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藺相如之罪(嘉澤爾)

​​ 藺相如之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藺相如之罪》中國當代作家嘉澤爾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藺相如之罪

藺相如的故事出自司馬遷史記》。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因為藺相如完璧歸趙,保護了國家利益,封了官,當上了上大夫。有人心裡不服,當趙惠文王的面指出:「秦王是願意用十五座城換和氏壁的。從我們趙國的根本利益出發,用一塊無用之壁,兵不血刃,就可以換十五座城,顯然是最划算的。在秦惠文王時代,曾經用西河之地跟魏國換上郡。所以,而且,秦昭王也安照藺相如的要求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準備接受和氏壁,交割十五座城給趙國。顯然,秦王是有誠意用十五座城換壁的。可是那天,藺相如卻公然在朝堂上報告秦王,壁已經幾天前送回來了。顯然,是我們違了約,虧了理。」

趙惠文王本人也是聰明人,也是一位想有所作為的君主,只是太過顧惜自己的臉面,對於藺相如的匯報,起初信以為真,一時激動,脫口而出,就給封了官,事後越想越不可是一時半會找不出漏洞。一聽大臣們的分析,才發覺自己吃了啞巴虧,有苦無處訴。城沒有換來,還給藺相如免費去秦國旅遊了一趟,花了不少錢不說,僅聽藺相如的一面之詞,連想都沒想,就當眾肯定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工作表現,輕率地給他加官晉爵,簡直是蠢到家了。如果現在反過臉來批評藺相如,撤回對他的任命,自己的臉往哪兒擱?

吃一塹長一智,既然已經因為一時衝動犯了錯誤,那麼就不能在因為糾正前一個錯誤在犯第二個錯誤。用錯誤糾正錯誤是愚蠢的表現。衝動是魔鬼。

正在趙惠文王陷入沉思的時候,宦者令繆賢求見。趙惠文王一聽是,頓時氣不大一處來,大罵繆賢:「你看你給我推薦的好人!」。繆賢趕緊跪下認錯:「請大王恕罪。」接着說,「藺相如雖然無能,畢竟壁完好地帶了回來。再者,也探測到了秦國的虛實。旅費不算全部白花。不如對外大肆讚揚他愛國行為,私下裡給他一些警示。這樣藺相如一定會感恩戴德,忠心報效大王。」

趙惠文王天資聰明,想了一想,全國老百姓都知道了。彎,已經轉不過來了。因此,也就只好自己認栽,暗自提醒自己,下次再也不可輕易給下屬封官許願了,於是對繆賢說:「准!」接着,另外召見藺相如,指示他:「寡人對你的工作很滿意,希望你作好合縱工作,結盟東方各國,建立抗擊秦國的統一戰線。」

藺相如聽出了大王對自己的不滿,也多少聽到背後大臣們的議論,於是賣力奔走東方各國,力求以結盟好,將功補過。可惜,他的外交水平,始終停留在「我給你一塊壁,你給我十五座城」的水平。當人家真心實意用城跟他換壁的時候,他又疑神疑鬼,擔心人家拿走了壁,不肯給城。久而久之,各國都覺得藺相如是拿着那塊著名的石頭說山,趙國派出這樣一位外交官遊說合縱,根本沒有誠意結盟。

秦國也看到了趙國的孤立,於是在公元前282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取了趙國的兩塊地方。第二年,秦國又派兵攻占了趙國的石城;又過了一年,再向趙國進攻,兩國交戰,幸好有老將廉頗率領趙軍奮勇抵抗,以損失了兩萬多人的代價,暫時遏止了秦軍的攻勢。對於秦國的進攻,就有人直接指出,那是因為藺相如的違約,給秦國找到了進攻的藉口,因為藺相如的外交能力,沒能結盟他國,致使遭受入侵時無人援助。

趙惠文王也算是那個時代有為之主。早在繼位初期,哥哥謀反失敗逃往父親所在的沙丘宮躲藏,他當即立斷包圍沙丘宮斷水斷糧,最終困死了父兄,平息了暴亂。充分顯示了無毒不丈夫的英雄本色。他也漸漸察覺藺相如不中用,就想找機會削掉他的爵位,罷黜他的官職,可是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處罰他的藉口,而且趙國戰後重建與備戰的事宜太多,也就將找人替代藺相如工作的事情放下了,只是疏遠他。

藺相如也聰明人,趙王的眉高眼低也是看得出來的。為了保護自己的富貴,惶惶不可終日。正在他寢食不安的時候,秦王再次救了他。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擊楚國,於是施展聯橫手段,派使者到趙國,約趙惠文王在西河外的澠池見面,互修友好。有人跟趙王提議,仿越國勾踐滅吳故事,屈身服軟,臥薪嘗膽,以待時機。趙惠文王,一代明主,大丈夫能伸能屈的道理是懂的,可是一想到如果秦王逼他像勾踐那樣償大便,就感到噁心。於是,再次起用藺相如。

大臣們一看到主公這樣的表現,就都喪了氣。主公真是缺乏識人之能啊。趙國的亡國僅僅是時間問題了。果然,在澠池見面期間,藺相如與盛氣凌人的秦昭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秦王請趙王彈瑟,藺相如逼秦王擊缶。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向秦昭王獻禮。」藺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惠文王獻禮。」面對藺相如的鴨子嘴巴,嘴硬,秦昭王心中原想全力進攻楚國的想法改變了,而且有了新的計劃。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對於藺相如的高升,大臣們的意見更大了,都認為趙惠文王用人不當,應當效仿秦國,招聘選拔商鞅似人才,帶領趙國變法改革發憤圖強,而不是只會做表面文章的藺相如。其中廉頗的意見最大。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卑賤之人,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藺相如表面上處處躲着廉頗,處處讓着廉頗。可是私底下托人傳話給他,又花錢賄賂他的手下替自己說好話,終於打動了一介武夫廉頗。上演了一出著名的贖罪戲,負荊請罪,將相和。看見廉頗也敗在藺相如手裡,周圍的人無不唏噓感嘆:藺相如的手腕真厲害呀。

廉頗一員武將,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帶領趙軍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因此,官拜上卿。雖然戰功赫赫,可惜大字不識一個,雖然很能帶兵打仗,卻嚴重缺乏政治眼光,更不懂韜光養晦的道理,很快就被藺相如的虛情假義迷惑住,落入了藺相如的圈套,負荊請罪,與藺相如結為生死之交。

既然搞定了廉頗,也就搞定了軍方,獲得到了軍方的支持。政治軍事一手抓,藺相如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於是就有人痛罵廉頗丘八,戰國四大名將,軍事巨人,政治侏儒。

有的大臣認為還是給藺相如一次機會,督促他推動他發憤圖強,變法改革,有的則移民他國。抱着給藺相如一次機會的人,左等一年,右等一年,等到花兒都謝了,也沒有等到藺相如變法改革那一天,最後身家性命全都賠進去了。而移民他國的人最終也成了亡國奴。

藺相如在位期間把持朝政,明則保身,效法商鞅變法,一是不想。如果真像商鞅那樣,使趙國強大,自己肯定也會像商鞅那樣,落得個五馬分屍,被車裂的下場。二是無才,出來咋呼一下還可以,要長期年復一年地堅持自己的信念,心中的理想,跟朝中各種頑固勢力作鬥爭,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和精力。搞定一個廉頗就已經費了老勁了。無為,才能無所不為。還是遵守老祖宗的教導為上。於是,他無所作為,致使趙國日復一日原地踏步,錯失崛起的最後機會,無法翻身再造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的輝煌。

果然,澠池會盟後,秦王放棄進攻楚國,轉而進攻與趙國邊境接壤的韓國。打得韓國的國君韓桓惠王讓上黨郡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之後決定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由此引發秦趙長平大戰。趙國戰敗,秦國名將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卒,趙國國勢跌入谷底。最終,被秦國所滅。

《三國演義》開篇的臨江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然而,歷史殘酷在於不能重來,後人不得不感嘆,藺相如庸人誤國。其罪乃是無過錯之罪。

[1]

作者簡介

嘉澤爾,顧斯琪,1995年2月出生,長期堅持寫作,自2013年至2024年所作隨筆散文將超過70萬字。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