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
蛤蜊,軟體動物,殼卵圓形,淡褐色,邊緣紫色,生活在淺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諸多品種。
其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碘、維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種成分,低熱能、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目前發現最高齡蛤蜊為507歲(不幸的是在研究的時候,科研人員把它弄死了)。此外蛤蜊也被稱為地球五大不死神獸之一。 摺疊編輯本段基本簡介 種類
蛤又叫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諸多品種。其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江蘇民間還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靈"之說。蛤蜊的營養特點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鐵、高鈣、少脂肪。許多貝類也具上述特點。為蛤蜊科動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種蛤蜊的肉。產我國沿海一帶。
摺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貝殼2片,堅厚,略呈四角形。殼長36~48毫米,高34~46毫米,寬度
蛤蜊 蛤蜊 約當高的4/5。左右兩殼相等。殼頂尖,略向前屈,位於貝殼背緣中部稍向前端。殼面中部膨脹,向前、後及近腹緣急劇收縮,致前、後緣多少形成肋狀,小月面和楯面心臟形。殼面生長紋明顯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環紋。貝殼具殼皮,頂部白色或淡紫色,近腹面為黃褐色,腹面邊緣常有一極狹的黑色環帶。貝殼內面灰白色。鉸合部寬大。左殼具1個分叉的主齒;右殼有2個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齒;側齒髮達,均成片狀。外韌帶小,淡黃色,內韌帶極發達,黃褐色。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緣,外套竇不甚深,末端鈍圓。前閉殼肌痕稍小,呈卵圓形,後閉殼磯痕稍大,近四形。外套膜邊緣雙層,內緣有分枝的小觸手。水管為黃白色,末端具觸手。足部發達,側扁,呈斧狀。生活於淺海泥沙灘中,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挖蛤蜊的方法
一把小鏟子。退潮時,仔細看沙灘上會發現一些小洞。注意,小洞的直徑一般不到三毫米。再大的可就是小沙蟹和海蚯蚓的洞了。用鏟子貼着小洞鏟下去,翻過來就是一個蛤蜊。另一個方法很省力,但是效率不高。純屬運氣。趁剛剛長潮的時候,海浪會把沙中的蛤蜊卷上來,只要站在海水沒及膝蓋的地方,海浪過來,一般都能摸到一,兩個。但必須是剛剛漲潮的時候。
摺疊編輯本段營養功效 摺疊營養價值 蛤肉的營養價值豐富,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質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以及碘、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而蛤殼中則含碳酸鈣、磷酸鈣、硅酸鎂、碘、溴鹽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在文蛤中有一種叫蛤素的物質,有抑制腫瘤生長的抗癌效應。
化學成分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10.8克,脂肪1.6克,碳水化物4.6克,灰分3克,鈣37毫克,磷82毫克;鐵14.2毫克,維生素A400國際單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每公斤干蛤含碘2400微克。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壞血酸5毫克。
摺疊藥用價值 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陰潤燥、利尿消腫、軟堅散結作用。《本草經疏》中記載,說:"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咸能入血軟堅,故主婦人血塊及老癖為寒熱也。"除這種傳統用法外,還對蛤蜊組織進行化學提取,提取物稱為蛤素。動物實驗證明,蛤蜊對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緩解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蛤蜊肉燉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經常食用,可治療陰虛所致的口渴、乾咳、心煩、手足心熱等症。常食蛤蜊對甲狀腺腫大、黃疽、小便不暢、腹脹等症也有療效。(《本草經集注》)
功效作用
蛤蜊肉以及貝類軟體動物中,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它們兼有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和加速排泄膽固醇的獨特作用,從而使體內膽固醇下降。它們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膽固醇的藥物谷固醇更強。人們在食用蛤蜊和貝類食物後,常有一種清爽宜人的感覺,這對解除一些煩惱症狀無疑是有益的。
蛤蜊忌與田螺、橙子、芹菜同食。
摺疊 摺疊編輯本段沿海地區特產 蛤蜊是青島、大連、煙臺、威海等沿海城市的獨特海產品,在大連被稱為蜆子蛤蜊在青島被俗稱gá la(此處為輕聲)煙臺稱為蛤(gǎ)。蛤蜊的中文名叫雜色蛤仔,
棲息在潮間帶中、下區以下的泥沙灘海底,以干潮線以下產量最多。其棲息於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過自己身體長度的2倍。每逢陰曆的初一、十五,落大潮後人們多去海灘挖掘這一海味來解饞,大量生產則用挖蛤蜊船在深水處采捕。
青島的花蛤是當地特產之一,每年5-6月份正是最肥鮮的時期。
摺疊編輯本段蛤蜊粉 拉丁名:Mactra quadrangularis Deshayes 異名:蛤粉(《聖惠方》)
相關藥材:蛤蜊
來源:為蛤蜊科動物四角蛤蜊等貝殼的粉末,動物形態詳"蛤蜊"條。
製法:取蛤蜊殼入炭火中燒煅後研成細粉。吳球:"凡用蛤粉,取紫口蛤蜊殼,炭火煅成,以熟栝樓連子同搗,和成團,風乾用,最妙。"
性味:
1、《丹溪心法》:"咸,寒。"
2、《本草撮要》:"性澀。"
歸經:入肺、腎經。
1、《本草求真》:"入腎、肺、肝。"
2、《得配本草》:"入足陽明、少陰。"
摺疊功用主治 清熱,利濕,化痰,軟堅。治痰飲喘咳,水氣浮腫,胃痛嘔逆,白濁,崩中,帶下,癭瘤,燙傷。
1、朱震亨:"治熱痰、濕痰、老痰、頑痰,疝氣,白濁,帶下。同香附末,薑汁調服,主心痛。"
2、《綱目》:"清熱利濕,化痰飲,定喘嗽,止嘔逆,消浮腫,利小便,止遺精白濁,心脾疼痛,化積塊,解結氣,消癭核,散腫毒,治婦人血病。油調塗湯、火傷。"
3、《本草備要》:"與牡蠣同功。"
4、《本經逢原》):"清肺熱,滋腎燥,降痰清火,止咳定喘,消堅癖,散癭瘤。"
5、《本草再新》:"除煩止渴,利大小便。'
摺疊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1~3錢。外用:調敷。
宜忌:
《本草經疏》:"脾胃虛患者宜少用,或加益脾胃藥同用為宜。"
摺疊選方 1、治痰火喘嗽:蛤蜊殼洗淨,放炭火上燒焙,去火毒,為末,磁器收貯,遇痰火症,取一兩,分為三服,少吃晚飯,先用麵糊調,捏丸如黃豆大,少用滾水,將丸藥二、三口吞下,旋丸旋吞,不可放干。(《經驗廣集》蛤蜊散)
2、治氣虛水腫浮脹:大蒜研爛,以蛤粉和,五分兩,可丸即止,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白湯下。(《百一選方》)
3、治小便不通:蛤粉半兩,麻根半兩。搗細羅為散,每於空心,以新汲水調下二錢。(《聖惠方》)
4、治虛熱遺精:黃柏(炒)、知母、蛤粉各一斤。青黛(飛)為衣,粥丸服。(《醫學六要》)
5、治胃氣痛:瓦楞子十個,蛤蜊殼十個。二味火煅,共為細末,薑湯送下。(《梅氏驗方新編》)
6、治心脾疼:真蛤粉一錢(炒),桂(去皮)一錢,乾薑(炮)二錢。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百一選方》)
7、治湯火傷:蛤蜊殼燒研為末,油調塗之。(《養生必用方》)
8、治吹奶:蛤粉三分,槐花三分,麝香一分(細研)。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聖惠方》)
9、治肺癰:蛤蜊,童便煅研,甘桔湯日進三服。(《本經逢原》)
10、治雀目:真正蛤粉,炒黃色為細末,上油蠟就熱和為丸,如皂子,納於豬腰子中,麻纏蒸熱食之,可配米粥。(《儒門事親》)
摺疊名家論述 1、王好古:"蛤粉乃腎經血分之藥,故主濕嗽、腎滑之疾。"
2、《本草衍義補遺》:"蛤粉治痰氣,能降、能消,能軟、能燥。"
3、《綱目》:"蛤喇粉寒制火而咸潤下,故能降焉;寒散熱而咸走血,故能消焉;堅者腝之以咸,取其屬水而性潤也;濕者燥之以滲,取其經火化而利小便也。"
4、《本草經疏》:"蛤粉味咸氣寒無毒。為諸痰之要藥。蓋痰未有不由火氣上炎煎熬津液而成,咸能軟堅潤下,得之則火自降,痰結自消矣。" 摺疊編輯本段高齡蛤蜊 摺疊簡介 被稱作 被稱作 2013年11月13日,世界上最老生物的實際年齡比之前測算的還要大100多歲。但可惜的是,這個507歲"高齡"的軟體動物已經被科學家不小心弄死了。
摺疊發現 這種被叫做"明"的蛤蜊一種深海圓蛤類動物,研究人員2006年從北大西洋的海底將其捕撈出來,然後放置在冷凍櫃裡以待後續研究。然而,當研究者為了分析它而撬開它的殼時,明的生命跡象漸漸消失了。
摺疊年齡計算 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家保羅·巴特勒說:"第一次我們計算有誤,也許那時我們正忙於出版我們的發現結果而有點草率。但我們現在能絕對確認我們得到了正確的數字。"[1]
通過計算這個軟體動物內殼上的生長輪數,研究人員最初估算出驚人的結果,明已經有405歲了!這個結果已經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