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虹溪鎮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西南部,東與竹園鎮相鄰,西接五山鄉、北接新哨鎮,南與巡檢鎮接壤。虹溪鎮是遠近聞名的「烤煙之鄉」,被譽為「滇南一絕」的白龍洞也位於此處,歷來就是文人墨客、遊客商人嚮往的遊覽勝地。[1]

中文名稱:虹溪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紅河州彌勒市

電話區號:0873

郵政區碼:652308

地理位置:彌勒市西南部

面 積:156.74平方千米

人 口36258人(2017年)

火車站:彌勒站

車牌代碼:雲G

目錄

鎮情簡介

虹溪鎮位於東經103°09′,北緯24°9′,距彌勒市區40公里,國土面積156.74平方千米,全鎮四周環山,中部平坦,土地肥沃,交通發達,物產豐富,基礎設施條件優越,溝渠交錯縱橫。最高海拔為1974米,最低海拔為102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6.8℃,最高氣溫33.5℃,最低氣溫-0.1℃,年平均降雨量為800-950毫米,是烤煙種植的絕佳區域。全鎮轄虹溪、啥咩、招北、密納、白雲、劉家、文筆、太和、新橋等9個村民委員會,86個自然村,89個村民小組,一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36258人(2017年),居住着漢、回、彝、傣等民族。

人口民族

全鎮轄白雲、密納、文筆、太和、劉家、新橋、啥咩、招北、虹溪等9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84個自然村,89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6258人(2017年)。

農村經濟

2006年末,全鎮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110347.8萬元,比上年增6.4%;實現鄉鎮企業32470萬元,比上年增29.6%;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13.2萬元,比上年增長1.32%;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305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41元。

人文地理

虹溪鎮歷史悠久,是該市歷史文化名鎮。文物古蹟眾多,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代一品典封」牌坊,為富商王熾所建;州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石獅(3隻)、魁星閣、點石庵、文廟天子台、文筆塔、藏書樓等。省級風景名勝區白龍洞位於鎮東北7千米處,全洞長2千餘米,洞內景點「靈芝斜塔」堪稱國寶,白龍洞被譽為「滇南一絕」。

虹溪鎮古稱「十八寨」,地處滇南福地--彌勒城西南部,光緒年間更名為「虹溪」,以「虹溪八景之一」的「虹溪春水」命名。虹溪鎮歷史悠久,古為彝族先民東爨烏蠻所據居,至嘉靖年間漢人大量流入,為漢、彝等民族聚居地。人文、傳說、景觀眾多,是清末巨商、紅頂商人——王熾的故鄉,彌勒第一個地下黨支部在虹溪簡易鄉村師範學校成立,鎮內景致、古蹟保存較完好。大量風物、特產傳承至今,仍有強大生命力,烤煙等傳統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石。

歷史人物以清末富商王熾的影響最為深遠,他秉承誠信務實、連鎖經營等商業理念,在川、滇一帶開設「天順祥」商號,數年間富甲一方。因其急公好義、樂善好施、愛國愛鄉、多有義舉,並積極支持清政府興辦民族工業,累受清政府封賞。光緒帝詔賞「三代一品」封典,並建「三代一品」封典坊(俗稱綠牌坊)於東門街,尚仍完好。

文物古蹟、景致眾多,有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綠牌坊,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獅(3隻)、魁星閣、點石庵、文廟天子台、文筆塔、藏書樓等,眾多文物古蹟的完好保存是虹溪深厚文化底蘊和悠久歷史背景的真實體現;景點、景致以螺峰晚翠、虹溪春水、蘆渚秋月、花山煙雨、北崗樵唱、南畝農耕、雞洞仙蹤、龍池靈應等八處最具特色,俗稱虹溪「八景」,八景錯落分布於境內,吸引了不少遊客莫名而來。

特產

虹溪鎮有獨特的地理條件,優越的氣候環境,鎮黨委、政府歷來重視發展特色經濟,積極培植壯大特色產業。烤煙生產及相關產業產量進一步穩定,質量逐年提高,是全鎮主要的經濟支柱;畜牧業成為繼烤煙之後又一大產業,肉牛、生豬、蛋雞等養殖項目正在日愈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秋後秋玉米種植面積已接近烤煙種植面積,種植規範化程度和品質大幅提升,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蓮藕、香芹、圈圈糖、密餞、手工鹽水面等特色產品已形成穩定的市場,具有規模化發展的良好前景。

文化教育截止2008年10月,虹溪鎮有市屬完全中學1所,鎮中心小學1所,村級完全小學12所,村小校點14個,民辦公助幼兒園1所,私立幼兒園2所。小學在校學生4155人,專任教師220人(含代課教師3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95%,殘疾兒童入學率87.5%,小學年鞏固率99.7%,六年級完學率100%。鎮人民政府及上級人民政府多方籌措資金,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到2007年,全鎮小學占地面積76923.24平方米,校舍面積35116.04平方米。自然試驗室一所達省一類標準,其餘完小達省二類標準;全鎮小學配計算機84台,配備多媒體教室1個,遠程教育電教室設備模式三1套,模式二12套,模式一16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