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 - 中药与酒融合体
药酒 - 中药与酒融合体 |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药酒
特点: 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
作用: 舒经活血、温通发散
制作方式: 发酵
目录
1基本介绍
2详细介绍
3特点特色
4制作方法
5历史来源
6应用分类
7相关介绍
基本介绍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市场上品牌较多,如:金神农、皇字号、藏龙等。
详细介绍
将药物置于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治疗时用手蘸药酒(水)涂于体表而后做手法治疗,具有舒经活血、温通发散之作用。
中国人对酒的研究与运用,可谓炉火炖青。自从有了酒,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们演绎出无数的精彩故事。“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酒幌子”,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于是,就有了武松酒后伏虎的壮举,鲁智深醉打山门的英雄气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千古笑谈……
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因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可以治疗一些虚寒腹痛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结下了缘。《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但过饮则乱性,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于殒命。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其实,酒是一种最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药效(如鹤鸣山道教流传下来的妙沁药酒),这就是药酒历经数十年而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
特点特色
特点
将作为饮料的酒与治病强身的药“溶”为一体的药酒,不仅具有配制、服用简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的优点,更因为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疗效。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古“医”字,即从“酉”(酒)也。现代研究表明,酒的主要成分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及水不能溶解。中药的多种成分如生物碱、盐类、鞣质、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等均较易溶解于乙醇中。乙醇不仅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发挥溶解作用,促进置换、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还有防腐作用,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
特色
人们常说“久病多虚”。病深日久的慢性疾病,往往导致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而其形成皆非一时一日,其治疗恢复也就难以朝夕建功,一蹴而就,一般都需要一个过程。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涩滞,治疗时常需佐以活血通络之药物以增强疗效。而补益药酒主要配伍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的滋补药食,故更有益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人身气血,贵在通调。如果虽得补益,而不能流通,则收不到补益之利,反生郁滞之害。
补益药酒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虚损疾病的防治,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近代研究证明,我国传统中药中有许多补益药物具有抗早衰、延年益寿的功效。例如:枸杞子,能降低血糖、胆固醇;何首乌,可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杜仲,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当归,可抗贫血,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地黄,能利水,降血压;黄芪,有抗癌的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人参,能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血糖,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能力,抑制高胆固血症的发生。选用这些药物制成的补益药酒,经常适量饮服,有抗衰老而延年益寿的效果。
制作方法
药酒是一种浸出制剂。即干燥的植物药材或食物,其组织细胞萎缩,细胞液中的各种成分以结晶或无定形沉淀的方式存在于细胞中,为浸出其有效成分需要作为溶媒的酒液浸润药材并进入细胞之中,继之发挥乙醇良好的解吸作用,溶解其可溶性成分,使之转入溶媒之中。溶媒在细胞内溶解了很多物质后,使细胞内溶液浓度显著高于细胞外而形成浓度差。正是靠这种浓度差,使细胞内的高浓度浸出液不断向低浓度方向的细胞外扩散,同时稀溶液又不断进入药材细胞内,这样就使药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逐渐溶于酒中。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可以采取适度粉碎药物、提高浸出温度、掌握适宜的浸出时间、扩大浓度差等方法。
药酒有冷浸法,热浸法,煎膏兑酒法,淬酒法,酿酒法等多种制作方法,家庭配制则以冷浸法最为简便。可将按处方配齐的洁净饮片或药材粗末置于陶瓷罐或带塞盖的玻璃器皿中,加入适量的酒(一般用低度白酒或黄酒),根据药材吸水量的大小,按1 5至1:10的比例配制,密封浸泡,每天或隔天振荡1次,14至20天后用纱布过滤。为了矫正口味,可加入适量的冰糖或白糖。药渣可再加酒浸泡1^2次。一般宜在饭前温 _服,每次按量饮用。如不善饮酒,可从少量开始,逐渐增量,亦可兑水后服用。根据药理研究,酒精对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系统有明显的作用,少量,或适量的饮酒,对人体有益,配之中药(药酒)饮之能防治某些疾病,促进人体的健康。
那独具特色的酿酒工艺、设备,那敦厚纯朴的酒俗、酒礼,那琳琅满目的酒具、酒器,各种花样翻新的酒辞、酒令,以及诸多与酒有关的美妙传说,都勿庸置疑地表明,酒的酿造史,就是华厦文明的一部分。
冷浸法
将药物适当切制或粉碎,置瓦坛或其他适宜容器中,按照处方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密封浸泡(经常搅拌或振荡)一定时间后,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榨,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过滤即得。
热浸法
将药物切碎(或捣为粗末),置于适宜容器内,按配方规定加入适量白酒,封闭容器,隔水加热至沸时取出,继续浸泡至规定时间,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出余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即得。或在适宜容器内注入适量白酒,将粉碎适度的药物用纱布袋装好,置于酒中,封闭容器,然后在水浴上保持一定温度浸渍,取液同上法。
加药酿制法
即将药物直接加入米谷、高粱、酒曲中蒸煮发酵成酒。
古代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醒”,“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东汉,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
相传另外一种药酒制作方法——窑制磁化工艺
众所周知,药酒配伍物料较多且各物料无论组织结构还是化学成分均有不同,直接纳入配方会使各物料之间功能疗效产生排异现象。易使产品疗效降低,甚至使配方产生化学变化,转化成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而威胁健康。窑制磁化工艺是将中国传统的窑制酿酒工艺与现代高科技磁化技术、纳米微波技术相结合,利用“三位一体”的融合性原则对配伍各成分进行有机整合,在维护各成分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促其相互作用,将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完整保留并将功效发挥到极致。天师开山鼻祖—张道陵所创 “万法自然,阴阳相生”的嫡传佳酿——妙沁药酒便用此法酿出,治疗效果更迅速持久显著。
现代药酒的制作
多选用50—60度(%)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制作工具
按照中医传统的习惯,煎煮中药一般选用砂锅,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些金属如铁、铜、锡之类的器皿,煎煮药物时容易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器皿本身和药物及酒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性的正常发挥。所以配制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诸如砂锅、瓦坛、瓷瓮、玻璃器皿等。当然,一些药酒的制作有其特殊要求,那就另当别论了。
历史来源
最古的药酒方与其他中药方剂一样是没有名称的,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所记载的药酒方,就没有具体的方名。这种情况在唐代方书中仍保留不少,如《干金要方·脾脏下》“治下痢绞痛肠滑不可差方。”《外台秘要》卷十五的“疗风痹瘾疹方”等。
最早的药酒命名,现见于先秦及汉代,如《内经》中的“鸡矢醴”及《金匮要略》中的“红蓝花酒”等,多以单味药或一方中主药的药名作为药酒名称,这方法成为后世药酒命名的重要方法。
汉代以后,药酒命名的方法逐渐增多,传统命名方法,归纳有以下几种:
① 单味药配制的药酒,以药名作为酒名,如羌活酒。
② 二味药制成的药酒,大都二二药联名,如五倍子白矾酒。
③ 多味药制成药酒用一个或二个主药,作为命名,如羌独活酒,或用概要易记的方法命名,如:五蛇酒、五精酒,五枝酒、二藤酒等。
④ 以人名为药酒名称,如仓公酒、史国公酒、北地太守酒等,以示纪念。为了区别,有时也用人名与药名或功效联名的,如崔氏地黄酒、周公百岁酒等等。
⑤ 以功能主治命名,如安胎当归酒、愈风酒、红颜酒、腰痛酒等。这一命名方法,在传统命名方法中,也占相当比重。
⑥ 以中药方剂和名称,直接作为药酒名称,如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等。
此外,还有一些从其他各种角度来命名的药酒,如白药酒、玉液酒、紫酒、戊戌酒、仙酒、青囊酒等,数量不多,不一一列举。
由于命名的方法多以主药或功效为主,再加药酒的历代专著均已亡佚,有些专题论述亦无分类,大都药酒方剂是穿插在其他方书中,所以在命名和分类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就本书原来收集到,以虎骨酒命名者,就有33方,其中单味8方、复方25方。复方中药味数最多者达40余味,最少者仅2味,它们的组成相差很大,功效显然也有所区别。但是,都用同一个名称即虎骨酒,因此不易区别,给应用和分类带来困难。为此,我们对药酒的命名作了必要的改动。改动的原则如下。
(1) 为尽量保持原貌,对有些名称不十分确切,或彼此十分相似的药酒,尤其是古方,只要不与其他药酒名称重复,则不作更改。如虎胫骨浸酒、虎胫骨酒、虎骨浸酒、浸虎骨酒,这些都是复方药酒,名称上不同于虎骨酒,彼此药物组成及名称上也稍有区别,所以就不作改动。当然,现在的虎已成珍稀保护动物,是不能再用来做药酒了。
(2) 根据药酒功能主治的特点进行更改。
(3) 根据组方特点归纳命名。即除了主药,另再选一药搭配命名。搭配方法:仅二味药者,就将另一味药的名称配上。
(4) 个别药酒方剂增“复方”二字,以示区别。
(5)对于近代编著中,重复命名的复方药酒,则用号码加以区别,并在“资料来源”一项注名出处。
此外,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同名药酒,进行归并。因为后世医书中有不少内容是整理收录前人的,如明代的《普济方》中就有不少药酒方剂是辑自宋代《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的,在组成上完全相同,对此我们作了归并。对少数处方,其制法、服用方法及功能主治的内容基本相同,或在处方组成几十味药中仅差少数几味药作用不明显者,这可能是古人抄写整理中的脱漏、衍讹,我们则删去短少药味的处方,以避免内容庞杂重复,同时对内容相同的单味药酒进行归并,尽可能使《中国药酒大全》的内容“丰富实用,简而不漏”。
中国药酒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药酒的功能主治;既包括了中国古代二千年前的一些病名和病证,也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一些病名和病证,此分属二个理论体系,目前还很难统一。中国药酒是中医的一部分,因此首先要保持它传统性,但也不忽视它发展的一面。为此,我们采用目前两种理论体系均能接受的大科分类法,列保健、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口齿等科。
对有些目前还不太确凿的古代病名、病证,以及功能罗列一大堆,对主治不明确的药酒,则不与勉强分类,归并“其他”,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1]
参考文献
- ↑ 药酒技术-鹿茸酒制作配方,益精髓补气血养生酒,唐三镜杨俊丽,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