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魚
虎皮魚[1]學 名 Barbus tetrazona,又 名四間䰾,英文名Tiger Barb,原產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馬來西亞,體 長5~6cm,適宜水溫:24℃,體呈紅棕色,下側漸變為銀白色,身體 兩側各有四道黑色橫帶。黑色背鰭上有一紅 邊,胸鰭和腹鰭均為紅色,而尾鰭的紅色鰭 葉中間為白色。以嗜食其他魚的鰭而聞名。 近年來,又培養出紅色、綠色、白色等品種。
中文學名: 四帶無須魮
拉丁學名:Puntius tetrazona
別 稱: 虎皮魚、四間魚、四間鯽魚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亞 綱:輻鰭亞綱 Actinopterygii
目:鯉形目 Cypriniformes
亞 目:鯉亞目 Cyprinoidei
科:鯉科 Cyprinidae
屬: 無須魮屬 Puntius
種: 四帶無須魮 P. tetrazona
分布區域: 原產地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等內陸水域
物種類型: 觀賞魚類
目錄
虎皮魚概述
虎皮魚在觀賞魚品種中屬於小型觀賞魚的一種,以它小巧的體型和容易飼養的特點而受到一些魚友的喜愛。
虎皮魚又名四間魚,四間鯽魚,身體很像菱形,身體較寬,從頭至尾有四條垂直的黑色條紋,一般是眼睛部位一條,腹部兩條,尾部一條,背鰭較高,尾柄較短,尾鰭呈深叉形。腹鰭可以說是淺黃色或是銀灰色,腹鰭顏色多為紅色,很鮮艷,同時也讓虎皮魚顯得更漂亮。現在虎皮魚已經演變有綠虎皮魚,金虎皮魚,顏色發生了改變,但是體型沒有變。
形態特徵
虎皮魚又名四間魚、品品魚、黑四間魚、紅翩翩魚,鯉科屬,原產東南亞的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和加里曼丹島。
虎皮魚長4-6厘米,體高,側扁略呈卵圓形。虎皮魚體呈淺黃色,背部為金黃色,背鰭、腹鰭、尾鰭和吻部均為鮮紅。魚體上有4條黑色粗帶狀豎紋,第一條豎紋通過眼部,第二條在腮蓋與背鰭之間,第三條起於背鰭末端直達臀鰭起點,第四條在尾鰭基部。這些條紋,看起來似斑斕的虎皮,故得名虎皮魚。由於它的背鰭下部也有一條黑色斜紋,所以有人又稱其為五間魚。
虎皮魚色彩艷麗,線條分明,其體色在22-25攝氏度最艷麗。
生活環境
虎皮魚活潑好動,對水質要求不高,喜歡在水的中層遊動,在22-26℃水溫中生長良好。群養的虎皮魚在水箱中列隊游弋,非常壯觀。虎皮魚性格溫順,可混養,但不可與神仙魚共飼一箱,因它有個怪癖,喜追咬神仙魚的長長的胸棘,使其煩躁不安以致神經衰弱。但在水草多、食物充足而虎皮魚與神仙魚亦都胸小在一箱中養大的情況下,追咬可能避免。虎皮魚攝食量大,不擇食,喜食動物性餌料,如魚蟲、線蟲等。
繁殖方法
雄虎皮魚鰭上的紅色比雌魚的深;繁殖期間,雄魚的鼻部及尾部會出現火一般的紅色,非常醒目。雌虎皮魚魚體比雄魚寬而大,尤其腹部膨大。 虎皮魚屬卵生魚類,6月齡進入性成熟期。虎皮魚繁殖並不困難,要求繁殖用水的pH6.4-7.4,硬度5-7,水溫27攝氏度。向繁殖缸內兌入1/2的蒸餾水可以刺激魚的發情。 繁殖缸內應種一些水草,並鋪一些消過毒的棕絲,以便卵附着。可先將發情的雌魚放入繁殖缸,待其適應新環境後再放入雄魚。因雄魚追逐雌魚很激烈,常常會出現雄魚緊貼雌魚,在水中急游打轉轉的情況。在這過程中完成排卵受精活動。每尾雌魚每次可產卵200-500粒,產完卵要立即將種魚撈出另養,因為它們有吞食卵的習性。虎皮魚一年可繁殖多次。 受精卵經36小時左右孵化出仔魚,這時仔魚頭朝上懸浮在缸壁和水草上,不吃食也不遊動,再經36小時左右,仔魚開始覓食遊動。可先餵「洄水」,一周之後改餵小型魚蟲,進入正常飼養階段。 最適生長水溫24-26℃,要求含氧量高的老水。
虎皮魚飼養環境及餵食
虎皮魚適宜溫度為20-27℃,最佳飼養溫度為24-26℃,喜歡PH6.0-7.0的中性水質,水質硬度4.0-12dGH的水質,喜歡含氧量高的水質,容易飼養,可長至6-7厘米,屬於中層觀賞魚,性情活潑,喜歡互相追趕,不適合和其他條狀的魚類一起混養,像是神仙魚之類的,比較適合多數量群養。
虎皮魚屬於雜食性,喜歡吃活餌,象是魚蟲、水蚯蚓等活餌料,但是也可以接受飼料,對吃食不是很挑剔,很容易餵養,但是比較貪食,餵得多吃的也多,與麗麗魚不一樣,所以餵得時候最好把握好分量,別一次性餵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