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蒙羅維亞(Monrovia)是利比里亞首都,蒙特塞拉多州首府。位於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梅蘇拉多角和布什羅德島上,據守聖保羅河入海口,是西非重要的出海門戶,非洲距南美大陸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115萬(2019年1月外交部網站)。位於非洲西部。北接幾內亞,西北界塞拉利昂,東鄰科特迪瓦,西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537公里。屬熱帶季風氣侯[1] ,年平均氣溫約25℃。分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年均降水量逾5000毫米,為西非海岸乃至全球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素有「非洲雨都」之稱。

蒙羅維亞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蒙羅維亞 外文名稱 Monrovia
所屬地區 利比里亞蒙特塞拉多州 下轄地區 梅蘇拉多角(半島)、布什羅德島
人   口 115萬(2009年1月) 方   言 英語
著名景點 蒙羅維亞港

歷史沿革

利比里亞舊稱「穀物海岸」。15世紀下半葉,葡萄牙人來此販賣奴隸,爾後荷、英、法等殖民者相繼侵入。1821年,「美國殖民協會」在此建立黑人移民區,中心就在蒙羅維亞。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里亞共和國,定都蒙羅維亞。

西非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利比里亞大學(建於1862年)也設在這裡。此外,還有博物館與國立圖書館等。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有一座高大的紀念碑,其頂端屹立着一位肩扛國旗、手持衝鋒號的非洲婦女青銅塑像,為利比里亞自由獨立的象徵。首都有幹線公路連接全國各大行政區。東郊的羅伯茨國際航空港是非洲最大的機場之一。利比里亞的海運業享譽世界,首都有20多條國際海運定期航線與外界相通,蒙羅維亞港系西非地區最大的現代化港口之一。蒙羅維亞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興建的。當時,德國法西斯者控制着歐洲及其海上航道,原來走美洲——西歐線的船隻都改為美洲——西非線,蒙羅維亞成了這條航線上的樞紐。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緊張的時候,在舊港以北布什羅得島興建新港,1984年投入使用,成為當時西非最現代化的港口。1956年命名新港為「蒙羅維亞自由港」,允許外國輪船自由出入,商品可在港內自由轉口第三國,允許儲藏、加工、再包裝,只收1.5%的領事費,而不收關稅。從而吸引了更多的商船進港,增加了港口的勞務收入。

經濟發展

市中心梅蘇拉多角是繁華的商業區,街道兩旁商店林立,人們熙來攘往,邊觀賞那琳琅滿目的商品,邊選購當地產的精湛新穎的手工藝品。跨過梅蘇拉多橋即達市區北部的布什羅德島,此為新興工業區和馳名遠近的西非唯一自由港——蒙羅維亞自由港。市區東部的首都山是政府機關的所在地,這裡有行政大廈、國會大廈和市政大廳等。西非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利比里亞大學(建於1862年)也設在這裡。此外,還有博物館與國立圖書館等。

蒙羅維亞也是全國的經濟和交通中心。全國70%以上的工業企業集中在這裡,其中主要有煉油、橡膠、食品、啤酒、飲料、碾米、服裝、水泥和化工等。在布什羅德島上建立了「自由工業區」,美、德、巴西等國的30多家公司已在此建廠。此外,蒙羅維亞的捕撈業與魚類加工業也相當發達。蒙羅維亞也是全國的金融中心。

交通

首都有幹線公路連接全國各大行政區。東郊的羅伯茨國際航空港是非洲最大的機場之一。利比里亞的海運業享譽世界,首都有20多條國際海運定期航線與外界相通,蒙羅維亞港系西非地區最大的現代化港口之一。 蒙羅維亞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興建的。當時,德國法西斯者控制着歐洲及其海上航道,原來走美洲——西歐線的船隻都改為美洲——西非線。

蒙羅維亞自由港水域面積3平方千米,占地0.61平方千米,由兩條各長2千米的防波堤圍繞,航道寬245米,水深11.5~14米,主碼頭全長610米,可同時停泊9萬噸級貨輪9艘;有供吃水10.7米的礦石裝卸船專用碼頭;供載重2.5萬噸油輪碼頭和有儲藏與加工設施的漁業專用碼頭。港區設有倉庫、貨棧及4萬噸容量的油池和膠乳池。年吞吐量1300噸。輸出貨物有橡膠、鐵礦石、金、鑽石、棕油、棕仁、林產品等,進口糧食、礦山機械、工業品等。

城市港口

利比利亞自由商港。位於該國西部梅蘇拉多半島之北布什羅德島西海岸,東至阿比讓480海里,南至開普頓2930海里,西至弗里敦250海里。港口有兩條防波堤合抱,由大陸伸出的突堤和順岸碼頭構成。水域面積300公頃,水深14米,入港航道水深14.7米,可允許10萬噸級船進港停泊。由南防波堤北伸的石油突堤前沿水深10.9米,港口南部陸岸的商業碼頭前沿水深9.4米。港區中、北部由陸伸出的三座突堤分別屬於三家鐵礦石開採公司;前沿水深14米;北礦石突堤南還有一個燃料突堤,目前港口十餘個泊位,年吞吐已超過1000萬噸,70%為鐵礦石、橡膠等農礦產品輸出,進口有石油、燃料、糧食、百貨、機械等。

景點簡介

蒙羅維亞市區由梅蘇拉多角(半島)和布什羅德島組成。島外大西洋近觀則驚濤拍岸,飛珠堆雪;遠眺則水天浩淼,碧波萬頃。島上各種熱帶林木花草長勢茂盛,終年蒼翠欲滴,四時芬芳吐艷,把整座城市掩映在片片綠林與叢叢花海之中,熱帶風光嫵媚迷人。

通訊事業

蒙羅維亞的固定電話網因受內戰破壞,目前尚未完全恢復。手機是利主要通訊工具。現有4家外資通訊公司在利營業,分別是LoneStar、Cellcom、Commium和LiberCell公司,各公司間的通話網絡大都能互通,覆蓋範圍一般為首都及附近數州。

醫療衛生

瘧疾霍亂肝炎為利多發病。

蒙羅維亞主要有JFKMedicalCenter(公立)和St.JosephCatholicHospital(私營)兩家綜合性醫院對外營業,但條件一般。市區有多家藥店,建議可自行攜帶一些常用藥及防瘧藥。利瘧疾死亡率較高。有感身體不適,建議及時服用抗瘧藥,並儘快到當地醫院診治。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06年3月30日成立,共設21個部。內閣主要成員有:外交部長兼內閣首席部長喬治·華萊士(GeorgeWallace),財政部長安托瓦尼·薩耶赫(AntoinetteSayeh,女),司法部長弗朗希斯·莫里斯(FrancesMorri s,女),國防部長布朗尼·薩穆凱(BrownieSamukai),郵電部長傑克遜·多伊(JacksonDoe),內政部長安布萊·約翰遜(AmbullaiJohnson),教育部長約瑟夫·科特(JosephKorto),公共工程部長威利斯·納克爾斯(WillisKnuckles),農業部長克里斯托夫·托伊(ChristopherToe),衛生與社會福利部長沃爾特·格韋尼蓋爾(WalterGwenigale),商業與工業部長奧盧班克·金·阿克雷爾(OlubankeKingAkerele,女),新聞、文化與旅遊部長勞倫斯·康姆拉·布羅普萊(LaurenceKonmlaBropleh),計劃與經濟事務部長托加·蓋維亞·麥金托什(TogaGayweaMcintosh),總統事務國務部長莫里斯·莫莫盧·杜庫利(MorrisMomoluDukuly),總統經濟事務國務部長莫里斯·塞圖馬(MorrisSaytumah),不管國務部長愛德華·麥克萊恩(EdwardMcClain),土地、礦業與能源部長尤金·香農(EugeneShannon),勞工部長科菲·伍茲(KofiWoods),青年與體育部長詹姆塞塔·沃洛科莉(JamesettaWolokollie,女),交通部長傑里邁亞·蘇倫特(JeremiahSulunteh),婦女與發展部長瓦巴·蓋孚勞(VabaGayflor,女)。

與華關係

1977年2月17日同中國建交。1989年10月9日,多伊政權與台灣簽署關於重新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0日,中國宣布中止同利比里亞的外交關係。1993年8月10日,中國政府和利比里亞全國團結臨時政府簽署關於恢復兩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97年9月5日,利總統泰勒的發言人宣布利承認「兩個中國」。9日,中宣布中止與利外交關係。2003年10月11日,中國政府同利比里亞政府簽署關於恢復兩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2006年10月底11月初,瑟利夫總統訪華並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07年2月,胡錦濤主席訪利。

2006年,中利貿易額達5.3176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額為5.2983億美元,進口額為193萬美元。2007年1-6月,中利貿易額3.16億美元,同比增長132.2%,其中中方出口3.1572億美元,進口28萬美元。

相關信息

利比里亞消防部門2019年9月18日證實,位於首都蒙羅維亞附近的一所學校17日晚發生火災,導致29人死亡、2人失蹤。利比里亞消防部門負責人薩米·科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救援人員在現場發現了28名學生和1名教師的遺體,搜救工作仍在繼續。科說,初步調查顯示火災是由電線短路起火引發的。當地警方表示,相關部門正就事故原因展開進一步調查。利比里亞總統維阿18日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對事故遇難者表示哀悼,並說這對「遇難者家庭和所有利比里亞人而言都是一個悲痛時刻[2] 」。

相關視頻

1、【利比里亞】蒙羅維亞夜色

2、利比里亞青島啤酒節在蒙羅維亞盛大開幕 同一杯啤酒 同一個節日

參考來源

  1. 利比里亞國家概況,外交部網,2019年11月
  2. 利比里亞一學校遭遇火災致29人死亡,新華社網,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