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蛞蝓(學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為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動物的統稱。中國南方某些地區稱蜒蚰(不是蚰蜒),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濕潤有黏液,民間流傳在其身上撒鹽使其脫水而死的捕殺方法的確有用。[1]

目錄

生活習性

蛞蝓以成蟲體或幼體在作物根部濕土下越冬。5-7月在田間大量活動為害,入夏氣溫升高,活動減弱,秋季氣候涼爽後,又活動為害。野蛞蝓怕光,強光下2-3小時即死亡,因此均夜間活動,從傍晚開始出動,晚上10-11時達高峰,清晨之前又陸續潛入土中或隱蔽處。耐飢力強,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條件下能不吃不動。陰暗潮濕的環境適合其生活,當氣溫11.5-18.5℃,土壤含水量為20-30%時,對其生長發育最為有利。

蛞蝓取食廣泛,主要吃婆芋麵包樹雀榕血桐蟛蜞菊雙花蟛蜞菊、蔬菜、蘑菇球根、蘑菇等植物、真菌及其果實等。

外形特徵

常見蛞蝓像沒有殼的蝸牛。成蟲伸直時體長30~60毫米,體寬4~6毫米;內殼長4毫米,寬2.3毫米。長梭型,柔軟、光滑而無外殼,體表暗黑色、暗灰色、黃白色或灰紅色。觸角2對,暗黑色,下邊一對較短,約1毫米,稱前觸角,有感覺作用;上邊一對長約4毫米,稱後觸角,端部具眼。口腔內有角質齒舌。體背前端具外套膜,為體長的1/3,邊緣捲起,其內有退化的貝殼(即盾板),上有明顯的同心圓線,即生長線。同心圓線中心在外套膜後端偏右。呼吸孔在體右側前方,其上有細小的色線環繞。崎鈍。粘液無色。在右觸角後方約2毫米處為生殖孔。卵橢圓形,韌而富有彈性,直徑2~2.5毫米。白色透明可見卵核,近孵化時色變深。幼蟲初孵體長2~2.5毫米,淡褐色,體形同成體。

危害特點

蛞蝓取食草萄葉片成孔洞,或副食其果實,影響商品價值,是一種食性複雜和食量較大的有害動物。

遇見時可將食鹽或白砂糖灑在蛞蝓身上,數分鐘之後會因身體大量脫水而導致死亡。

生長繁殖

蛞蝓5-7月產卵,卵期16-17天,從孵化至成貝性成熟約55天。成貝產卵期可長達160天。野蛞蝓雌雄同體,異體受精,亦可同體受精繁殖。卵產於濕度大且隱蔽的土縫中,每隔1-2天產一次,約1-32粒,每處產卵10粒左右,平均產卵量為400餘粒。

粉紅色品種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卡普塔爾山脈發現一種奇特的大型粉紅蛞蝓,體長可達到20厘米,主要以苔蘚為食。直到2013年,生物分類學家才正式該物種歸入紅三角蛞蝓,將它命名為「Triboniophorus graeffi」。

這種蛞蝓平時白天將身體掩埋在發霉樹葉之下,有時夜晚會數百隻爬出來吞食樹上的黴菌和苔蘚。

由於沒有天敵,僅存在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死火山的巨大粉紅蛞蝓,最大可長到20厘米長。然而這種生物卻日益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或因山上的氣溫過高而滅絕。

據報導,這種粉紅色的巨大蛞蝓僅存在於悉尼西北部500公里的卡帕塔山(Mount Kaputar),它們或因賴以生存的潮濕環境被高溫吞噬而面臨滅絕的困境。

這種巨大粉紅蛞蝓在2013年被新州科學委員會列入瀕危生物保護名冊,其起源可追溯到距今1.8億年前的岡瓦那大陸時期。它們白天隱藏在樹葉下,晚上覓食。[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