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落葉松球蚜 學名:Adelges laricis Vallot 類屬:同翅目球蚜科

目錄

形態特徵

干母第1齡腹面前、中和後足基節有腺孔群,腺孔圓形,數量不等。有翅癭蚜腹部背面第5節中側蠟片癒合,第6節各蠟片均癒合。偽干母第1齡腹面中足和後足基節有蠟孔群,每一基節上兩群,內外各一,蠟孔圓形,數量不等。觸角第3節頂端毛長為該節寬的4.5倍。偽干母成蟲腹部第1~6節無緣蠟孔組成的緣蠟片。

每2年完成1個生活周期。以從受精卵孵化出來的第1齡干母若蟲在紅皮雲杉中下層小枝芽上越冬。5月上旬若蟲開始取食,5月底雲杉芽萌動,干母成熟,大量孤雌產卵。受害紅皮雲杉的新芽基部、針葉和主軸漸漸變形,卵孵化時即形成蟲癭。癭表面常有1齡若蟲,到6月中旬已漸增大。癭端有嫩枝,癭體一側有閉合縫,外長針葉。7月末蟲癭開裂,老熟若蟲爬出,在附近針葉上羽化,向興安落葉松遷飛。孤雌產卵,8月中下旬孵化為第1齡偽干母,9月中旬開始越冬。次年4月下旬若蟲開始取食,脫皮3次,5月初成熟為偽干母,開始孤雌產卵。5月下旬部分卵孵化發育為有翅性母,向紅皮雲杉遷飛。6月初孤雌產卵,上旬孵化為雌、雄性蚜,7月初雌性蚜產受精卵,8月初受精卵孵化為第1齡干母,9月初開始在紅皮雲杉芽上越冬,完成為時2年的生活周期。此外,在偽干母所產的卵中,有一部分孵化為停育型第1齡若蟲,即以此越冬;另一部分孵化為進育型,繼續發育成熟。孤雌卵生繁殖4代,然後以1或2齡若蟲越冬。[1]


分布與危害

落葉松球蚜是球蚜科昆蟲的1種。寄主植物為紅皮雲杉興安落葉松。分布於中國黑龍江省,以及歐洲、美國和加拿大。是小興安嶺天然林採伐區的優勢種,主要為害10~20年生幼樹,也常在興安落葉松人工幼林內猖獗為害。威脅樹木的高生長,嚴重時可降低當年興安落葉松高生長的40%。

發生規律

落葉松球蚜完成一個完整的生活史需要2年,是多型態昆蟲,包括各個不同的蟲型:

①干母。生活在第一寄主上,起源於有性蚜所產的受精卵。秋末以初孵若蟲在雲杉冬芽上越冬。翌年早春長成無翅型蚜,即干母,營孤雌生殖。

②癭蚜。起源於干母所產的無性卵。早春雲杉芽受到干母及癭蚜初孵若蟲的刺激,形成蟲癭,若蟲即生活於其中。至晚秋蟲癭開裂,具翅芽的遷移型若蟲從其中爬出,經脫皮、羽化,飛往第二寄主,營孤雌生殖。不具翅芽的非遷移型留在第一寄主上,繁殖出來仍是干母型。

③偽干母。生活於第二寄主上,起源於癭蚜所產的卵,秋末以若蟲越冬,翌年早春長成無翅蚜,營孤雌生殖,其後代可成為:一是性母。有翅,遷飛回第一寄主,營孤雌生殖。二是僑蚜。無翅,生活在第二寄主上,營孤雌。生殖,一年可繁殖4~5代。 [2]


④有性蚜。生活在第一寄主上,起源於性母所產的卵,分別長成為雌蚜和雄蚜,交尾後,雌蚜僅產一粒卵,由此孵出干母。

在第一寄主(紅皮雲杉)上,有性蚜所產的受精卵於8月初開始孵化,孵出的干母若蟲,9月初即在雲杉芽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若蟲開始活動、脫皮,體迅速增大,體上分泌物由少變多,經兩次蛻皮後即長成無翅型干母成蟲。6月上旬干母產的卵孵化出若蟲。由於干母的危害刺激,形成蟲癭,若蟲就在癭內危害。早癭小型,球狀,長約15ram,初形成時淡綠色,後呈淡紫色,逐漸變乳白色,開裂線,呈粉紅色,癭室排列無規則。

8月初蟲癭開裂,中旬開裂盛期,具翅芽的若蟲爬出癭外,脫皮羽化為有翅癭蚜,遷飛到第二寄主落葉松上,營孤雌生殖。癭蚜所產的卵於8月中旬前後孵化,9月中旬開始進入越冬狀態。翌年4月下旬,越冬的偽干母若蟲開始活動,經脫皮3次,即為偽干母成蟲,5月上旬產卵。一部分卵5月末羽化成具翅的性母,遷回到雲杉上。另一部分為無翅的僑蚜,留在落葉松上,每年可發生4~5代,是危害落葉松的重要階段。

防治方法

①造林時,避免雲杉和落葉松混交。7月,在雲杉上的蟲癭開裂之前,可剪除蟲癭燒毀。

② 蚜蟲繁殖快,世代多,用藥易產生抗性。選藥時建議用復配藥劑或輪換用藥,可用50%啶蟲咪水分散粒劑(國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如國光斃克)1000倍液,40%啶蟲.毒乳油(如國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蟲咪水分散粒劑(國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維鹽乳油(國光樂克)2000倍混合液噴霧均可針對性防治 ,防治時建議在常規用藥基礎上縮短用藥間隔期,連用2-3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