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董韞美, [1] 1936年3月生於中國雲南省。我國早期計算機軟件工作者之一。從50年代後期起從事計算機軟件的研究開發。60年代初、中期,主持和作為主力研製出我國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序語言BCY和有關計算機上的編譯器,其後的工作包括形式語言理論、編譯技術。從50年代後期起從事計算機軟件的研究開發,曾在軟件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進行研究工作。目前從事軟件規約與軟件設計方法研究。

董韞美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教授。是我國最早從事計算機軟件研究學者之一。目前主要從事軟件規約與軟件設計方法研究。研究形式規約的獲取與復用,提出基於復用的文法推斷方法,並提出一種新的遞歸函數理論:上下文無關語言上的遞歸函數CFRF.先後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多人。 198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工作。1978年赴美國Stanford大學進修。1983年起為研究員,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計算機科學開放實驗室(後稱重點實驗室)首屆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曾在軟件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進行研究工作。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主持研製出國內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序語言BCY,並在119機、109機、015機等機器上實現了相應的編譯程序及其它系統軟件,曾在實際中長期應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先於國際上的一些著名工作,在形式文法、語法檢查和程序測試等方面解決了相同的問題。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方法及實現技術。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率先在國內開展軟件復用技術研究。目前從事軟件規約與軟件設計方法研究。曾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曾長期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和《計算機學報》主編等職。

1956年畢業于吉林大學數學系,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新成立的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 1978年赴美國Stanford大學進修。 1979年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參量圖形學方法,解決了有關的實現技術。 1983年起為研究員,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工作。 80年代中期以來,研究軟件復用技術。 90年代以來,研究形式規約的獲取與復用,提出基於復用的文法推斷方法,和提出一種新的遞歸函數理論:上下文無關語言上的遞歸函數CFRF.1993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主持研製出國內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序語言BCY,並在119機、109機、015機等機器上實現了相應的編譯程序及其它系統軟件,曾在實際中長期應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先於國際上的一些著名工作,在形式文法、語法檢查和程序測試等方面解決了相同的問題。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方法及實現技術。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率先在國內開展軟件復用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