交工作作出了貢獻。另外,她還擅長西洋藝術,彈得一手好鋼琴,芭蕾舞也跳得很有水平,曾拜著名芭蕾舞大師鄧肯為師。裕德齡還深諳送禮的決竅,她的送禮之道是要鮮不一定要貴,因此她把母親從法國帶來的小梳子小鏡子小香水等小禮品經常會打敗大臣們昂貴的金銀珠寶而得到慈禧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