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月潭
葛月潭 |
中文名稱;葛月潭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河北邯鄲邱縣 出生日期;1854年 逝世日期;1935年 職業;道士 信仰;道教 主要成就;近代東北道教領袖 徒孫;陳賢金,陳法安 |
葛月潭(1854-1934),清末民國道士,是清末書畫家。號葛月潭真人,原名葛月新,道號明新,又號寧靜子,又稱枕流道人、震庚道人,山東省邱縣(今河北邯鄲邱縣)張家莊人,是清末民初著名道教人物。
目錄
生平簡介
葛月潭(1854-1934),清末民國道士。字月譚,號寧靜子,別號枕流道者,又名震庚道人。清咸豐四年(1854)出生於山東省邱縣,幼時隨父遷居瀋陽。同治十年(1871),進入道門學道。同治十三年(1874),他在龍門正宗第十九代張大律師壇下拜受天仙大戒,以恪守戒律、苦習功課受到諸師稱讚。光緒元年(1875),他曾到北京白雲觀掛棳,被道眾推為迎賓知事,第二年又辭返瀋陽。光緒三十年(1904),他在瀋陽太清宮被公推為監院,曾帶領道眾修復了被大火焚燒的玉皇樓。清末,因感於當時人們文化素養較差,道教徒道學修養不深等狀況,大膽地興辦了國民學校,並設立了專修宗教的〝粹通學校〞,為道教界培養了許多人材。民國三年歲春(1914),他在太清宮被公推為方丈,並主持了同年七月的開壇傳戒,受戒人數達三百多人。1921年8月,他應道眾邀請再度傳戒,受戒人數達四百餘人。葛方丈學識淵博,道行頗高,對內功、詩詞、書畫皆有造詣。晚年隱修於奉天斗姥宮,生活恬淡寧靜,鶴髮童顏,精神瞿鑠,每日與詩書畫為伴。[1]
民國23年十一月申時羽化,臨終前,招眾弟子堂前囑託後事,又命弟子準備紙張筆墨,揮毫繪"蘭"一幅,題詩於上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仙搓,揮塵東溟去,雲天到處家l"他遂又喚過俗家弟子劉偉華說:"師門沒什麼東西給你,謹以此畫為吾徒存念吧。"繼續展紙題日:"(攸羽)然脫卻有形身,蝶夢蓮蓬幻赤真;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接着又索紙書橫幅"道心惟微"四大字留存道觀。然後整衣升座盤膝而坐,族然仙化。
人物生平
1858年隨家遷居北京,尋親不遇。次年闖關東來到瀋陽,年僅6歲的葛月潭被父母寄食於瀋陽斗姥宮。葛月潭聰明伶俐,博聞強記,深得道士們喜歡,對其進行啟蒙教育,四年中竟得大成,琴棋書畫,無所不精。
1867年,葛月潭在斗姥宮出家修道。
1874年拜龍門派第十九代張園璇真人壇下領受了天仙大戒,成為第二十代受戒弟子,並以操守、才華受到諸大師讚許。
1875年,葛月潭赴北京白雲觀,先後充做迎賓知事、客堂知賓,廣交天下名流,常是聚首一堂,講經文,論書畫。細心好學的葛月潭,隨時向那些翰林學士們請教,並拜著名畫家周棠(字少白)為師,攻習丹青,又自學書法。由於天資聰穎,刻苦鑽研,數年而成。他博覽道藏,潛修益力,學識淵博,道學高深,才華橫溢。兼學詩、書、畫,號稱三絕。尤以畫花卉、怪石為長,又善詩、賦及行、隸書等,名重一時。被譽為"能書能畫更能詩,文採風流冠一時"的學者、詩人和畫家。
1877年,葛月潭返回瀋陽太清宮後,一方面盡心太清宮廟務,一方面精研詩書畫孜孜不倦,造詣深到。其書畫在瀋陽名氣日大。書畫不訂潤格,有求必應。詩文傳於後世者頗多,與蓮浦、少山並稱奉天(瀋陽)畫壇三傑。他用隸書為"中和福"茶莊題寫的牌匾,至今尚存。其金石印章,刀法圓潤,獨具風格。有《葛月潭方丈畫寶真跡》刊行。
1880年,奉天(瀋陽)城淫雨滂沱,斗姥宮前殿椽檐塌,他自告奮勇,願負其責,數日即修復完好。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當時政治維新形勢影響下,他遵守"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而曉愚昧"的教理,解囊在太清官辦起一座國民學校,專招貧困子弟免費入學讀書,培養出大批人才。還創立宗教粹通學堂,培養道教人才。受到奉天當局的讚賞和獎勵。同時,為振興經濟,興辦實業,他又出巨資助辦染織廠。
1905年因太清宮玉皇閣大火,原監院解職他往;
1907年(一說1908年),葛月潭被公推太清宮監院。就職後,廣結道緣,籌措資金。
1908年春天,將遭火焚的玉皇閣重建。
民國初年(1912年)葛月潭聯合南北道流,上書公府,推北平白雲觀為中國道教總會,設關東總分會於太清宮,葛月潭任會長。
民國三年(1914年)又經諸山公議,各界推舉,葛月潭由監院轉升方丈,旋即開壇演戒,授徒傳道,以弘教旨,成為龍門派第20代傳戒方丈,東北黃冠的領袖。曾三次設壇,傳戒弟子千餘名。
葛月潭雖置身於玄門,仍關心國家與人民。
1916年,著名討袁(指袁世凱)將領黃興、蔡鍔相繼逝世。瀋陽各界舉行蔡鍔、黃興追悼大會,他親筆敬上一副輓聯:"國士無雙雙國士,完人難二二完人。"情真意切,詞書俱佳,曾廣為傳誦。時人說葛月潭也是當代無雙的高人。
民國九年(1920年),山東、河北一帶遭受特大旱災,哀鴻遍野,悲嚎徹天。消息傳至瀋陽,葛方丈憂心如焚,徹夜難眠,他雖無回天之力,但存濟世之心,發願付出自己全部力量來救濟災區人民,於是揮毫作書、繪畫,售款濟助災民。次年,旱象波及直隸(河北一帶),地無青草,野有餓殍,葛方丈除自己捐款外,還號召全東北道教界人士捐資以助災民。感其義舉,當時大總統獎掖他"嘉祥褒章"一枚,山東督軍兼省長田蘊山、會辦賑務何春江贈他"好行其德"匾額一塊。
民國19年(1930年),北京白雲觀被京兆尹查封充公,葛月潭通信於吳俊升,吳俊升轉呈於張作霖,張作霖命令全部歸還。同年,遼西水災嚴重,民不堪命,為此葛月潭都親自作畫,派弟子出售,畫款全部賑濟災民。
葛月潭晚年隱修於奉天(瀋陽)斗姥宮,生活恬淡寧靜,精神矍鑠,鶴髮童顏,每日以詩書畫為伴,藝術造詣益深。每有求其書畫者,必定允諾,且不收潤筆。葛月潭多次遊歷並小住千山,把千山作為他的歸宿。1929年,葛月潭親自選定千山無量觀聚仙台為其墓址。
1934年,葛方丈每後屈指自計,告人曰"吾將於冬月初九申時東歸矣。"眾人笑而聽之,記於心中。後果於是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申時,更衣升堂,正襟端坐,羽化登仙。臨終前,召集常住道眾,命金誠澤承斗姥宮監院之職。讓監院邢真澈和俗弟子劉偉華為他展開宣紙,侍候筆墨,他扶案提筆繪絕筆蘭花一幅,題詩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仙槎,揮塵東溟去,雲天到處家";又七絕雲:"倏然蛻去有形身,蝶夢蘧蘧幻亦真,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然後大書"道心惟微"四字,朗笑而坐逝於太清宮。終年81歲,太清宮為其舉辦盛大道場。
民國23年(1934年)十一月初九申時羽化,享年81歲。臨終前,召眾弟子堂前囑託後事,命孫誠基繼承斗姆宮監院之職。讓監院邢真澈(名赴靈)和俗弟子劉偉華(著有《千華山志》)為他展開宣紙,侍候筆墨,他扶案提筆繪絕筆蘭花一幅,題詩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仙槎,揮塵東溟去,雲天到處家";又七絕雲:"倏然蛻去有形身,蝶夢蘧蘧幻亦真,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然後大書"道心惟微"四字,朗笑而坐逝於太清宮。太清宮為其舉辦盛大道場。1935年春,其坐龕運往千山無量觀,殮入塔內,塔名曰葛公塔。塔上刻有葛月潭生前所繪的蘭竹及其優美的題字"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並有詩一首:"我有青青亦叢,與蕙為伍正當風。莫笑臨池着墨少,已掃煙雲颶尺中。"
1935年春,其坐龕於千山無量觀,殮入塔內,塔名曰葛公塔。塔上刻有葛月潭生前所繪的蘭竹及其優美的題字"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並有詩一首:"我有青青草一叢,與蕙為伍正當風。莫笑臨池着墨少,已掃煙雲颶尺中。"
詩詞作品
葛月潭1913年所寫《金石言》
金石言
創業難,創業難,創成家業如登山。五更起,半夜眠,衝風冒雨為家園。
買房產,置莊田,唯恐兒孫後來難。直到老,不肯閒,心力使碎無怨言。
居家和美隨時過,縱死黃泉心也安。成家之子常保守,敗家之子徒枉然。
不讀書,不種田,不學藝業只好閒。無益朋友朝朝樂,酒飯茶肆戀杯盤。
說瞎話,討人嫌,酩酊醉後惹人煩。使酒性,惹禍端,好吃懶作嘴頭饞。
嫌布衣,好絲綿,奢華太盛日用繁。有妻有妾反憎嫌,尋花問柳不惜錢。
玩鷹犬,弄絲弦,博弈場中愛賭玩。先噹噹,後借錢,遍地窟窿還不完。
典房產,賣家園,家業一切盡消然。無其奈,串房檐,拖欠房錢月支年。
衣襤褸,襪底穿,燈籠褲子透風寒。冬無衣,夏無衫,妻子凍餓受饑寒。
投親訪友不見面,要作生涯無本錢。一切藝業全不曉,焉能得用世間錢。
早知今日受貧苦,悔恨當年性不安。為人到此方省悟,創業不難守業難。
豈不知:
長江一去無回浪,人老何曾轉少年。
奉勸世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賭錢。
刊行作品
《葛月潭方丈畫寶真跡》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近代玄門書畫家——葛月潭 , 360doc個人圖書館 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