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癭
蟲癭是中國昆蟲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目錄
名詞解釋
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等生物取食或產卵刺激後,細胞加速分裂和異常分化而長成的畸形瘤狀物或突起,它們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癭瘤的一種,指在植物體上由於昆蟲產卵寄生引起的異常發育部分。多數是由蚜蟲、雙翅目和蜂類等昆蟲在高等植物的地上部形成,有時線蟲在根部也能形成。由於寄生昆蟲的種類不同,在寄主上產生的蟲癭形狀也不同,所以可藉此鑑別寄生昆蟲的種類,這種鑑別一般稱為蟲癭學(cecidology)。據認為這是由於寄生昆蟲所產生的物質和侵入引起的傷害促進了細胞的分裂,招致增生和分化異常的結果。蟲癭組織含有單寧,作為五倍子、沒食子而加以利用。但另一方面,癭蜂(Cynips)等的侵入也能妨礙座花而造成嚴重危害。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的分泌物的刺激,細胞加速分裂而長成的一種畸形構造,呈囊狀、球狀或圓筒狀。如蚜蟲、介殼蟲、象鼻蟲、葉蜂、癭蚊、捲葉蛾等,都可使植物造成蟲癭。我國盛產的五倍子,即由一類蚜蟲(五倍子蚜)所造成,內含鞣酸,可供染料、製革、化工、中藥等用。
採用石蠟切片法研究了桉樹葉柄蟲癭和正常葉柄的解剖結構。結果表明:蟲癭為組織癭,隨着細胞增生和增殖,原有器官發生變化;隨着卵和幼蟲的發育,蟲癭個體逐漸增大;癭室由內到外大致可以分為營養組織層、薄/厚壁組織層、維管束層、皮層、表皮等結構;正常葉柄長2.29 mm,寬0.58 mm,包括以下幾層,即基本組織、維管束層、表皮。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