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耳翠鳥雲南亞種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 |
中文學名:藍耳翠鳥雲南亞種 拉丁學名:Alcedo meninting coltarti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亞 目:翠鳥亞目 科:翠鳥科 屬:翠鳥屬 種:藍耳翠鳥 亞 種:藍耳翠鳥雲南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Stuart Baker, 1919 |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學名:Alcedo meninting coltarti)是藍耳翠鳥的亞種之一,小型攀禽。全長約15厘米。頭頂和頸黑色,具藍紫色橫斑;耳羽紫藍色;喉部淡棕色;頸側各有一黃白色斑點。上背暗藍色,背中部、腰至尾上覆羽輝藍色。翅上覆羽暗藍色,有鈷藍色斑點。尾羽暗藍色。下體栗色。嘴黑色,基部肉紅色。腳紅色。棲息於林間溪旁樹上。以魚、蝦、軟體動物、水生昆蟲為食。長時間站立於近水處的樹枝或岩石上耐心觀察,發現小魚浮至水面,俯衝到水面用尖嘴將魚捕獲,飛到樹上或岩石上吞食。在沙堤或泥崖挖掘隧道式洞穴,在其中產卵,餵養幼鳥。繁殖期為4-8月,每窩產卵6-8枚。卵色純白,稍具斑點,孵化期約21天,雌雄共同孵卵,雌鳥獨自餵雛。 [1]
目錄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外形特徵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 屬小型鳥類,雄鳥的前額、頭頂、枕部為紫藍色,密被黑色橫斑。眼先為皮黃色,耳覆羽和頭側紫藍色。上背、腰部和尾上覆羽亮鑽藍色,其中尾上覆羽較暗,尾羽短圓,為暗藍色或黑色而綴以藍色。肩部和翅上覆羽為暗藍色,翅上覆羽還具有鑽藍色的斑點。飛羽為黑色。次級飛羽具有紫藍色羽緣,最內側次級飛羽幾乎全部為紫藍色,內 的邊緣為棕色,頸部的兩側各有一個長橢圓形的白色或皮黃白色斑。頦部和喉部為白色或皮黃白色,其餘下體為栗色或暗紅棕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亮紅色。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棲息環境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 留鳥,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中河流岸邊,尤其是森林茂密而水生動物豐富的林中溪流地帶,生活於溪流、湖泊、江河、魚塘。常單獨活動。喜歡棲息於岸邊低樹枝上。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生活習性
性孤獨,單獨或成對活動,平時常獨棲在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岩石上,伺機獵食,發現小魚浮至水面,俯衝到水面用尖嘴將魚捕獲,飛到樹上或岩石上吞食。喜在池塘、沼澤、溪邊生活覓食,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南部(除喀拉拉邦)和尼泊爾,東到緬甸、泰國和印度支那。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8月。營巢於林中河流岸邊的石崖上,能用粗壯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為巢,也營巢于田野堤壩的隧道中,這些洞穴鳥類與啄木鳥一樣洞底一般不加鋪墊物,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每窩產卵6-8枚,卵色純白,輝亮,稍具斑點,大小約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窩;孵化期約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鳥餵雛。
藍耳翠鳥雲南亞種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