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濟民
蔡濟民 |
中文名稱:蔡濟民 別名:香圃、幼襄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19年1月28日 職業:革命黨人 出生地:武漢市黃陂區蔡家榨街道 信仰:三民主義 |
蔡濟民,原名國楨,字幼襄,湖北黃陂縣蔡家榨鎮蔡官田村人。出生於1886年。蔡濟民幼承庭訓,天資敏慧,讀詩書,習經史,少時即能誦詩屬文,詩文頗有根基。長而接觸進步書刊,胸懷革命大志,18歲便毅然投筆從戎,參加張之洞舉辦的新軍。後以操課優良被選人湖北陸軍學堂學習,1年即提升為陸軍第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二營後隊司務長、排長等職。[1]
目錄
經歷
蔡濟民1905年投入湖北常備軍左協第一旗當兵,不久考入湖北陸軍特別小學堂仁字齋,後升任新軍二十九標司務長、排長。1906年加入日知會,並介紹多人入會。日知會被破壞後,在二十九標組織將校研究團。嗣相繼加入群治學社、共進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任二十九標共進會代表,並加入中國同盟會,任同盟會湖北分會參議部長。曾力促共進會、文學社兩大革命團體聯合。起義前被預選為軍政府參議長和起義軍事籌備員。1911年10月10日晚,率二十九標士兵參與武昌起義,占領楚望-械庫,並協同會攻湖廣總督署。起義勝利後,積極參與創建鄂軍都督府。歷任軍政府軍務部參議長、副部長、各部總稽查長等職。陽夏戰爭中,曾率師渡江,敗敵於漢口劉家廟。後出任戰時總司令部經理部副部長,負責軍需供應。每次決戰,必親往督陣,被總司令黃興譽為「鄂中軍人之巨擘」。以後,主持籌建「鐵血傷軍畢血會」,任會長,並設辦「遺孤教養所」。1912年10月袁世凱授予陸軍中將、勛二位,調赴北京,他堅持不往,養病杭州。1913年初,任鄂督黎元洪的參謀長。「宋案」發,在湖北參與組成改進團,主持反袁。失敗後,潛赴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5年4月奉孫中山之命,任湖北討袁軍司令長官,在湖北各地組織力量反袁。1916年春在武漢召集舊部運動炮隊舉事,因配合不力而致敗。1917年被孫中山任命為 軍政府鄂軍總司令,同年11月底,起兵攻占湖北廣濟龍坪、武穴。後出任鄂西靖國軍總司令,繼續在湖北利川進行 軍事活動。1919年1月28日在利川被川軍方化南殺害。1922年黎元洪總統特追贈其為陸軍上將。1927年湖北省政府公葬於武昌伏虎山。曾與吳醒漢合撰《都督府組織與北伐軍改編》一文。[2]
蔡濟民的《書懷六律》
為除虜政挽神州,翻不如前更可羞。
貯看吹牛都致富,但憑拍馬博封侯。
無分上下皆平等,莫辨公私是自由。
借問一般名利客,胸中可有國家否?
風雲變幻感滄桑,拒虎誰知又進狼。
鐵血鑄成真大錯,頭顱拚卻反無光。
同仇或被金錢魅,異日誰憐種族亡?
回憶滿清慚愧死,我從何處學佯狂。
境遇雖遷不失真,幾人宗旨是單純。
自慚建設無能力,誰惜閭閻墮劫塵?
屠狗不如烹狗貴,解鈴還是系鈴人。
早知結束如斯苦,翻悔當年種惡因。
唾壺擊碎起悲歌,怎奈群魔跋扈何。
漫說推翻清政制,將無覬覦漢山河。
是非顛倒含冤苦,黑白揉淆抱恨多。
無量金錢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
哀鴻遍地呼庚癸,卻是吾儕手造成。
滿目瘡痍猶未復,傷心黨派又相爭。
澄清寰宇知何日?擔負憂愁累此生。
滿腹牢騷無處泄,借詩聊作不平鳴。
無端平地風波起,惹得蒼生抱恨頻。
世事有常亦有變,人情宜假不宜真。
勞心勞力原無限,招怨招尤是我身。
浩劫茫茫何日了,自慚無策濟斯民。[3]
對子孫的影響
2021年10月9日上午,90餘位辛亥革命後裔齊聚石門峰辛亥革命紀念園,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72歲的蔡禮鴻很容易就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找到祖父蔡濟民。
蔡濟民是武昌起義的實際領導人,在護法戰爭中犧牲,新中國成立後由湖北省政府主席李先念給他簽發了辛亥革命烈士證。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時,很多朋友對蔡禮鴻提議:「作為辛亥革命志士的後裔,你有責任把你祖父的資料整理、公示出來。」跟果樹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已經退休兩年的蔡禮鴻這才開始研究辛亥革命。
作為武漢辛亥首義研究會會長,蔡禮鴻在英烈牆前,問在場的每一個人:110年前的辛亥志士們當時在想什麼?100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在想什麼?他最後總結:「唯有『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完成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的新的長征。」研究祖輩的歷史,是蔡禮鴻退休後的兩項重要工作之一,另一個重要工作是在建始縣科技扶貧。
- ↑ 網頁標題,豆瓣2012-12-23 14:26:19
- ↑ 蔡濟民,武漢黃陂區人物
- ↑ 有誰知道辛亥首義英雄蔡濟民所作《書憤 六律》的完整內容嗎?,知道2014-01-27
- ↑ 辛亥烈士蔡濟民之孫蔡禮鴻:願意帶你去看看脫貧後的農村是怎麼樣的!,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