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
人物簡介
中文名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外文名: Carl Gustav Jung
出生日期: 1875年7月26日,
出生地 :瑞士 圖爾高州 凱斯威爾
逝世日期: 1961年6月6日
逝世地: 瑞士 施維茨州 屈斯納赫特
父 親: Paul Achilles Jung
母 親: Emilie Preiswerk
配 偶 :Emma Rauschenbach
國 籍: 瑞士
職 業: 心理學家 精神病學家
畢業院校: 巴塞爾大學
主要成就 :首創分析心理學
主要著作: 《人及其象徵》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年—1961年),瑞士心理學家。
1907年開始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發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之後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揚鑣,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出「情結「的概念,把人格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
曾任國際心理分析學會會長、國際心理治療協會主席等,創立了榮格心理學學院。
1961年6月6日逝於瑞士。他的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童年生涯
卡爾·榮格1875年出生於瑞士的凱斯威爾(Kesswil),家裡八個叔叔及外祖母都是擔任神職人員,父親則是一位虔誠的牧師。他有兩個哥哥但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其父母不和睦,母親的性情反覆無常。自小榮格便是個奇怪而憂鬱的小孩,他大都是和自己作伴,常常以一些幻想遊戲自娛。
到了6歲之後,榮格開始上學,父親同時開始教他拉丁語課。藉着和同學們的相處,榮格慢慢發現家庭之外的另一面。多年之後回想起來,他將自己分成了兩個人格-一號和二號。一號性格是表現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此時的他就如同一般的小孩,上學念書、專心、認真學習;另一人格猶如大人一般,多疑、不輕易相信別人,並遠離人。
12歲那年一個初夏的中午他被一男孩推倒,此後數月內榮格經常陷入 昏厥的狀態。其父母四處延醫但不得治癒。之後榮格卻通過自己意志力治癒自己的怪病。榮格將其稱為經歷一次「精神官能症」。同一時期內,榮格的一號人格成為主人格,二號人格的世界則慢慢地消逝。期間他開始接觸西方哲學史包括叔本華的著作。[1]
成長生涯
榮格起初計劃修習自然科學或人文科學,也曾想成為一個考古學家。1895年榮格進入巴賽爾大學主修醫學。在校期間曾發表了關於神學和心理學的演說。大一時,他對論述精神現象的書。畢業後,榮格選擇精神醫學方面的課程和臨床實習,但課程內容卻不是那樣的讓人感興趣。
1900年的12月,他在蘇黎世的伯戈爾茨利精神病院謀得了助理醫師的執照,導師是布雷勒,開始接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
1903年榮格發表畢業論文,題為《心理學與超自然》(On the Psychology and Pathology of So-Called Occult Phenomena。)
同年他與富女艾瑪成婚,儘管他們育有五個子女,但榮格婚後緋聞不斷,其妻1955年過世。
1904年至1905年期間,榮格積極地參予由布雷勒領導的有關於早發性痴呆(後改為精神分裂症)的實驗計劃。在布雷勒的指導下,榮格進一步的發展了「字詞聯想」的測驗方式。此後他嘗試將電壓檢流計探測皮膚 和線的方式來量度病患們的心理狀態,將字詞聯想測驗用於偵測罪犯上。
1905年,榮格升任蘇黎士大學的精神醫學講師,並在同年升格為精神科醫院的資深醫師,主講精神心理學,也講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原始人心理學。
1906年,榮格發表有關於字詞聯想的研究結果:Studies in Word Association,並將之寄給弗洛伊德。 [2]
友誼生涯
1907年3月,榮格與弗洛伊德兩人正式在維也納會面,兩人交談了近30小時。對榮格而言,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見最重要的人。對弗洛伊德而言,榮格非猶太人的背景正好可以破除只有猶太人才關心心理分析的偏見,而他在伯戈爾茨利醫院的心理醫療背景和經驗,更讓他成為心理分析陣營的新星。6個月後弗洛伊德將自己研究成果寄給了榮格,於是兩人開始了長達6年的緊密交往與合作。
1908年榮格任心理分析與精神病理研究年鑑編輯。次年他隨弗洛伊德及心理學家弗倫齊來到美國,參加在克拉克大學的心理學會議。
1910年榮格被推選為國際心理分析學會會長,也是該協會第一本心理分析期刊的主編。同時榮格開始準備論文《無意識心理學研究》,其中闡述了他與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研究方面的差異,兩人之間的分歧日益加劇。除了對心理學的看法不同之外,弗洛伊德如父親式的權威亦讓榮格受不了。
1912年弗洛伊德到榮格所居附近克羅伊茨林根訪友竟未順便拜訪後者,榮格對之大為憤慨。此 後不久榮格再次赴美在福德曼大學作了數次演講,公開駁斥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學說,相關內容之後匯總到他同年著作《心理分析理論》一書中。同年11月兩人在慕尼黑見面,商討心理分析雜誌事宜,討論期間弗洛伊德突然昏倒。
1912年榮格還出版了《無意識心理學研究》,這標誌着他與弗洛伊德的徹底決裂。兩人最後一次會面是1913年9月慕尼黑第四屆國際心理分析學大會,會上榮格作了有關人格內傾與外傾方面的演講。.
跟弗洛伊德決裂之後,榮格猶如走入一條死胡同,朋友和同事們背棄了他,他的學說也遭了嚴厲地批評,他個人精神方面亦出現問題。在1914年時,他辭掉了職位,開始了一連串的旅行,並專心的去探討自己的潛意識。
自1916年開始,他為自己的研究結果出版著作應邀演講,在巴黎就自我和潛意識的關係發表了一次講座。此後他又在1923年和1925年作了類似的講座。
1918年,他從諾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和鍊金術中得到靈感,開始以一個全新角度研究意識心理學。[3]
1921年出版了《心理類型》一書,探討意識頭腦對於世界可能產生的態度,此書出版後榮格在心理學界的聲名大振。
1924-25年榮格赴美,在新墨西哥附近旅行訪問當地印第安人。1925年10月榮格出發去非洲探險,途經 肯尼亞 和烏干達等地,最後到達埃及。
1928年,榮格與理查德·威廉合作研究煉丹術和曼茶羅象徵,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的思想豁然開朗,《金花的秘密及評論》也於1929年出版,其理論受到心理學界歡迎。
1932-1942年榮格任蘇黎世聯邦綜合技術大學教授。期間1930年,他擔任了心理治療醫學學會的副主席,1933年任主席。
1934年又創建國際心理治療醫學學會並任主席。從1933年起,學會每年都在瑞士阿斯科納召開研討會。此外,榮格還不斷地被授聘世界各大知名大學、科學院及學術團體的榮譽稱號。
1938年榮格接受英國政府邀請,參加印度加爾各答大學校慶。在那裡,榮格更多地接觸接觸到了東方文明、佛教及印度教的內容,他對鍊金術與宗教的研究繼續。
1939年二戰爆發,榮格辭去國際心理治療協會主席一職,之後他在瑞士長期從事有關人格心理學研究和心理學治療工作。由於身體原因,榮格於1942年辭去蘇黎世瑞士聯邦工業大學教職,之後他又出版了多本有關心理學與鍊金術的著作。
此外,榮格經常舉辦研討班,分別用英語和德語講課,其中不少人成為第一代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家,也成為1948年在蘇黎士建立的榮格學院的基礎。
1944年榮格突發心臟病,之後其精神狀況惡化,他休養了近一年才康復。
1945年二戰結束,榮格終於離開瑞士,到世界各地訪問演講,期間還出版了《心理學與宗教》引起了宗教界的強烈反響。同時榮格在二戰前後有關猶太人的言論也遭到非議,不少學者甚至認為他是反猶太人分子。
1946-1952年間,儘管榮格長期臥病在床,但他仍然出版了四部著作《論精神的實質》、《埃里恩:自身的現象學研究》、《答約伯》及《共時性:相互關聯的偶然性原理》,其着重以人格心理學思想對宗教進行深入的剖析與探討。期間1950年其妻子及親密好友托尼夫人離世,榮格身體每況愈下。
晚年經歷
晚年的榮格繼續為尋找現代人面臨的精神矛盾找尋答案,他隱居於在蘇黎士湖旁,聘請傑婓女士為秘書負責他的榮格學院等事務,而露絲貝利成為其私人生活的依賴。
1961年6月6日,榮格安然病逝於湖上的家中,享年86歲。榮格最後一本著作《記憶、夢與反思》是他的自傳,在其死後不久出版。 [4]
研究心理學
人格整體論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的核心理論。榮格把心靈當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他認為,心靈是一個先在性的概念,與精神和靈魂相等。心靈是人的—切軟件內容的全體,如思維、情感、行動等一切意識到的,一切潛意識的內容。人格的原始統—性和先在整體性,不僅在理論上追求心靈整體綜合,而且在臨床上要求恢復人格完整。因此分析心理學的方法論實質上是一種整體論。
在榮格看來,心靈或人格結構是由意識(自我)、個體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等三個層面所構成。
意識:人格結構的最頂層,是心靈中能夠被人覺知的部分,如知覺、記憶、思維和情緒等,其功能是使個人能夠適應其周圍環境。自我是意識的中心、自覺意識和個體化的目的所在。榮格認為意識是心靈中很少一部分,具有選擇性和淘汰性。正是出於自我才保證一個人人格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完整性。
個體潛意識:人格結構的第二層,包括—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和被壓抑的經驗,以及屬於個體性質的夢等,相當於弗洛伊德的前意識,可以進入意識內我領域。榮格認為個體潛意識的內容主要是情結,即一組組壓抑的心理內容聚集在—起的情緒性觀念群,如戀父情結、性愛情結等。它決定着我們的人格取向和發展動力。
榮格認為情結的作用是可以轉化的:它既可以成為人的調節機制中的障礙,也可以成為靈感和創造力的源泉。情結來自先在的超個體的共同的心理基礎。
集體潛意識:人格或心靈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跡。不同於個體潛意識,它不是個體後天習得,而是先天遺傳的;它不是被意識遺忘的部分,而是個體始終意識不到的東西。
集體潛意識的內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聯繫的原型所組成,本能與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礎,原型則是本能內身的潛意識意象。由於人類遺傳下來的原型就不需要藉助經驗的幫助即可使個人的行動在類似的情境下與他的祖先的行動相似,」藝術家的創作如有神助」』就是原始意象起着一部分的作用。[5]
四種原型
人格面具:指人格最外層的那種掩首真我的假象,總是按着別人的期望行事,與其真正人格並不一致。
阿尼瑪(或陰性基質):指男人身上只有的女性基本特質或特徵,當阿尼瑪高度聚集時,它可使男子變得容易激動、憂鬱等。
阿尼姆斯(或陽性基質):指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基本特質,當阿尼姆斯高度聚集時,則會讓女性具有攻擊性、追求權力等。
陰影(或陰暗自我):人格的最內層,具有獸性的低級的種族遺傳,類似於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6]
整合原型:
自我,具有兩個基本含意:指先天潛在的整體性和代表人格各部分的平衡發展、意識和潛意識的相互滲透,它包括了潛意識的一切方面,起着將整個人格結構整合和穩定的作用。
曼達拉指在不同文化中反覆出現的一種象徵。榮格把曼達拉圖形看作是自我的象徵、人格的核心。
榮格認為,個人的人格總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的,個人、民族的歷史經驗對人格的形成是有影響,但更重要的是人總是為未來的目標奮鬥,從而達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諧和完善,榮格把它稱為自我實現。
動力解說
榮格認為人格動力推動人格的發展。他認為心靈的能量來自外界或身體,但一旦外界能量轉化為心靈的能量,就由心靈來決定其使用。心理能量是一種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性本能。他借用物理學的能量守恆原則來解釋心理,即能量在心理結構中可以轉移,並且可以把某一結構的部分特徵也轉換過去。
榮格的人格動力說包括以下幾點。
心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或自給自足的能量系統 。心靈一旦獲得能量,便將它據為己有,由心靈自己來決定如何使用這種能量。心靈只有接收能量的輸入口,這就是心靈的封閉性。它只能是相對穩定的,而不能達到完美的均衡狀態。
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動力 。心理能量既可以是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心理能量是通過轉換來影響心理活動的。它永遠不會消失,但能從一種心理內容轉換為另一種心理內容,另外,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也可以發生相互轉換。
心理值是測量心理能量的標準 。心理值可以方便地通過三種方式測量其相對量:(1)通過觀察一個對各種不同活動對象的選擇來判斷他的心理值,(2)觀察一個人為達到目標而克服障礙所花費的時間,(3)記錄和分析各種夢幻。另外,人的心理活動可以通過焦慮、壓抑等行為表現出來,也可在情緒情感中表現出來。因此,用心理電裝置測量一個人的脈搏、呼吸和皮膚電反應,也可以判斷人的心理值。
等量原理和熵原理,榮格以此來說明能量在人格結構中的分布和移動情況。等量原理指用於某種心理活動的能量減少或消失,意味着另一種心理活動的能量增加和產生。熵原理是指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動是有方向的,這種方向性是為了優質心靈所有結構之間的平衡。榮格認為精神病人為了逃避無法對付的強烈刺激,便環繞自身建立一層外殼保護自己,正常人則通過各種方式來保護自己,以達到接近「熵的狀態」。
心理能量的前行與退行 。前行指人利用日常生活經驗來滿足環境的需要。在前行過程中每種心理機能都會汲取各種生活經驗和心理能量,使人努力與環境條件的要求相一致。退行是指通過剝奪對立機能的能量,使對立機能的值逐漸喪失,最後用新的機能取代對立機能。其作用是激活那些被意識排除在外的潛意識內容,使用權之成為一種新的機能。這時新的機能需要對外部環境進行新的適應,導致里比多的前行重新開始。人類就是這樣不斷的通過前行和退行使內心世界得到調整,使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能量輸導系統 心理能量是可以發生能量轉換和形態變化的。首先,當一種新的活動模擬本能活動時,本能的能量就會被納入到這種新的活動中,這就是能量輸導。即心理能量必須經過一處能量輸導系統,發生能量轉換,納入到新的活動中才能像物理能量那樣做功,其次,心理能量是通過模仿或製作的方式進行能量轉換的。榮格發現,原始部落以各種儀式和舞蹈來轉換心理能量,而現代人則通過「有意志的行為」,用科學和技術把夢想變成現實,從而實現心理能量的轉換。
人格類型
首先,榮格把人的態度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類型。內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內部,易產生內心體驗和幻想,這種人遠離外部世界,對事物的本質和活動的結果感興趣。外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易傾向客觀事物,這種人喜歡社交、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具體事物感興趣。
其次,榮格認為有四種功能類型,即思維、情感、感覺和直覺。感覺是用感官覺察事物是否存在;情感是對事物的好惡傾向;思維是對事物是什麼作出判斷和推理;直覺是對事物的變化發展的預感,無需解釋和推論。榮格認為人們在思維和情感時要運用理性判斷,所以它們屬於理性功能;而在感覺和直覺時沒有運用理性判斷,所以它們屬於非理性功能。
榮格把兩種態度和四種機能類型組合起來,構成了八種心理類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 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型、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
榮格劃分的這八種類型是極端情況,實際上個體的性格往往是某種性格類型占優勢,還有另外一種或兩種性格類型居於輔助位置。
觀點分歧
首先是對里比多概念的解釋,弗洛伊德認為里比多是性能量,早年裡比多衝動受到傷害會引起終生的後果。榮格認為里比多是一種廣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在於榮格反對弗洛伊德關於人格為童年早期經驗所決定的看法。榮格認為,人格在後半生能由未來的希望引導而塑造和改變。
兩人對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則分歧。榮格更強調精神的先定傾向,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立場,認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不限於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發現的那些黑暗勢力。
分析病情
榮格相信,應該從當下而不是從過去去尋找神經病的原因。按照他的說法,當病人陷入「停滯」狀態時,便是得了神經病,這就是說,他們不再遵循那隨着年令增長而來的心理發展規律了。陷於停滯的原因一般被歸結為對某種生活「責任」的逃避,對此,榮格曾作過多次說明。
因此,一個總是拋棄女性的男人;願意做母親的女人都可能發現自己得了神經病,因為他們缺乏勇氣。榮格注意到,在這種狀況下,病人在許多方面表現出嬰兒期的心理特點,包括亂倫的欲望、嬰幼兒式的性慾和其它所有童年的幻象。榮格認為,與當場出現的其它毛病相比,這種嬰兒期心理特徵的出現是次要的。
只有當一個人的原動力在此時此地找不到恰當的表達方式時,他的童年幻象才會以倒退方式復活起來。這些病人之所以會倒退回過去的某一固定階段,只是由於他們現實的生活遇到了障礙。這兩種觀點各自都有許多例證。
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後,榮格把人格分析的理論和方法用於分析社會歷史現象,從而使人格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學和心理學領域,廣泛涉及人類諸多的社會文化領域。弗洛伊德的社會文化觀的基本觀點是一個人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就不可能與世隔絕,因為個人的心理現象與社會政治領域的現象有許多一致的地方。
榮格根據上述理論來闡述社會文化現象。例如,榮格接受60年代的女權現象,認為它表達了對阿妮姆斯的認同。女性原則在歷史上被貶低了,所以比男性原則更有發展的必要。他欣賞女性特徵並且尊重她們的男性氣質(阿妮姆斯)的發展,從而使男女平等有了內容。同樣,在有關阿妮瑪的理論中,榮格強調通過敦促他們發展自身的女性因素,從而使男人身上的男性氣質少一些。正是男性和女性身上的這種天生的異性傾向,才使男女之間的相互交往有了融洽的基礎。再如,他認為文化的最後成果是人格,「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沒經過激情煉獄的人從來就沒克服過激情。在文學作品研究中不僅要從作者背景以人格分析方法研究,而且要從作品主人公角度分析作者人格。
主要成就
榮格在他的理論中拒絕了弗洛伊德以性本能解釋行為的觀點,這一觀點具有積極的意義。固然人的行為受到性驅力因素的影響,但這種影響的時間和範圍是極其有限的,超出這個範圍,把性的因素列為影響行為的首要因素,必然失之偏頗。榮格注意到弗洛伊德的錯誤傾向,就使他的理論更接近現實。
榮格的許多觀點對他以後的心理學家都產生影響。如集體無意識的概念對弗洛姆產生影響,後者以後提出了社會潛意識。再如他對人格類型的劃分,在拓展心理類型學方面作了一大貢獻。他所提出的內傾-外傾的劃分方法為大多數心理學家所接受,至今仍是劃分人格的主要依據之一。
榮格關於夢的見解的確獲得了許多稱讚,並且在臨床應用中碩果纍纍。他確實為理解明顯具有神話性質的夢提供了一種方法,這是精神分析學家們無法相比的。另外,他以一種弗洛伊德所沒有的方式理解了一個符號和一種象徵。這一成就對精神治療具有突破性的推動作用。 [7] [5]
個人作品
出版年代 | 書名/論文標題 | 出版年代 | 書名/論文標題 |
---|---|---|---|
1902–1905 | PsychiatricStudies | 1903 | 論文:Onthe Psychology and Pathology of So-Called Occult Phenomena |
1904-1907 | Studiesin Word Association | 1907 | ThePsychology of Dementia Praeco |
1907-1958 | ThePsychogenesis of Mental Disease | 1912 | 潛意識心理學 |
1917 | CollectedPaper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 | 1917、1928 | 論文:Two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 |
1921 | 心理類型 | 1928 | 分析心理學的貢獻 |
1932 | 論文:ThePsychology of Kundalini Yoga: notes of a seminar | 1933 | 尋求靈魂的現代人 |
1936 | 集體潛意識的原型 | 1938 | 心理學與宗教 -- 泰利講座 |
1940 | 人格的整合 | 1944 | 心理學與鍊金術 |
1947 | Essays on Contemporary Events | 1947 | 論文:Onthe Nature of the Psyche |
1951 | Aion:Researches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 | 1952 | Synchronicity:An 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 |
1952 | 答約伯 | 1954 | 心理治療的實踐 |
1959 | MysteriumConiunctionis: An Inquiry into the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PsychicOpposites in Alchemy | 1957 | TheUndiscovered Self Present and Future |
1958 | 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 | 1959 | FlyingSaucers: A Modern Myth of Things Seen in the Skies |
1959 | BasicWritings | 1962 | 記憶·夢·反省 |
權威文集
普林斯頓大學曾出版《榮格文集》,共計20卷本。卷標 | 卷名 | 出版時間 | 卷標 | 卷名 | 出版時間 |
---|---|---|---|---|---|
1 | Psychiatric Studies | 1970 | 2 |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 1973 |
3 | Psychogenesis of Mental Disease | 1960 | 4 | Freud & Psychoanalysis | 1961 |
5 | 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 | 1967 | 6 | Psychological Types | 1971 |
7 | 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 | 1971 | 8 | Structure & Dynamics of the Psyche | 1969 |
9 |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Vol 9/A)Aion: Researches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 (Vol 9/B) | 1969 | 10 | Civilization in Transition | 1970 |
11 |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West and East | 1970 | 12 | Psychology and Alchemy | 1968 |
13 | Alchemical Studies | 1968 | 14 | Mysterium Coniunctionis | 1970 |
15 | Spirit in Man, Art, and Literature | 1966 | 16 | 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 | 1966 |
17 |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 1954 | 18 | The Symbolic Life | 1977 |
19 | General Bibliography | 1990 | 20 | General Index | 1979 |
第20卷中還包括以下榮格論文集:
Supplementary Volume A - The Zofingia Lectures
Analytical Psychology: Notes of the Seminars Given in 1925
Dream Analysis: Notes of the Seminars Given in 1928-30
Visions: Notes on the Seminars Given in 1930-34
Nietzsche's Zarathustra: Notes of the Seminars Given in 1934-39: Vol 1
Nietzsche's Zarathustra: Notes of the Seminars Given in 1934-39: Vol 2
Synchronicity: An 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
以上信息來自:
中文譯本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
尋求靈魂的現代人 | 貴州人民出版社 | 1987 | 心理學與文學 | 三聯書店 | 1987 |
現代靈魂的自我拯救 | 工人出版社 | 1987 | 人類及其象徵 | 遼寧教育出版社 | 1988 |
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 | 遼寧教育出版社 | 1988 | 天空中的現代神話 | 東方出版社 | 1989 |
自我的探索 人類及其象徵 | 貴州圖書出版公司 | 1989 | 二十世紀文庫——人,藝術和文學中的精神 | 華夏出版社 | 1989 |
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 | 三聯書店 | 1991 | 讓我們重返精神的家園 | 改革出版社 | 1997 |
人生評價
社會學家評價榮格,他榮格能夠更多地利用當代科學的手段發展出一套解釋夢的理論,這應該歸因於他雖然從師於弗洛伊德並不得不接受他的教導,但他並沒有一味地追隨,而是在弗氏基礎上建立一套自己的心理學分析模型。因此,當我們慶幸榮格成功地把潛意識與夢的想像力相結合,創造出新的解夢理論時,也不能忘記榮格正站在西格榮德·弗洛伊德的肩膀之上。
心理學史家舒爾茲說:「榮格的觀念能激發人們的思想,而且新穎,他提出了一種關於人的樂觀主義的概念,這種概念在許多人認為是由於背離了弗洛伊德而有的、值得歡迎的變化。」
就榮格與弗洛伊德二人的比較而言,另一位心理學史家墨菲認為弗洛伊德與榮格都是負有非常不同使命的先知,弗洛伊德看到的是浩瀚的力量橫掃一切,人世也不免罹難,只能略做些敷衍塞責的抗議,然而在榮格看來,「有不斷擴大的領域容許同那莊嚴和那神聖的東西進行直接的接觸,有一種患者和醫生都甘願接受的鼓勵,自由無阻地朝着神秘追求的方向運動。」
人們或許會這樣設想,前者是一位堅定的人物,「勇敢地對抗着一個異於宇宙的雖然宏大卻淒涼蕭瑟的力量」,對於這個宇宙,人類只可能提出局部而有限度的防禦;而後者卻是一位通往極富挑戰性的世界的嚮導,在他看來,對於這個世界,人類是真正與之協調一致的。 [8]
在心理學家斯托爾看來,人們大大低估了榮格理論的價值,究其原委,又主要是由於榮格不能用更簡明易懂的術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在寫作方面,弗洛伊德有着巨大的優勢,他的文章確實寫得非常透徹而有說服力,因而他容易止息批評,令讀者折服。
榮格強調人性中與生理相對立的精神諸方面,這就與弗洛伊德對軀體的過分迷戀形成了一種重要而且必要的比照。人們很容易對榮格失去耐心,感到他那些神秘的偏見,他那種共時性的觀點,還有充斥於他自傳中的那些鬼神都讓人特別難以接受。但是,他關於內傾與外傾人格的思想、關於心理有自我調節機制的設想、對個性化過程的描述、以及他對於精神分裂可以通過象徵性的方式治癒的信念,都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視頻
心理學家榮格:論死亡的積極想象
參考來源
- ↑ 榮格的生平介紹), 中華心理教育網.2011-7-14[引用日期2012-11-10]
- ↑ 榮格的生平介紹), 中華心理教育網.2011-7-14[引用日期2012-11-10]
- ↑ 榮格與弗洛伊德的師生情誼), 中華心理教育網.2011-7-14[引用日期2012-11-10]
- ↑ 榮格簡介), 心理學空間.2009-11-20[引用日期2012-11-10]
- ↑ 榮格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 心理學空間.2010-02-26[引用日期2012-11-10]
- ↑ 卡爾·榮格和集體無意識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2-07[引用日期2012-11-10]
- ↑ 榮格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 心理學空間.2010-02-26[引用日期2012-11-10]
- ↑ 卡爾·榮格和集體無意識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2-07[引用日期2012-11-10]