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蒙古族刺绣

蒙古族刺绣

蒙古族刺绣,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蒙古族刺绣不但在软面料上绣花,而且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从刺绣的针法上看,蒙古族妇女刺绣时所用的顶针与农耕民族劳动妇女所用的顶针不同。蒙古族的刺绣艺术以凝重质朴取胜。其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8年5月21日,蒙古族刺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蒙古族刺绣

特点:凝重质朴

类别:手工技艺

荣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特色

蒙古族刺绣以自己朴素而鲜明的色彩,活泼的针法,明快的线条,精细而粗犷的绣工为特色,通过不同材料的表现技巧,表达了作者的性格和情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朴素而鲜艳的色彩

蒙古族刺绣花卉很喜欢用召庙中建筑彩画的“退晕法”,使花卉层次鲜明而协调,虽然是红花绿叶,但明朗而不耀眼,强烈而不刺激。使用“退晕法”来减弱对比色的纯度,而使其逐渐增加其色相的明度。使其逐渐过渡来产生明暗对比作用,以促使两种性格不同的对比色协调起来。这在刺绣晶中是经常看到的。

牧民们绣一顶风雪帽,深蓝色的底子总要配上一些较接近的青绿或深绿色的“条子”或团形图案,这样的配合给人以浓重而调和的感觉。有时用深蓝与淡蓝,深绿与淡绿色的配合十分调和。有时姑娘们为了使调和具有生动的变化效果,按着明暗对比的规律,拉大色相之间的明度与暗度,使刺绣品产生较强的明暗衬托和对照作用。

牧民们用毡底子缝制的各种贴花艺术在接近与白色的淡黄色底毡上一般配红色布贴花,形成了朴素大方的暖色调,而牧民穿的不里阿耳靴一般是深绿色配草绿的交叉图案或各种变体的盘肠图案,这种配合形成了一种接近冷色调的受人喜爱的布里阿耳靴子,从而可以了解到牧民们比较讲究主色调的配合。这些作品具有多样而细微的区别,如各种区别的热调、冷凋、明调、暗调、灰调或以红色为主的热调,或以青色为主的冷调等等。各种热色调使人心情奔放、开朗,给人以无限的生命力之感。各种冷色组成的色调,使人感到幽静,含蓄,轻快而给人安定的情绪。那些白底黑花(贴花)的摔跤服和白蒙古袍的各式花纹的配合,给人以明快而活泼的感受。色调是人的意识对客观现象的反映,它对人们的影响和感受,人们对它的理解是通过生活逐渐地体会得来的。由于各个民族在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对色彩的爱好也是不同的。比如蒙古族对白和青色十分喜欢,这些在刺绣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精心的设计、明快的线条

在绣男靴时一般用黑布或蓝色布作底子,用棉线以均匀的点来缝制,绣花图案密度大,大大增强了牢度,所以它特别耐穿,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朴素稳重的,色彩的统一别具匠心。聪明勤劳的妇女,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边构思、边设计、边创作。这种设计就是把所需要制作的各种刺绣晶在头脑里进行设想和计划,把这种设想和计划画成图案,把这种图案用不同的材料经过巧妙的劳动就形成了一件刺绣品了。不过这种图案一般都是在妇女们的头脑里储存着,它随时都可以变成各种刺绣晶。民间的各式衣帽和用品好坏有别,有的造型美观,使人喜欢,有的造型拙劣,使人看了一般。这些都是与人们的事先设计的好坏有关。

在绣花中多以写实为主。蒙古族花卉图案具有多样性和富于变化,它可以打破花叶枝干的正常比例,有时两花并列,有时一茎多花,如一枝干上可以同时画菊花、牡丹、杏花等不同花种形成百花盛开,繁荣美丽的景象,或将植物花卉采用卷草纹作巧妙的连续,形成连续图案等等。花叶可以进行较大程度的变化,枝蔓可以根据装饰的需要任意弯曲,互相搭配。画时不是杂乱无章。这些巧妙的设计,线条的粗细,都具有严密的规律性。

在广大农村牧区有不少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锻炼出很熟练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刺绣艺术。为了在刺绣中更好地达到装饰目的,往往要采取一些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自然而不受自然的束缚。比如在哲盟看到一个“鲫鱼荷花荷包”,在盛开的一朵美丽的荷花上绣有一条活灵活现的正在跳动的鲫鱼,十分生动有趣。美好的幻想和艺术夸张变形是刺绣图案的主要特征。这与上面谈到的写实花卉是不一样的,是在幻想和夸张中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纹样奇异动人,具有浓厚的情趣,为人所喜闻乐道。在刺绣图案的设计中有幻想和夸张变形,但总是描写了虽不存在于现实生活,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它表现的生活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但又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定的本质。

在刺绣底子空间的安排与纹样的结合上,处理得当,能形成很好的衬托作用。那些能工巧绣的妇女采用各种办法,避免产生底子空间形象过于畸形,或过于疏密不匀的现象。如果纹样过于畸形或过于疏密不匀就会影响纹样的突出,或损坏纹样的美观,使图案减色。纹样与底子空间应产生有轻有重,有虚有实的关系。在安排空间时力求疏而不空,虚中有实。密而不闷,实中有虚。总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细致地观察各种物体的特征,研究刺绣层次关系,合理运用粗细线条和疏密排列,增强艺术效果,绣出了形象生动的作品来。

3、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蒙古族刺绣与生活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刺绣艺术直接美化人民的生活,而刺绣图案的内容也是和生活、大自然分不开的。

从刺绣图案看有两种图案,一是自然形态的,一是几何形态的。自然形态的极其丰富,有犄纹、佛手和各种各样的花卉、草木、雄狮、五畜、鸟类、蝴蝶、蝙蝠、卷草等。几何形态的有各种万形图案,回纹,以点、线、面、方、圆、曲、直构成的几何形态。这些都是从体验生活和继承古人的成果而获得的。

群众在刺绣的实践中不仅善于观察生活;体验和表现生活,而且还善于互相学习。为了设计好一件刺绣晶常常登门拜访、学习他人的优点。比如佛手、寿字图案、蝙蝠,龙凤等图案显然是从汉族那里学习来的。把他人的好的资料纹样描绘下来,作为自己的宝贵资料长期保存,不少刺绣能手都保存有厚厚的一本亲手描绘的或搜集的图案资料。

在蒙古族刺绣中常常看到“宝相花”图案,这种图案在召庙中最为集中,由于明清以来喇嘛教的影响,生活中各种装饰应用的亦很广泛。

妇女们常常绣艳红的牡丹,绿色的草地,还有那满山遍野的杏花,山丹花,许多美丽多变的野花,绣花时花瓣的层次清楚,有正、反、侧、凹、凸、转折等姿态,花形生动,色彩艳丽。绣时运用丝理(又称“丝缕”或“丝路”,是刺绣线条排列的方向)和色彩来表达它的形态。花瓣的层次,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绣,边缘针迹齐密,以分清前后两层次。这些刺绣的内容和方法都是靠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获得的。

4、精细而粗犷的绣工、活泼的针法

蒙古族生活中,用毡和布里阿耳皮作底子制作的各式贴花鞍具、蒙古包和密缝毡子等都引人注目,这些贴花艺术其底料比较粗厚,用牛筋或驼绒线缝制。比如在白毡料上一般用驼毛线和马尾,在布里阿尔皮上一般用牛筋缝制,其针法主要是套古其呼,即用同等距隔的点缝制,这种方法和材料缝制成的贴花艺术自然给人以粗犷的美感。而那些用布或绸缎作底子的绣花则显得精细,其针法也十分讲究。

历史传承

在蒙古民族中自古以来有家家妇女善于刺绣的传统习惯。在古代,不论蒙古贵族妇女,还是贫苦的妇女,一律学习掌握刺绣。蒙古族姑娘从小就学习刺绣,掌握家中各种针线活儿的技能,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专门的学校和教师指导的,主要是从母亲熟练的针线、刺绣中得到启发和培养的。少女从十来岁就开始学习刺绣,开始时绣各种荷包、袜底,到十五六岁掌握了一定刺绣方法后就开始绣各种花鞋、马海靴等,同时可以剪裁各种衣服,有些聪明能干的姑娘不满足于从母亲那里学到的刺绣技巧,就去求教于村内的一些巧绣能手,称她们为姐姐,从她那里耐心地学习各种高超的刺绣技巧,并缝制各种衣帽等,学习绣各种套袖、衣襟、耳套的制作方法,在各种不同的底布上刺绣各种花卉,鸟兽,以及各种自己所喜欢的图案。有些姑娘因刺绣的优美而得到周围人们的称赞,同时引起其它姑娘们的羡慕。蒙古族自己所用的衣帽、花鞋、靴子、针扎、碗袋、枕套、鞍具、密缝毡子(绣花毡子)、门帘等所有生活用品都是用自己的手精心地设计和刺绣出来的,所以蒙古族姑娘和妇女家庭刺绣和针线活儿的劳动量是十分繁重的。

在古代的蒙古社会中是不出售各种衣帽等生活用品的,各种用品和刺绣品全部由每个家庭中的妇女来担负,因为自己做的是根据使用对象和身体情况不同而制做的。家中女儿到十七八岁或二十岁,刺绣的能力达到比较熟练的时候,在进一步学习刺绣的同时,还要进行家教,在出嫁前都要给婆家的每一个人做一双“斯布登高吐拉”,这种“斯布登高吐拉”就是从娘家带给婆家全家的见面礼,从一般家庭看也得做五十几双鞋和靴子,特别是给新郎做的靴子就要更加细心,其造型和图案的花纹也十分讲究,刺绣的技巧也十分精细,同时还要给新郎精心刺绣八个飘带的烟荷包,这些都是在出嫁前赶制的。(这些习惯在东部蒙族旗县尤为突出)这种靴子的刺绣好坏,常用来衡量姑娘的聪颖程度和能力。

在图案运用上也有各自的特点,每个民族往往因为自己的风俗习惯而予某种特定的花卉与纹样以特殊的意义,并因此而产生特殊的情趣。蒙古族在绣花时常常选择自己喜欢的犄纹,各种盘肠图案,杏花、牡丹、江西蜡、荷花、桃花,鱼、马、鹿、蝴蝶和鸟类以及万型图案(图门贺)等等。有些比较讲究的家庭还要绣帐幕,苫被单,有的地区姑娘出嫁时穿绿色的花鞋,以象征草原的兴旺。

制造过程

针法是刺绣中运针的方法,也是线条组织的形式,每一种针法都有一定的组织规律,选用合适的针法能恰当地表现刺绣的质感。

针法是在人们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蒙古族刺绣针法很多,需要很好地调查了解并予总结.蒙古族刺绣中常见的几种针法是:

1、齐针:蒙古语称“梯格太”,这是一种最基本也是常用的针法,这种针法,组织线条排列均匀,齐整。绣法是起落针都要在纹样的外缘,线条排列均匀,不能重叠,不能露底,力求齐整。

2、莎玛拉柱敖由乎:汉语叫散套,是常用的针法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不同长短线条,参差排列,皮皮相迭(皮头,皮皮、在每一个刺绣小单位中分批刺绣的层次,术语称“皮头”),针法相嵌。能够很细致地表现花鸟的生动姿态。其刺绣步骤: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内长短参差,挂针紧密。第二皮是“套”,线条等长参差,挂针是一针间隔一针的稀针,一般第二皮的线条与第一皮颜色有区别,显得色彩丰富。第三皮线条与第二皮相同,但要嵌入第二皮线条之间与第一皮相压。最后一皮边缘要绣齐,线条排列要紧密。

3、施针:常用飞禽走兽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用稀针,分层逐次加密,便于镶色,刺绣线条排列自然,组织灵活。

4、套格其呼和莎嘎拉夫:汉语称接针,用短针前后衔接连续进行,后针接前针的末尾连成条形。套格其呼是以同等距离的点连成条形虚线。点与点之间距离相等,而莎嘎拉夫则点与点之间没有距离,看上去是整齐的一条线。皮料和毡料底子贴花用套格其呼针法。

5、敖日雅马拉:用汉语称为“打子”,即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组成绣面。因为每绣一针见一粒子,所以称之为“打子绣”。绣法是:上手将线抽出,下手移至底布面,把线拉住,将针放在线外,把线在针上绕一圈,即在近线根上侧刺下,将线圈贴紧绣地,收紧在针尖上,下手还原,将针拉下,布面即呈现一粒子。妇女们常用这种方法绣鸟的眼睛、花蕊等,效果良好。

6、莎吐兰敖由呼:这种针法主要是表现“退晕法”。用齐针分皮前后衔接而成,由外向内进行。刺绣步骤:第一皮接线外缘用齐针排列,第二皮用同种色减弱的色相丝线,针迹要衔接前一皮线条的末尾,以后各皮类推。也可以由内向外顺序进行,用齐针分皮前后衔接而成,由内向外有规则地进行。丝理方向一致,皮头相互衔接。牧民采用这种针法较好的表现了“退晕法”效果

相关故事

公元前,匈奴即已善于刺绣。从匈奴坟墓中发现了具有当地匈奴人的艺术特色的毛毯。上面用贴花形式的奇异图画,在毛织品上绣着三个骑马人和一个从花中长出的人形以及其他一些图案等。 与此同时,东胡 系的“乌桓妇女都刺绣和织毛毯。”也有具体历史记载。

前苏联的萨维诺夫·契列诺娃在《鹿石分布的西界及其文化民族属性问题》一文中也谈到;“杉针形脊椎和肋骨图案,有时甚至呈细线五角形,在西伯利亚和亚洲中部萨满教服装上绣有这种图案。这些绣花渊源古老是没有什么疑问。”过去蒙古族中的萨满教的各式绣花服装是比较盛行的。

获得荣誉

2018年5月21日,蒙古族刺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