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尼特
莫里斯尼特 |
莫里斯尼特(Neutral Moresnet,簡稱Moresnet)位於亞琛西南約7公里,在德國、比利時、荷蘭三國邊界交點上的瓦爾斯山的正南。是在1816年到1919年獨立存在的一個面積約3.5平方公里的歐洲袖珍國家。它的獨立是由於荷蘭聯合王國和普魯士之間的邊界之爭,在它的歸屬問題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見,因此決定使其成為中立的領土,雙方平等地共享控制權。1920年比利時已將其收回。[1]
目錄
立國
1815年維也納會議期間,為了適應列強之間的新的政治平衡,歐洲國家間版圖很多地方都被重新繪製。這其中包括新成立的荷蘭聯合王國和普魯士之間的邊界。在多數地方雙方同意保留原有邊界,但莫里斯尼特地區引起了爭議。因為莫里斯尼特村和新莫里斯尼特之間的地區發現了重要的鋅礦,雙方都企圖把這片地方劃歸自己。1816年雙方達成妥協:莫里斯尼特村劃歸荷蘭,新莫里斯尼特歸普魯士,礦區和周圍的科爾密斯村變為中立領土,由雙方共管。
新領地大致為三角形,底邊是從亞琛到列日的公路。礦區就位於路北。三角形的另外兩條邊向北延伸,最後交於瓦爾斯山。1830年比利時從荷蘭獨立,莫里斯尼特周圍荷蘭的領地也轉由比利時控制,比利時也由此取代荷蘭管理莫里斯尼特,但荷蘭從未正式退出。最初莫里斯尼特由比普兩國王室委員管轄,稍後莫里斯尼特取得了更大程度的自治,由一位市長和一個10人委員會管理,市長(也是國家元首)由兩委員指派。
莫里斯尼特人主要是以當鋅礦工人過生活,當地的鋅礦從鄰國吸引了許多工人來到本地(雖然最多從未超過3000人),形成原來就「中立」的人口結構。作為一個中立領土有某些好處,包括了低稅、從兩個鄰國進口均免關稅,以及跨入邊境就較低的價格等等。 許多政府服務,例如郵政,是由比利時與普魯士所共同分擔(如同安道爾的形式)。本地的「中立」人口可以選擇服哪一個國家的兵役,或是依其意願選擇屬於何國法院管轄。這種情勢不好的一面是:莫里斯尼特人民被認為是不屬於任何國家的,他們也不被允許擁有自己的軍隊。
衰落
1885年,當礦產資源枯竭時,人們對莫里斯尼特是否能獨立存在下去頗存疑慮。關於如何將莫里斯尼特建成一個更獨立的國家,人們提出了一些意見,包括造一座賭場和郵局,發行自己的郵票。但建造郵局的意見被地方政府所拒絕。最具有創意的提議來自魏爾海姆·莫利博士,他建議把莫里斯尼特建成世界上第一個世界語國家,國名為「Amikejo」(「友誼之地」),還提出了一支同名的世界語進行曲作為國歌。但是這個袖珍小國的獨立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比利時和普魯士兩國從未放棄過對這塊土地的領土要求。
1900年普魯士開始採取強硬立場,據說採取了破壞管理的手段以從中漁利。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侵略比利時並於1915年吞併了莫里斯尼特。莫里斯尼特中立邦不再中立。
戰後的1919年凡爾賽條約本應解決拖延了一百年的「暫時中立」狀態的問題,條約規定莫里斯尼特歸比利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又一次吞併了本地區,但1944年仍將此地歸還給了比利時。這個地區現在受比利時德語自治地方的科爾密斯市政當局的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