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吻是龍的第幾個兒子
螭吻是龍的第幾個兒子螭吻由鴟尾、鴟吻(音吃吻)演變而來,唐朝以前的鴟尾加上龍頭和龍尾後逐漸演變為明朝以後的螭吻。一般被認為是龍的第九子。平生好吞,殿脊的獸頭之形是其遺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在古代中國宮殿建築中,五脊六獸只有官家才能擁有。[1]
部分民居會有小巧的螭吻。螭吻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中國宮殿建築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泥土燒制而成的小獸,被請到皇宮、廟宇和達官貴族的屋頂上,俯視人間,真有點「平步青雲」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意味。因此,狻猊、囚牛、獬豸、鳳、狎魚們流傳到民間,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別為:走投無路、趕盡殺絕、跟腚幫搗、順風打旗、坐山觀火。
「《山海經》螭吻是龍的第九個兒子。 龍子的第九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他被稱為「螭吻」,是龍和母鯨所生。鳳爪繼承了母鯨對水質的控制,體型碩大無比,平時食量非常驚人,喜歡生吞。古代的人常在船頭上雕刻龍身,希望能保佑自己出海平安。
目錄
歷史起源
螭吻又叫魚龍,魚和龍的結合體,是古代傳說龍生九子之一。九子中,螭吻被認為是來源於印度佛教。相傳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羯魚隨佛教傳入後變化而來。
外貌形態
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龍頭魚身。
神獸寓意
螭吻,其寓意在佛家為護法,有驅凶辟邪的作用。因其性情好望喜吞,人們常把它用作建築物的裝飾,尤以作屋脊鎮火的獸頭為多。從遠古圖騰崇拜的演變來看,魚變成龍是因古代以魚為圖騰的氏族融合到了龍圖騰的民族,作為族徽的圖騰形象也跟着起了變化,變成了龍頭魚身的魚龍。魚龍的形象種類很多,有的龍特徵多一些,有的魚特徵多一些。古代有一說法「鯉魚躍龍門」、「登者化龍」,即淵源於此。後代又把「鯉魚躍龍門」來比喻科考,考中者即魚化成龍,民間藝術多以此為題材。
傳說典故
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虬尾似鷗鳥,能噴浪降雨,可避火災,驅除魑魅。因此脊獸鴟吻起初並不是龍形的。有鳥形的,更多的是魚龍形的。到清朝以後龍形的鴟吻增多,表面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做張口吞脊狀,背上插着一柄寶劍,立於建築物的尾脊上,被稱作「好望者」。據說此物能吞萬物,就叫它負責看護房屋建築橫脊;它喜歡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間被視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