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莫讓「歷史」再消亡(仕心)

莫讓「歷史」再消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莫讓「歷史」再消亡》中國當代作家仕心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莫讓「歷史」再消亡

時間荏苒日月如梭掐指算來我遷居至濟南,已有三十幾個年頭了。濟南已成為了我半個故鄉。隨着時間飛逝,我已經完全融入到這座城市之中,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濟南人。

濟南是座舉世聞名的古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現在中國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築漢代孝堂山郭氏墓,單層古塔四門塔,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等。

濟南山靈水秀,人才輩出,歷代文人墨客多聚於此,唐代著名詩人曾在這裡寫下了「濟南名士多」的佳句。濟南自然風光秀麗,自古素有「泉城」之美譽。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負盛名。濟南擁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獨步天下。這些泉,縱橫分布,錯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龍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區泉群,譽稱72名泉。趵突泉為72名泉之首,泉水分三股而淌。

泉北有宋代建築「濼源堂」,西南是明代建築「觀瀾亭」,池東為「來鶴橋」,橋南立木牌樓,橫額上書「洞天福地」、「蓬山舊跡」。清高宗乾隆南下遊覽,觀趵突泉後大為興奮,當即題「游湍」二字,並封此泉為「天下第一泉」,留記《趵突泉遊記》石刻碑文。

小時候我讀過《老殘遊記》,老殘筆下的濟南給我留下了深刻難忘地印象。他讚美濟南的優美詩句至今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那時在我的印象中,濟南的泉水色彩斑斕水波蕩漾,清澈冷冽的泉涌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着金色的光芒。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的勝色美景魂牽夢繞般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俊美秀麗的山清冽旖旎的水,絢麗多彩美不勝收,令我無限地痴迷眷戀和嚮往。 如今它們已從我讀過的書本中走到了現實,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經常光顧的地方。

我愛那碧波蕩漾的湖光山色,我愛那曲徑迴廊古香古色的亭台樓閣,我愛那綠樹成蔭廟宇佛光的神秘虛幻。濟南是一座千年古城,處處散發着濃濃的文化氣息和厚重的歷史色彩。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人着世人的目光。 

由於我對濟南有着深厚的情感,自然對它的歷史發展也倍感興趣,特別是對濟南古代建築更懷有一種深厚難捨地情感。研究古代建築也是我們探究濟南歷史發展一種最直觀的方法。豐富厚重的古建築群蘊藏着千百年歷史發展的奧秘。

它們充分反映出濟南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體現它們的傳統風貌、時代特徵和地方特色。古代建築是城市內涵的外在表現,它作為看得見的歷史為城市增添了厚重感。 

但是遺憾地是隨着城市的擴建,一些承載歷史文化的古建築和近現代建築已經在人們的視線里完全消失。其中不乏具有典型時代風貌和歷史價值的優秀建築。當我們再次翻閱這些滄桑斑駁的老照片目睹它們當年風采時,仍然能夠感受到它們的風姿容貌是如此令人震撼。 

最為典型的是濟南老火車站,它是20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費舍爾設計建造的。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一座哥特式火車站。清華、同濟等大學的教科書,將其作為經典建築進行研究,是我國一處享譽世界的著名地標。

濟南老火車站是一座典型的德式建築,它勻稱協調的沉實風格傳遞給旅人一種篤實穩重的良好感覺。鐘樓立面的螺旋排列的長窗,售票廳下檐開出的三角形和半圓形上下交錯的小天窗等既為建築群增添了曲線美,又增加了室內的光亮度。牆角是參差的方形花崗岩石塊,門外高高的基座台階,棕褐圍欄使這座洋式老車站既有玲瓏剔透感又有厚重堅實的恆久性,建築師按照使用功能組織空間,主次分明形象高低起伏錯落有致。

濟南老火車站始建於1908年,1992年被拆除。老站鐘樓上的從1908年就開始轉動的機械鐘,在轉動80多年後,終於停止了轉動。當菲舍爾的兒子聽到老火車站被徹底毀掉的消息後,氣得老淚縱橫。歷史總是毀於那些不懂得真正價值的人手裡,着實讓人惋惜。 

再如,銘新池它是老濟南原始形式的澡堂,位於濟南市經二路緯三路路口,1933年建成,1996年拆除。「水清人和,一塵不染」是當時人們對它的讚譽,據說,銘新池鼎盛時期,每天來往的客人絡繹不絕。

山東商業銀行辦公樓始建於1919年,21世紀初被拆除,它是濟南老城區年代較早的歐式建築,也是泉城路最後一幢歐式建築。

濟南天主教方濟各會仁慈堂位於濟南市花園路,建於1935年,2002年被拆除。它最早為濟南天主教方濟各會仁慈堂。

濟南宏濟堂總店位於濟南市泉城路中部,建於1916年,1996年被拆除。它是老城內較早的老字號建築。准提庵大殿,位於衛巷北首是一座有價值的宗教建築。但宗教建築並不是准提庵的唯一身份,清代末年,創辦的濟南第一家素菜館——心佛齋素菜館就開設於此,後成為享譽省城的老字號。2006年10月被拆除。此時,據它始建之時已是601年。

位於芙蓉巷中的衛生鑲牙館,它是濟南近代第一個西醫牙科診所所在地,也是老城區中最早出現的歐式風格建築之一。衛生鑲牙館創建於1882年,創辦人是臨清人張巽辰。別看其鋪面不大,它在濟南的醫藥衛生史上卻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12月5日該建築被實施拆除。

濟南隆祥布店位於濟南市泉城路西首,建於1935年,1993年被拆除。隆祥布店是一個有着200年歷史的老字號,也是全國赫赫有名的祥字號企業中最早的商鋪。

毀掉古建築就是毀掉歷史!一座古建築一旦毀掉它就永遠不復存在了。看到這些寶貴的歷史印記在逐漸消失,真令我們痛心疾首扼腕哀嘆!值得慶幸地是,後來由於人們認識到這些古代建築的重要歷史意義,一部分古建築還是被幸運地保留了下來。

例如:永長街位於濟南市市中區濼源回民小區,這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老街。這條街上從南至北依次分布着清真南大寺、清真女寺、清真北大寺三座清真寺,歷來被老濟南們所津津樂道,形成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要想真正了解這三座清真寺,我們可以先來簡單的回顧一下濟南回族的發展歷史。元朝時期,濟南的回族已經逐漸形成規模,距今已有700

多年的歷史。回族信奉伊斯蘭教,歷來靠近清真寺居住。據史料記載:原城內禮拜寺於1295年從歷山頂遷往濼源門西的濟南西關。回族群眾就逐漸開始在此定居,所居街名稱「回

幾巷」,明朝改稱「禮拜寺巷」。清末民初更名為永長街。1924年《續修歷城縣誌》附「濟南城廂圖」中標註有永長街,沿用至今。

清真南大寺1295年由歷山頂烏滿喇巷遷入西關,當時稱禮拜寺。始建時「聊建殿楹」規模不大,住持教務的滿喇名艾迪。1436年(明正統元年)陳禮任禮拜寺掌教,市地拓基,修建院牆,增建禮殿,南大寺始具規模。1494年(明弘治七年)陳璽任掌教,又擴建大殿,建南北講堂。南大寺始具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特色,並成為較大規模的古建築群體。後經明嘉靖、萬曆、清嘉慶、道光、同治以及民國初年多次修繕,逐臻完美。

位於永長街北首的清真北大寺,是全國著名清真寺之一。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歷經滄桑,幾經興衰。據修寺碑文記載:"清真寺坊於前明弘治,乾隆初年寺師金君玉連倡修北清真寺。"至嘉慶、道光、光緒及民國初年均有修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清真北大寺建築規模宏偉,布局完整,風格獨具,坐西朝東。由低到高拾級而上,主體建築格式均為中國宮殿式古典建築形式,同時還體現了阿拉伯建築藝術特色,與庭院內的古柏,古碑相映生輝,渾然一體,給人以幽深肅穆之感。這條古老的永長街,短短200米左右的距離內,南有南大寺,北有北大寺,中間有清真女寺,三座清真寺一字排開,形成了這一街三寺的獨特景觀!這些建築精美而又莊嚴肅穆古老寺院,經歷了歷史的洗禮和演變,越發歷久彌香。

再如,護城河城門橋,在濟南眾多橋樑中,頗值一提的是護城河上的數十座橋,尤其是7座城門橋,這些橋樑成為舊時進出濟南內外城的必經通道,也見證了無數城市發展風雲變遷的歷史時刻。

雙忠祠街小街乍看並不起眼,但均列入濟南七十二名泉的雙忠泉和不匱泉都藏身這條窄窄的小街里。雙忠祠街兩側的建築大都保留古建築的風格.曲水亭街是泉城濟南一條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特色老街。曲水亭街連接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北靠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府學文廟。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來的泉水匯成河,與曲水亭街相依,一邊是青磚黛瓦的老屋,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

[1]

作者簡介

仕心,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