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品德
行为品德 |
行为品德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具它是人的品德作评价依据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道德行为 [1]
外文名 Moral behavior
类型 心理学
分类 社会科学
定义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引和激励下,表现出对他人或对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任何道德品质最终都要以道德行为及效果来确证和表现,也只有见诸道德行为的品德才具有社会价值。
正文
一切具有善恶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个人活动。它受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并具有某种社会倾向;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道德行为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定目的和形成动机、实际的行动、行动后的效果和评价。道德行为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道德的行为(或称为善行)和不道德行为(或称为恶行)。那种似乎属于这两种基本类型之间,并被某些伦理学称作“可容许行为”的,其实只是具有过渡性质的道德行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整体表现其道德品质状况,一个社会的全体或绝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道德行为体现该社会总的道德风尚。道德行为和人的其他社会行为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特定范围或条件下不具道德意义的行为,如求知行为及日常生活行为等,在另外的场合或条件下又会是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而且,人的道德行为多半是同其他社会行为,如经济行为、政治行为、职业行为等,相继发生,相互结合的。
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道德行为的培养与训练。孔子曾说:“力行近乎仁”荀子把道德行为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把“行”看成是完成道德修养任务,成为“圣人”的标志。清代不颜元也说:“德性以用而见其醇驳,口笔之醇者不足恃”。
培养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良好的道德应该是道德动机与行为方式的统一。教师应当在肯定学生道德动机的同时,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行为的方式,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斯拉文娜(JI.C.CTaBHHa1959)的研究表明,对儿童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很有必要。比如让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一套方块玩具,只选择那些愿意接受这项社会委托,即具有做好事的社会动机的学生当被试。研究者交待清楚任务之后就让学生回家制作并要求分期分批地效出成品。这时将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只告诉他们交出的日期;第二组还指导他们如何安排时间和如何组织自己的行为方式。结果在五次共制作100块方块的任务中,第一组只完成了51%,第二组完成了76%。同样的实验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进行时,第一组织完成36%,而第二组织却完成75%。实验结果表明,在要求学生完成有道德意义的作务时,光有动机教育是不够的,而必须进行为为方式的指导,学生的年龄越小,这种行为方式的指导就越是必要的。
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道德行为的训练,教育者还应当让学生通过行为方式的不断练习,养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经常化。尤其重要的是,达到习惯化的道德情境中仍能主动地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人的一生都会享受它的利息。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通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则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